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怎么确定一个知识点呢?
来自:可乐
我们要怎么确定一个知识点呢?
这里不得不祭出我在写作训练营教给学员的一个底层框架——乔哈里窗格。依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可以把信息分为四个象限: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
开放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信息。 隐藏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 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

我们常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阅读时,读者就是自己,作者就是他人。而阅读中,我们会看到乔哈里窗格里 3 个区域的信息,即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
开放区是作者跟我们建立联结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内容我们自身也很熟悉,读起来也很轻松,可以一扫而过,一目十行,甚至压根不看。
盲目区是作者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新知就藏在盲目区,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这里是我们阅读中要攻克的关键。当然,如果盲目区的有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来说太难,无法理解,那么,也没必要纠缠,寻找下一个知识点就好了。
你可能很奇怪,开放区和盲目区会出现在书里,很好理解,那么,为什么阅读时还会有隐藏区的信息呢?这个区域是我知道作者不知道的呀?
这就要说到断点阅读法的辅助工具「知识卡片」啦。
我常说,知行卡片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知识的转化落地,它基本体现了新知的获取、理解、应用、掌握的全过程。实际上,知行卡片还帮我们增加了阅读时通常被忽视的隐秘区内容。
实际上,隐秘区和盲目区在阅读时同样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跟作者对话的资本,也是盲目区知识落地的先决条件。
知行卡片有四个重要内容:主题、精细复述、独特体验、行动指南。如果将它们放入乔哈里窗格,我们会发现,主题和精细复述就成了公开区信息,而独特体验和行动指南则是隐秘区信息。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读书无用,会觉得自己读懂了某本书,知道了里边的知识,读懂了某个道理,但就是觉得没有用,关键在于阅读时,没有充分挖掘隐藏区内容。
这导致知识和生活脱钩,知识是知识,生活是生活,它们就好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永远无法相交。但是,就像我在先导课《如何让读书「为我所用」》里讲的一样,知识是能够能够指导我们生活,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能够随时取用,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完整的习惯。如果不去挖掘隐秘区,我们知道的可能永远都不是知识,而是信息,甚至是一堆数据。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书单推荐】|提升文笔,必看的5本散文书 (可乐)
- 阅读分享|《我的阿勒泰》中那些治愈我的文字 (可乐)
- 讨论|说说你喜欢的中短篇小说 (可乐)
- 【每周精华】边读边写社群:0429-0505回顾 (可乐)
- 边读边写社群5月上新4大活动,助你读得更深,写得更好! (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