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出卖华妃的除了曹琴默,这两个人藏得更深更可怕!
来自:萝茉莉(公众号【萝茉莉】)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江诚江慎知道华妃不能生育吗?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追随华妃?
从前看《甄嬛传》总是把眼睛盯在甄嬛身上,看她怎么打怪上位,成为大女主。
随着阅历和经历渐长,逐渐把视角落在各个角落,才发现它其实也是一部以后宫为缩影的时代群像戏。不仅刻画了后宫小主这些上层群体的命运,也讲出了太医、太监、宫女等不同阶层的生活百态。
今天就借着这个问题,来说说《甄嬛传》刻画的小人物吧。
江诚江慎这两个人名字起的有意思,诚实、谨慎。可看完他们对华妃做的事,再看这名字又实在讽刺。
这俩人早已知道华妃不能生育。
有一次江诚给华妃诊脉,号完脉他便说:“娘娘凤体无恙,一切安好。”

华妃就问那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怀孕呢?他说是因为四年前小产伤了身体导致的。

可是转身回到太医院,弟弟江慎就看他神色不对,问他:“怎么你每次为华妃娘娘请脉回来便一脸不快?”

还记得甄嬛第一胎小产,温实初给她把了脉就知道她用过麝香的事么。
先不要论及现代医学理论,从这个情节可以推论,按照剧情设定把脉是可以看出身体有没有用过麝香的。

眉庄曾和甄嬛说过江诚江慎两位是妇科圣手,也就是专科医生,温实初并不是主攻妇科,他都能够号出来,江诚一把华妃的脉肯定就知道她长期摄入麝香,怎么可能有孩子呢。
所以他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不说。
他每次敷衍欺骗华妃,一方面自己作为医者对病人隐瞒病情良心上过不去,另一方面小产四年身体还没有调理好,久久不能有孕也担心华妃责怪他医术不佳。
自然每次去把脉都战战兢兢,心情忐忑,哪还快乐的起来呢。

接着,江诚对江慎说:“管好你的嘴,做好你的事。事不关己便做不知,这才是宫中的求生之道。”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欢宜香的事不是他们俩做的,所以“事不关己”。另一个是提醒江慎不要乱说话,知道也要当做不知道,管好嘴,守住秘密,才能保住性命。
关于华妃的身体,最大的秘密当然就是欢宜香,所以不仅江诚知道,江慎也知道。
华妃最后得知欢宜香的真相,愤然自尽。他们俩作为亲信,明知真相而不作为,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帮凶。
【比起曹琴默当面揭穿,这种“沉默的杀手”更可怕。他们躲在暗处,杀人于无形。】
既然早知道这个秘密,为什么兄弟俩还会追随华妃呢?
【因为他们与华妃之间彼此需要。】
对太医而言,官场就是职场。他们追随华妃为名也为利。
太医主要是服侍皇室成员,具体到人就是皇帝和后宫各嫔妃。和职场升职记一样,要想上位必须找靠山拜码头,江诚江慎二人擅长妇科,所以皇帝这条路走不通,只能在后宫找依靠。
雍正登基之初,华妃和皇后分庭抗礼。
皇后岁数大了对生孩子这事儿没什么指望,身边又有太医院院判章太医,他们想攀附也难,所以投靠华妃是最佳选择。

【其实华妃也需要他们。】
太医是后宫中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医生的专业技能,在后宫行医施药,掌握各个嫔妃的身体状况。他们不仅能够近身接近后宫女眷,也能往来市井之间,游走皇宫内外无阻,成为消息传输的渠道。
这个位置在后宫斗争中非常重要,每个利益集团都要有自己的心腹。
皇后有太医院院判章太医,后来甄嬛有温实初,那么华妃一定也要有自己信任的太医,帮她完成一些自己不可告人的诉求。
刚好华妃最在意子嗣,这二人最擅长妇科,真是“天作之合”。

华妃通过这兄弟俩得到了她想要的,比如陷害眉庄假孕争宠江诚江慎就出过力,给了眉庄一张药方,让她产生假象怀孕的症状。后来皇帝发现了这个阴谋,准备降位华妃,也是他们二人偷了温实初的时疫药方,才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她也亲口承诺过:“本宫能有今日多亏了你们兄弟二人,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们。”在施恩惠下方面,华妃的确是个好老板。

