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荣誉勋章
当风摇珮(一一)

二战中的1941年,美国柯达推出了一台不同寻常的中画幅旁轴相机——Medalist。当年绝大部分的中画幅相机都是折叠皮腔相机,而Medalist采用了刚性铸铝机身,同时用双螺纹管替代了传统的皮腔,机器更加的坚固耐用,镜头收回时体积同样紧凑。Medalist在二战期间被美军广泛使用。


Medalist使用620胶卷拍摄6x9片幅的照片,相机具有一个非常明亮的取景器(取景使用了棱镜没有使用反光镜)从后面乍一看只有一个取景器,而实际上这个窗口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是取景窗口,下部是裂像的联动测距窗口。调焦通过镜筒中部的一个大的滚花轮实现(虽然今天看来这种对焦方式非常寻常,但在当时只有少数35mm相机使用)。Medalist在镜头的左下方还有一个小的滚花轮也可以用于对焦,相机的取景器具有视差矫正功能。相机的背后红窗用于将观察上卷状况并且可以随时关闭。

虽然缺少可换镜头,Medalist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相机系统,但是Medalist有很多的附件,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后背,柯达提供了可以使用片装胶片,也可以更换磨砂玻璃对焦后背。

Medalist搭配柯达Ektar 100/3.5镀膜镜头成像优异,即使以今天的标准也非常锐利。
战争期间Medalist几乎全部用于军用,似乎没有民用版本,战争中Medalist本身甚至都成为了战争中的武器。

战后,1946年柯达推出了Medalist II,二者的区别在于II取消了小对焦轮改为闪灯同步接口。取消了T快门拨杆。镜头外部涂漆改为银色,进片机构有所改进减少了进片失误的几率。其他是一些外观上的小的变化。


Medalist一直生产到1948年,Medalist II则生产到 1953 年。 1953年,柯达发布了Chevron,取代了 Medalist 成为其顶级中画幅相机。Chevron 的机身尺寸几乎相同,并且具有可互换的胶片后背,有新的测距仪和一个更广角的78mm Ektar镜头。与Medalist一样,Chevron也非常昂贵,但此时中画幅旁轴相机在美国的需求已经减少,因此Chevron销量不佳,最终于 1956年停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唯快不破——蔡司伊康Tenax (当风摇珮)
- 徕卡早期机型 (当风摇珮)
- Diax——被遗忘的家族 (当风摇珮)
- Flektogon——蔡司的骄傲 (当风摇珮)
- 大不列颠的“小” (当风摇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