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黑色Neutral
来自:沼澤空談者
無論是通過那首已然傳唱至街頭巷尾并被白水也拿捏地恰到好處的“Ride On”,還是通過2004年由 Cynfeirdd 發行的好評如潮的“新民謠”大作“…of Shadow and its Dream”,Neutral 儼然已作為來自俄羅斯這個清冷至復雜的國度數不勝數的優秀新民謠樂隊中的領軍人物而為國內“廣大”黑暗樂迷所津津樂道,并大有“言及新民謠必 Neutral ”之勢。豆瓣小組中已經冒出了 Neutral 的蹤影,并且連本月剛在 Eis & Licht 廠牌下發行的第二張全長大碟下載都奉上了。相比之下,其 Myspace 專頁截至本博文發表尚不足一萬二的訪問量,LastFM 專頁圖片仍然掛著羊頭賣狗肉,似乎其在國內的知名度已經領先其他地方了。那么,讓我們追溯至十年前,至那夢開始的地方,Neutral 與大麗菊共生的時刻,一朵黑色的大麗菊…… 1994年的莫斯科,主唱及貝司手 ASH ( Andriashin)成立了 Neutral。而我手上他們最早的一張專輯發行于1996年。那么在1994至1996的一段時間里,正如 Myspace 專頁上寫的的,Neutral 走過了一條長長的從工業、硬核,到暗潮的路。1998年的初期樂隊最終將其音樂理念轉變為浪漫新民謠(romantic neofolk)。作為俄羅斯第一支演出新民謠現場的樂隊(從1998年開始), Neutral 如今已被公認為俄羅斯該音樂流派的先鋒和最具權威性的樂隊之一。雖然該樂隊廣為人知的是它的旋律性以及以及樂器的浪漫質感,一些樂評人仍然將樂隊風格命名為“氛圍民謠”(ambient folk),因為他在專輯和現場表演中創造出的“無法確定的深邃及輕微的失重感”。Neutral 尤以作為一支現場樂隊而聞名,所以除了數張自發行專輯外(self-releases),至今只有三張正式大碟 “Walpurgis Night at Luisen Kirche. Koenigsberg, Live”, CD, Brudenia, 2000 “…of Shadow and its Dream”, CD, Cynfeirdd, 2004 “Serpent in the Dawn”, CD, Eis & Licht, 2008 還真是四年磨一劍,產量甚微。Eis & Licht 官網上預告的第三張大碟出爐時間還是2006年,結果這一跳就是兩年的票呀…… 樂隊如今由兩位固定成員組成: ASH(懷疑是其全名 Andriashin 的精妙縮寫):主唱,6-12弦吉他,合成,貝斯,采樣,歌詞,作曲。 Eugeniy Voronovsky:小提琴,鋼琴,合成,編排,作曲,身兼噪音氛圍/強力電子單人計劃 Cisfinitum 的主腦(怎么這么逆襲),同時也是接棒曾為樂隊彈了八年吉他的隨后離去的 Ilya Lipkin。 另一位吉他手,Celestial Air,幫助樂隊進行現場表演。 接受 Heathen Harvest 網站訪談時照例首先被問及關于樂隊成立的背景。ASH 承認其初期(1994)音樂跟新民謠完全不沾邊,失真的貝司和咆哮的吉他才是當時的主體。在訪談中 ASH 透露了一點有趣的細節:草創時的陣容只存在了一年左右,而當時的其他幾名最初的成員現在已經不再玩音樂了。而草創時對 ASH 影響最大的樂隊,諸如 Throbbing Gristle, Missing Foundation, Head of David, Godflesh,在 1995 年 ASH 遇上吉他手 Ilya 并錄制了幾曲展露出 darkwave 潛質的 demo 后也漸漸換成了 Death in June, Current 93, Fire and Ice, Sol Invictus。 眼前殷紅的玫瑰正從根部開始被被不可分割的黑色侵染,搖曳變換,漸漸出落成另一朵深不可測的大麗菊…… 1996-The Dream that Destroys the Dreamer ( self-release ) 暗影第一擊,壓抑閉合的的男聲回響在粗糙的合成器音墻前。與激昂的德語演講采樣迥異,平和如敘述般的俄語別有一股清冷氣息,而且破碎不堪。死嗓的野馬被及時勒疆。這張專輯可算是 Neutral 已從狂暴的噪聲中脫離,踏上暗潮之路而半途于 industrial 稍作停留的過度之作。