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经验分享】学术统考312,如何备考成绩410+?
心理学张老师(QQ:1508687926)
转自勤思学员投稿~
今天这篇经验贴来自一位本科双非三跨的考生、备考统考312、总分410+分的同学。
个人情况及选校心得
本科双非、跨专业,参考了往年各个学校的分数线和招生人数、院校心理学的实力、自己的能力,最终选择报考一所双非院校的心理学学硕。
专业课大概粗略的看过一遍之后,7月下旬的一个晚上,突然看到学院的通知,22考研由自命题改成统考312,也就是意味着从4本书变成了7本书。
其实当时并没有犹豫太多要换学校或者调整到专硕,因为自己开始的比较晚,所以感到似乎在7月的那个晚上,突然和与自己报考同一所院校学硕的同学拉齐了进度,于是开始计划备考312。
2. 312复习规划
▲7.20-10.10(12周),通读参考书目、听勤思基础班和强化班、整理笔记。
关于听课:对于自己不熟悉、或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或重点的科目,包括普心、发心、教心、实验、统计,既听了基础班也听了强化班,而社心和测量,只听了强化班的课。
王老师《实统测》的课程有口皆碑,一直是同学们力荐的,我自己认为可以用“深入浅出”来形容,心里暗想也许因为王老师有数学背景,所以把原理讲得很透彻吧!让我这个文科生都能理解了,并且记公式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另一门我非常喜欢的课是蔡老师的《教心》,基础班听了一遍,强化班听了两遍。蔡老师上课的时候,并不会局限在讲义本身,而是会举很多生动的例子、引用自己的研究,加之流利的上海普通话,听起来睿智又幽默,会让人感到做研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关于看书:看完了《实统测》、《发心》、《普心》的书。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来自于非常吃力的坚持着看完了郭秀艳老师《实验心理学》,并且整理了重点实验。
因为自己是跨考,所以最开始看书的时候,有时候会看了这一段就忘记上一段在讲什么,但是坚持看书并且用自己的话述整理笔记之后,到后面的阶段再遇到新的实验介绍时,理解起来就不会像一开始那么困难了。
关于笔记:整理笔记的目的是最后可以直接拿来背诵,并且方便进一步整合和补充,所以一开始就整理的比较具体,而不仅仅是列出框架。
之前也听过有老师建议只做框架的笔记,具体的内容只用关键词简略的记录,但是我认为以框架为主的方式还是没有办法直接拿来背,而且随着复习的进行,每轮的参考资料会越来越多,以及如果做题的话也需要做记录,所以还是需要一个平台来统合以上全部的这些知识。
但是记笔记不是抄书,这句话是很多老师反复提醒的,我深以为然,笔记记得具体也不等于抄书,比如能力这一章:


最后背诵的时候,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能力分四部分,对于内容比较多的智力三元理论和PASS模型,单独找了两页来整理。
笔记分4本:导论、发教、实验、统测,从前往后是笔记,从后往前是错题。


▲②10.11-11月底,勤思直播带背(第一轮背诵)、五次模考、历年真题。
最初做计划的时候,并不知道勤思有直播带背,而是在知道了有直播带背之后,回过头调整了复习安排,这个安排恰好也很合适。
关于带背:比如《发心》的带背,老师会用3天的时间带背完一本书,对于第一轮背诵的我而言,这个速度其实是跟不上的。
所以带背开始之后,白天复习专业课的时间用来背晚上将要带背的内容,晚上一小时带背结束之后,继续背带背的内容,并且带背发心的这一周,我自己也会把发心作为主要的背诵科目。
虽然跟不上,但是觉得这样的带背速度也很好,如果是自己来安排背诵的话,可能会很拖遢,而跟着老师带背,听老师的框架、思路,可以“大开大合”的去掌握这一科的知识,虽然不够细,但是可以把握住最基本的框架和重点。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状态,可以用“连滚带爬的向前跑”来形容。
所以,这一阶段的复习节奏,主体上就是根据勤思每周带背的内容来安排的,不过越往后,不仅要背带背的内容,还要复习前面已经背过的内容,因而虽然整体上看是背了一轮,但是实际上要比一轮更多一些。
另外想要隔空感谢一下带背《社心》的娜娜老师!前期自己一直没有很认真的准备《社心》,所以参加带背之前是很愁的。
娜娜老师在带背《社心》的时候,并没有局限在带背讲义上,也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一个小时的课往往上到一个半小时甚至更久。
4天的带背,每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梳理框架,框架也并不局限于某一本参考书,而是自成体系,过程中会提到某个知识点出现的次数以及如何体现在各个章节,比起带背,更像是一对一速成。
课后再跟着回放把娜娜老师的框架捋清楚、整理好笔记之后,可以说是救了自己一命,虽然一点一点捋清楚的过程有些吃力,但是坚持做完确实松了一口气。

关于模考:
第一,时间。模考的时间安排在周日上午8:30-11:30,分别在10.31、11.7、11.14、11.21、12.4。
第二,模拟卷,勤思312统考的5套卷可以用来模拟。

第三,答题卡,某宝上可以买,搜312答题卡即可。市面上有两种答题卡,两种答题卡作答空间大小不同,去年在考前同学们在群里还有过小格大格之争,考场亲测去年是第二种,空间比较大的答题卡。


模考过5次之后,掌握了大概的答题速度和对各项小分的预期。比如选择题答完加涂卡,大概一个小时,简答10分钟一题,论述20分钟一题;
模考的时候选择题得分大概在120-130分左右,所以最后把140分定为了目标……12月考前几周,就没有再模考了,以历年真题为主。
关于真题:勤思会配套给到一本历年真题,去年给了2010年到2021年的真题,这本题可以一直用到考前。

▲③12月,集中背诵、历年真题。
最初大概10天左右能背完一轮,持续背到考前大约3-4天能背完一轮。每天的时间分成3块,上午政治+背书,下午英语+背书,晚上真题+背书,睡觉前会回忆自己今天背的内容,往往没能回忆多少就不知不觉睡着了。最后这一个月,过得很焦虑也很简单。
3.政治70+,英语80+
关于政治:
政治以1000题、肖8和肖4为主,根据这三本书拿到手的时间,把政治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天50道题,完整做过一遍之后,筛选出错题和犹豫的题目,第二遍继续每天50道,第三遍和第四遍也是如此;
第二阶段是做肖8,完整做过两遍之后,开始循环错题;
等到收到肖4,也就开始了第三阶段,同时正式开始背诵。关于背诵,在此之前已经用某背诵手册背了一些,减轻最后阶段的压力。
关于英语:每天1-2篇真题阅读,会把不认识的单词标注出来并把意思写在侧边,方便挡住之后在句子中复习单词;作文背了5大5小,持续到考前。
最后的寄语
复习的进程是不均匀的--从我自己来看,最初大概每天学8个小时左右,到最后的阶段大概13个小时左右。当然,每个人的耐力和习惯不同,重要的是正视自己的特点,让自己能坚持到最后。
互相监督是早起的良药--勤思的几位同学拉了一个6:30早起群,如果7:30之前没有打卡,会被移出群。因为非常负责的群主同学,加上心里暗暗使劲不想被踢出,所以没过多久就克服了起床难的问题。以上,供参考,祝复习顺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中科院心理学考研真题分析视频课及各大院校资料 (心理学考研人)
- 有偿求心理所考研资料🥺 (爱吃木瓜的羊驼)
- 23年中科院心理学考研院校信息文档分享 (心理学张老师)
- 心理学考研资料领取~ (心理学考研人)
- 有考上的学长学姐是海外本科嘛 (您的包裹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