南师大文学院电影电视学跨考上岸经验
来自:Knowing
一、笔者基本信息
我的本科就读于江苏某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我的专业和电影不能说是一模一样,简直是毫无关系。和其他同学相比,我才是货真价实的真·考研三跨选手,我不仅跨了小专业,我连大的学科门类都跨了。
但是凭借着我的实力以及部分运气,我还是成功克服了巨大的鸿沟,成功上岸21届!学长的Q:1282371389,有问题可以交流哦~

二、关于择校
选择学校要考虑地区、考虑专业难度、考虑院校知名度等等。江苏是经济第一大省,也是教育第一大省,南京作为其省会,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但它不仅没有北上广深那样的快节奏,而且还更有人文气息,十分适合我这样的有时想上进、有时想躺尸的人。南京师范大学作为211高校,在南京、江苏甚至是全国都会得到认可,他的电影学属于中游偏上的位置,作为跨考的我来说,是挑战,但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我选择了南京师范大学。
但这只是我的想法,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唯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才是关键。因为考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十分艰苦、十分寂寞,如果不是出于兴趣,恐怕到了后期会很难坚持下去。
三、关于专业课
考研名师张雪峰说过考研是场信息战,如果你可以认识一个直系的学长学姐会省很多麻烦。20年年初,我在网上看到了沐恩学姐的微信,她给我提供了参考书目,以及看书的顺序建议。所以这几个月我花了时间整体看了一遍书,因为我是跨考,所以看书的过程很慢,也很痛苦。
到了五月初,我报名了一心考研的专业课辅导,这个辅导班提供艺术和电影两门专业课的笔记,以及历年真题解析。我也买过很多家考研机构的材料,但是对比下来,个人认为一心考研的材料质量是比较高的,加起来差不多都有50万字了。同时,在辅导班讲课时,我会在笔记上做自己相应的补充或批注。这令我省去了很多的功夫,不用从0开始做笔记了,就留下更多的时间处理公共课和背诵。
参加了一心或是其他辅导班的同学,自然可以看整理好的笔记资料,但并不是说有了资料就万事大吉。现成的笔记毕竟没有自我消化和思考的过程,笔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南师大的参考书数目多,知识点更多,而且很多书的表述语言偏向于文学化。
因此自己整理笔记相当重要,这也是一个自我总结和归纳的过程。当然,考虑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因此记笔记应当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去做,毕竟这会耗费相对不少的时间。
我记笔记的思路是整理参考书上的关键点,把分散在不止一处讲的同一个知识点总结到一起,提炼框架性的知识结构等。整理笔记花费了我一个月的时间,事实证明,我自己总结的笔记是背的最快的,因为自己的思维最适合自己。
此后,我不停地加深印象或者查漏补缺,把全部精力都用来背书、背笔记。一直到十一月初,十一月以后我放慢了疯狂背书的脚步,开始把背笔记、看原教材、默写重难点结合起来,力求夯实之前的基础。
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在7到9个小时左右,一般是早晨8:00起,到晚上10:00回到寝室。考研的上半年,专业课程占据了我60%的比例,剩下的就是背单词,学长难句,刷英语的题目。剩下的半年里,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程上,平时都是在背诵。回到寝室后,我经常会去看一部电影,有时是要考试的影片,有时是大热片,有时是单纯的看一场爆米花片,一边当作学习,一边也可以作为休息娱乐。
因为我是跨考,所以我十分看重专业课,但是正在考研的同学们,如果有和我情况差不多的,可以考虑我的模式,但是如果是本专业的同学,应该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和优势劣势来安排。尤其是后期,到了九月之后,万万不可以为了专业课放弃英语政治,虽然南师大不是自划线院校,但是英语或是政治分数低了,也是会影响最终的排名。
四、关于背书
背书应该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最头疼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你用的是什么背诵方法,什么背诵节奏,最关键的是心态,是能够稳住不能急。因为无论什么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从本质上看无非都是一遍遍的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知识背过、背熟。背诵前期你一定会忘记绝大部分,你一定会觉得困难、失落、挫败,但是一定要明白这些感觉是正常的,你有别人也有,每一个考研的人都会有,消化它并且继续坚持背诵才是王道。到了后期,你就会品尝到成就感。
