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理讨咱也来理一下剧本bug
来自:今天也想吃拉面
大家争论很多,但其实有一部分争论是毫无意义且站不住脚的(譬如朱瞻基渣不渣、殉葬能不能废),因为这剧本基础就有问题。
1.这剧最大问题就在于女主和男主思维不在一个时空。
姚子衿即使说她是21世纪穿越者都没有任何问题,她反封建反皇权,她深刻认识到了封建专制对女性甚至于百姓的毒害,她以一己之力力促朱瞻基变更明朝祖训。
但朱瞻基作为历史上从出生到死后都有详细记载的帝王,可供编剧发挥空间不大,所以朱瞻基保留了古代思维,作为守成之君,他不轻易更改祖训,他不轻易废立皇后,即使他真爱姚,他也拥有后宫诸多佳丽。
与其说是男女主的推拉,不如说是今人古人思想道德方面的混战。
但是这混战有意义吗?合理吗?
作为一部并非架空的剧本,它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根据马克思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古今中外思想开放最初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明末清初反封建反君主专制思想才出现了一点端倪,而姚子衿在仁宣两朝思想就已经超脱社会基础了。你可以说这是现在思想开放,电视剧里女性觉醒不需要太多理由。没错,古装剧思想超前的女主数不胜数,但是她们不会如此过火。
大明宫词女性不独立吗?武则天不励志吗?甄嬛不大女主吗?但她们囿于历史架构不会主动挑战权威,更多的是韬光养晦,利用规则实现目的。
2.喊口号
尚食里女主的超前思想编剧本可以稍微粉饰一下,让她更合理,但是周末没有。她更像是用力过猛,女主的抗争都流于表面。怎么体现她反封建?通过口号。
她对朱瞻基说“你蛐蛐罐上都是人血!我妈死了我恨你!”这就有点历史虚无主义了,且不说老朱家本就是乞丐变帝王,就算没有朱瞻基,也有马瞻基王瞻基。
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很多事情是不同阵营追逐利益在时局演化下的结果。紫萍一家作为促织最典型的牺牲品,家破人亡的诱因很多。朱瞻基作为没有不良嗜好只爱玩蛐蛐的皇帝,官吏为了升迁责令下属找蛐蛐,下属为了完成任务为祸百姓,紫萍打破罐子则是最直接的导火索。
再如更换太孙妃,胡善围为了幼妹编撰祥瑞,朱棣迷信祥瑞,彭城伯夫人为了家族势力寻找良家女子,孙氏母亲因为出身可能阻碍孙氏前途被杀。
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一人之力可为,全怪朱瞻基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朱瞻基哑口无言,但是经不起细想。
怎么体现女性要独立呢?通过拒绝赐婚。即使结婚也是被逼无奈,婚后怎么体现保持本心呢?还是通过口号。“他爱不爱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我房间我喜欢,他不喜欢回他的草舍去好了”。编剧似乎很执着地想告诉观众,我的女主不一般,我的女主很独立。
道理没错,但是剧情刻意。这事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朱瞻基是不喜欢才人并不是不喜欢香味。作为夫妻,这种事俩人讨论讨论包容包容还是情趣,因为我爱你,大是大非上我不会让步但小事上我愿意迁就你。而不是对着其他人也要表现:你怕太子?我可不怕!
3.废祖训
这剧设定在明朝,咱们就就看看明朝。自古皇帝仁孝治天下,朱瞻基爹刚死,新帝尚未登机,官吏都以太子殿下相称,这时候废祖制是不是操之过急?大明文官势力强盛,朱瞻基称帝后为了抗衡于是教太监读书(这也是朱瞻基一生唯二可以算作的污点)。
此时尚无宦官势力抗衡,叔叔虎视眈眈,废祖训文官答不答应?朝堂稳固需不需要考虑?如果改革祖制如此简单,熙宁变法王安石为什么要冒天下大不韪写“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维新变法康有为为什么要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曲线救国?
有人说殉葬本来就不对还不能废?让我们默念三遍“这剧不是架空!”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用现代思维代古人是没有结果的。任何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所在历史的局限。古代没有科学所以迷信,任何惹得祖宗和天神震怒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风雨雷霆地震走水均是神谕。除非你说祖宗和老天爷也是这么想的,不然没有人会轻易变革。何况朱瞻基是帝王,需要制衡内外,这时候也没有动乱和内忧外患,废祖制缺乏客观条件。厚重的历史归因哪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
所以历史上朱瞻基没废,他儿子为了钱皇后倒是废了。编剧也不能瞎写,于是顺理成章转化为了女主的失望和伤心。
4.其他
类似于“朱瞻基竟然不是处?”“他哪能比得上傅恒,傅恒可是一心一意对女主!”我都不想说了,朱瞻基人设是帝王,要是是个侍卫,说不定能是傅恒2.0。(不过也不绝对,看看游一帆设定成什么了)帝王生育子嗣不是个人问题,是江山社稷问题,没有三宫六院才是怪事。
还有反封建,根据历史观,阶级的一切行为仅代表自身利益。你要是被剥削阶级反封建,合理。姚子衿是宫女反封建,合理。但历史上孙氏偏偏成为了皇后,是个彻头彻尾的剥削阶级,封建社会的代言人之一,这导致了人设根源上的自相矛盾。
最后关于女性觉醒,我始终不认为打拳是个贬义词,女性被压迫几千年,怎么打都不过分。越来越多电视剧愿意聚焦女性觉醒是件好事。但是既然剧本用朱瞻基和孙皇后作为原型,设定在明朝,即使是部古偶,逻辑是不是要自洽,人物行为是不是要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基本法?周末在这方面的设定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女性宝贵的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在于什么?在于在不同的时代,即使身陷囹圄桎梏重重,依旧努力实现自我找到自我价值,乃至于能够帮助其他同样被压迫的女性。这些姚子衿其实做到了一部分,只是编剧的剧情处理不够好,并且硬代孙皇后的原型,导致古今思想天人大战。
回到主题,这场大战是没有意义的,两种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唯物史观下的上层建筑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经济基础,适合的就是好的。并且这两种思想出现时间也不同,本质上不存在斗个你死我活。在现代社会批判好坏很容易,但是让咱们再次默念:“这剧不是架空”,它的设定在明朝!
(ps:封建社会是万恶的压迫人的没有人权的!反封建没有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为什么到结局,女主都不知道男二的心意? (爱豆的正能量)
- 从男主线(瞻机)写写对尚食的观后感(已完结) (夏)
- 问问万能的db,有无傅璎的宅斗同人文推荐? (一振夫纲)
- 我们官配真的好配❗️❗️❗️ (视奸的给我滚)
- 排盘 命理 结缘 (没胡子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