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如何重建父女关系|实践反馈
来自:田柏楠(内卷的弟弟肉卷)
更新:
爸爸因为老家的事情遭受精神打击,爆发了一次心衰,120急救入院。抢救成功。预后很不错,还因此戒掉了烟酒。
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
首先,很庆幸自己非常坚定地留下陪床。入院当天,折腾完已经半夜了,医院规定家属只能留一个,并且因疫情原因进去就不能出来,妈妈坚持要留下,这我是绝对不能同意的。如果妈妈因此身体出现状况,情况就不妙了。
睡觉对人非常重要。睡个好觉身体就能恢复大半。所以在我的恳求下,医生特许我先留下几天,我不得不回校参加学生答辩的时候,再换我妈过来。
这个决定太正确了。第一天住在医院的中转病房,陪床什么都没有。晚上冷得不得了,我带了那么多衣服也无济于事。爸爸是二十四小时心脏监护,仪器声音很大。很难睡。但我的优点就是会休息。想象一下如果是我妈妈一夜不睡,还要照顾人,真的很难消受。
第二,转入正式病房后,尽量让自己舒适。买了最高级的旅行装洗护用品、厚被薄被枕头毛巾睡衣一应俱全,还买了非常舒适的眼罩和防噪耳塞(买两套选舒服的,不舒服的眼罩给爸爸用呵呵,因为他向来对舒适度没那么多要求)。
第三是妈妈过来换我之前,用小视频的方式仔仔细细给她讲了呆在病房如何能舒适地生活,有哪些空间可以享受新鲜空气进行一些体育锻炼,陪护需要注意什么,等等。嘱咐妈妈,虽然不请护工,也给那边常驻护工打个小红包,这样有搞不定的事情,例如有重物要搬什么的,就喊护工过来她会很乐意帮忙。
爸爸恢复不错,一直能够自理,只是因为心监和滴药必须卧床。有一天晚上爸爸不想打搅我睡觉,自己用尿壶接尿,然后弯腰把尿壶放在床下。第二天我发现吓了一跳,做这么大动作还是很令人不放心的,因为仪器的线很复杂。尿壶一直是我来处理的。尿壶有盖,晚上如果尿不多,可以放在床边没问题的。
我爸爸这个人很喜欢开玩笑。转病房的时候,医生护士都在,我从被子里拿出白色塑料尿壶,爸爸说“老头儿下蛋啦!”
很快出院了,我在网上预约了比较贵的心血管内科专家特诊,带爸爸又去看了一下,开了一个月的药,以后就是要非常注意保养身体了。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有病。但是这种就是衰老的标志,以后心脏功能会继续衰老,问题就是怎么延缓,避免刺激吧。
在医院陪护时妈妈用上我买的眼罩和耳塞,每天都休息得比较好,她感叹说,我给准备得应有尽有,感谢我的细心。
从这以后,虽然住的不近,我尽量保证每礼拜两次去看他们。虽然和我爸还是没话说,但是能感觉到他很高兴。每天我给妈妈打电话,我爸都抢着接,虽然他因为耳背,听不见我说话,每次都自顾自乱说一些故意气我妈的话。比如他拿起电话会说“你妈故意不接你电话,我说她太不像话,她还让我给你挂了。”很幼稚的呵呵。
发生过这次抢救,我很明白以后长途长期旅游之类的恐怕我是远离这样的奢侈享受了。但是这是我理性的决定,是我选择去承担的责任。
并且通过努力,解决了很多上一辈没有解决的现实问题。
很早以前买了进口原装野外小炉子,准备开车去很远的地方。前两天想动身,又觉得一脚油门就出省还是不放心啊,怕自己变黄码,怕家里有事儿。于是就在家里野炊了一下,特别香。我平时就喜欢在自己家支帐篷,钻到帐篷里看书。
我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郊外扎帐篷,背着很重的行李骑车四十多分钟到郊外树林,寻找水源、汲水、点火、烧水、吃饭,每次争取挖点儿蘑菇带回家。

———————————————
我很关心父母的健康,如果我爸哪里不舒服我也会给他挂最贵的号的,也会嘱咐他注意生活习惯。
但是我真的很难和他单独相处,我也说不好为什么,呆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我就会厌恶,简单说一些话,可以,但是不能说多,多说两句我就会愤怒,如果对话内容本身没有令我愤怒的东西,我就会想逃避,尽量克制,克制多了会更愤怒。
我应该怎么重建和父亲的关系?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小情绪|想去看演唱会真的有错吗 (百变趣多多)
- 怎么劝父母去体检 (淤泥深处捡星星)
- 小情绪|“请护工”三个字究竟有多难 (momo)
- 小情绪|你们父母是不是也不听劝呀? (漫长的季节)
- 父母去低价旅行团被骗参加存酒活动不给我说!信酒厂也不信亲... (溏心煎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