关于背书,我的具体建议是:
先背两本艺术概论,因为它们相对基础且结构清晰,量也不多,而且背艺术概论也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普遍原理,助力你背影视史论的时候进行理解。可以把背两本艺术概论当做是热身,让脑子转起来。
接下来背电影史,历史类的东西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且有助于理解影视理论和视听语言,所谓的理论不过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具体思想潮流。
(1)先背世界电影史,世界电影史算是重难点,南师对于这一模块的考察也很多,所以这一块一定要背的扎实,理清楚框架再背,可以自己梳理一些线索来记忆。世界电影史可以用北电出版的小灰本背诵,同时大卫·博德维尔的大部头也不能忽视,19年就有考到上面的题目,这本书虽然厚,但也应该挑重点阅读和背诵。
(2)然后是中国电影史、港台电影史和电视剧史,因为这三个板块关联性强,一起背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用到的书都是随园的《中国影视艺术简史》和《港台电影研究》。
(3)再接着背《视听语言》,这个时候估计你以及看过的很多电影了,视听语言需要结合实例才能很好地理解。
(4)在这之后,则是背《影视艺术概论》,这是一本和其他书有很多重复内容的书。因此,从概括性的艺术概论开头,到这里又是一个概述性的总结,帮助你回顾之前背诵的内容。因此当你背完了大部分的知识点之后再来背,时间分配就相对合理。这个时候你对于所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解决这些边角料知识就比较轻松了。
(5)最后背类型电影《观念与范式》,当时的我根据一心考研中直系学长学姐的消息,知道了写这本书的老师已经退休了,重要性就可以往后放一放,但是西部片歌舞片科幻片战争片等重要的类型片还是要熟悉背诵。
以上是必须要看的要背的南师参考书。其他的参考书,我首先推荐的是戴锦华老师的《电影批评》和《雾中风景》,戴老师的语言虽然比较晦涩,但读久了对于提升你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其实大有裨益,她的观点也非常值得借鉴。
李少白老师的《中国电影史》也值得看,这本书的内容要比南师大的《中国影视艺术简史》要多不少,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电影史很有帮助。
五、关于观影
考电影学如果没有观影量,那几乎就是盲人摸象。考试的时候要迅速想到合适的电影例子作为论据,所以适当的观影量很重要,我去年考研期间看了600多部电影,又要背书又要看电影虽然很难,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到。
中国电影史的早期作品必须看一些,因为中国电影史是考试重难点,而大多数同学对我国的早期电影可能又不是那么熟悉。重要的电影运动和电影流派的代表作、经典的类型片、名导名作等是主要的选看标准。除此之外,好莱坞、戛纳、柏林和威尼斯近年的入选片单也应当留意,挑一些重要的来看。当年的热门影片也应该多多少少有所关注,挑一些有话题度的来看。看过的经典电影最好都要记住剧情、人物名字、主题和视听风格等,不然看电影就成了白用功,考试的时候举例子也不精准。
六、结语
考研犹如在黑夜里战斗,你仿佛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到底会有多少回报,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对不对。你磨剑、出鞘,然后就是对着空无一物的黑夜出招、挥剑。又或是在漆黑的房间里洗衣服,不等到开灯,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这件衣服洗得干净不干净。在天亮以前,你也许看不到你努力的结果,但还是有很多东西你可以感知到,比如你的剑够不够锋利、你的招式是不是扎实等等。对于考研来说,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手中的剑,你对于知识的运用就是剑招。
学长的Q:1282371389,有问题可以交流哦~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4已上岸/出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专硕考研资料 (最可爱的栗子)
- 上岸了 上大电影专硕资料分享 (halohaloooo)
- 出上大电影学硕/专硕资料 已上岸 (momo)
- 23上海大学电影专硕MFA刚刚上岸!出一下资料啦 (坚执锐)
- 24资料馆&上大专硕资料分享 (困困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