盡管此時的 ASH 對于熟悉現在的 Neutral 的朋友們會顯得十分陌生,但旋律中那條貫穿至今的沉靜低調路線已經初現端倪。 1998-Playroom ( self-release ) 暗影第二擊,封面已讓我乍舌。在 Neutral 至今從小樣到現場錄音到正式專輯,“血”這意象絕對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在專輯中。專輯同名曲 playroom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是 Neutral 制作的第一首 darkfolk 風格的曲目。下面這兩張 ASH 的對比照相信更具有爆炸效果, 彼時的專輯內頁, 三角陣容下面這位 Wolfsblood 便是大名鼎鼎的俄羅斯廠牌 Seidr 的創始人,旗下雖只有三兩支樂隊但 Moon Far Away 便已足夠分量。而 Wolfsblood 本身也以其名字出版自己的專輯,但有趣的是堅持從來不進行現場演出,所以我等只能從無數次 high Seidr 發布的現場視頻中一窺真容。 現在的演出寫真。 不知緣何,在聆聽 “Playroom”時我腦中一直盤旋著白水的分支計劃 Eltan Renaxy 的那張 “Weird Ballads In My Town”。倒不是音樂性上有多大的相似,而算是 Eltan Renaxy 作為白水展現黑暗的分支與 Playroom 作為 Neutral 黑暗過去的詮釋這種巧合吧。恰好 Neutral 也是白水最喜愛的樂隊之一。 平心而論,這首標志著 Neutral 風格轉變的嘗試性曲目就對我聽覺的蠱惑而言比之其他業已成熟的新民謠錄音而言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開頭接連四節詭妙的半音音階, 進而 ASH低沉如沼澤般念叨出 Playing with my pretty toys Seeing death in their tears death 一詞上故意加強的重音顯示出 Neutral 與 industrial/harsh 仍然藕斷絲連,但背景中吉他的旋律上起承轉合已蔚為 ramantic neofolk 的低調唯美。ASH 談及樂隊易幟初始的困難,是缺少弦樂,而找來的朋友都不愿意涉足新民謠領域,不得已只好用鍵盤完成全部的弦樂演奏,所以可以明顯聽出仍殘有電子的渾濁。但瑕不掩瑜,ASH 點到即止的氣聲在第二首中吟誦 when silence comes to close your eyes 時充分詮釋了什么叫“輕微的失重感”。 神秘的 Wolfsblood 在第三首中登場。這一首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啊!又不禁將其與 “Weird Ballads In My Town” 中第三首 “Judi” 聯想起來……未免劇透,就此打住,各位看官自行品嘗。 1999-Cold Plays ( self-release ) 暗影第三擊,緊接著 Playroom 后這回 Neutral 在 darkfolk 的路上越走越遠。這張前一半曲目是 Playroom 中各首的再發行,然后加入了另兩首早期的 darkfolk 嘗試性作品:Diamonds in Your Hands 和 Red-Yellow Autumn Funeral 。 這個民族的冰天雪地已然悄悄將我的聽覺奴役。 專輯下載及完整內容請訪問 http://sumpf.wordpress.com.cn/archives/22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Lyrics|Last Tale of Love (break4love)
- Lyrics|The World of Disbelief (break4love)
- Live|Walpurgis Night at Luisen Kirche (break4love)
- 采访|那些影响ASH的 (break4love)
- 采访|对话孤树——Neutral专访 (break4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