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脑洞|相似的歌曲究竟是抄袭还是旋律的创作空间已经饱和趋同了?
来自:momo
最近听歌觉得相似的旋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比如久石让的one summer's day ,前面的旋律和苏打绿的我好想你,特别相像。
前者是久石让为2001年上映的《千与千寻》创作的插曲,后者是吴青峰13年专辑中收录的歌曲。前者的创作时间远早于后者。
随意指控抄袭太严重了,也不应该。但我还是觉得这种相似应该有个解释。是创作者下意识的借鉴了记忆中曾经听过的旋律,还是纯属巧合?
我还有的一个猜测就是,会不会旋律的创作已经趋于饱和了,人们接受喜爱的旋律,也就是音符的组合编排的可能性已经所剩不多,所以未来创作的音律会越来越缺少独创性,越来越容易和前作撞车?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日常古怪版|女方会在恋爱时下意识避开有妹妹的的男方吗 (wowo)
- 日常古怪版|为什么会记不住人的脸 (独角兽)
- 日常古怪版|为什么在女性主义思想起来的近几年,流行的女性... (Fairytale)
- 学术思辨|手机上看电影能调亮度,那如何能看到导演想让我们... (EstalIe)
- 为什么日本男性向的热血漫画会出现卖腐情况🤔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