他们兄弟也很满意,江慎自己都明说了:“在太医院你我兄弟已是占尽风光,又有华妃娘娘撑腰,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公司雇佣员工是因为员工提供服务产生价值,员工愿意到上班是因为自己要赚钱养家糊口。
中国社会中往往羞于谈钱,一谈钱就失了大义失了气节,其实大可不必,渴望更好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讲都无可厚非,为了钱天经地义。
像温实初对甄嬛那种以情感为动因的追随,是职场中的极端个例,可遇不可求,不具可推广可复制性。
倒是温实初退居二线后,卫临上位的过程才是职场中的大多数嘴脸。
【说白了,趋利是人性的本能。因利而聚,各取所需。】
本来两方合作的很好,双方都有利可图,应该皆大欢喜。他们的坏不在于贪图荣华富贵,而是一边赚着华妃的钱,一边却干着出卖她的事儿。
那为什么他们不说出真相呢?
往深里看,是因为太后和皇上。这对利益共同体需要安排人在华妃身边。
一方面妃嫔常常要太医请脉看诊,欢宜香的秘密当然不能有太多人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一定会想办法控制舆论,那就要指定专人来伺候华妃的身体。
后来年羹尧请来的大夫害怕有其他太医向华妃透露真相,太后身边的孙嬷嬷就说“太医院长着同一条舌头”。
可见太后早有交代。能交代这个大夫,自然一定会交代经常给华妃诊脉的两兄弟。

另一方面华妃喝了端妃拿给她的药导致流产,已经对身边的人有了戒心。如果随便一个太医说的话她未必相信,况且调理了四年还没有痊愈,这也很蹊跷。
但如果是自己信任的人,尤其是帮着她干了那么多坏事的团队核心成员,说起话来自然更有说服力,她会比较相信自己怀不上确实是体质问题。
安排这样的人在华妃身边,太后和皇帝害起她来就事半功倍,肆无忌惮,更加方便。江诚江慎留在华妃身边其实是皇帝和太后的一步棋。
这也是他们明知真相依然追随的另一个原因。
【他们相当于双面间谍。吃两家粮,办两家事,得两家利。】
只是可惜了年世兰。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吊诡,伤人最深的往往是最信任的人。】
信任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一方面暗暗出卖华妃,一面心里打着如意算盘,这才是最可恶的地方。
留在华妃身边,表面上依附她,实际上不动声色地成为皇帝和太后的帮手,不让华妃怀孕,走了更上层路线,讨好的是皇帝和太后。
心理学发现自我暴露可以拉近人与人的关系。一起做过“坏事”的人更容易赢得彼此的信任。
他们俩等于和皇帝、太后一起做过了坏事,理应成为自己人了。这和投靠华妃帮华妃做坏事达成同盟关系是同一套逻辑。
为了保密,太后和皇上一定会封赏两兄弟,用加官厚禄堵他们的嘴。
他们自以为玩得转身在曹营心在汉。华妃得势,他们坐享荣华富贵;即便失势,还可以抱太后皇帝的大腿。左右逢源,里外都不吃亏。
究其根本绕不过名利二字,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往上爬,不惜一切。
【身处乱局中,人人算计,人人也被算计。自以为做了美梦,其实一场空。】
皇帝用了更彻底的方式让他们闭嘴!后来杀江诚江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偷温太医治疗时疫的药方,欺君罔上。
实则是他们知道了太多秘密,只有死人最能守秘密。


华妃生前说过:“只要能达到目的,何必介怀采取何种手段和方法。”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意思是说仁爱的人散财以提高自身的德行而得名,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聚敛财富。
他们为了功名投靠华妃为她做尽坏事,反过来又背叛她,酿成她无法生育的悲剧,最后因为这个秘密死于非命。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作为医者,他们枉顾仁术与博爱之心。自己坏了德行,自然得不到好下场。不仁不义,可恨又可悲。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人做事,还是必须守住底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共勉。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杂谈|李东学是怎样被选中演出果郡王的? (小楼风景)
- 杂谈|甄嬛传原著也没众口所说的那么不堪吧 (星野荒)
- 角色|甄嬛是皇权的伥鬼,不止一次背刺女性 (喜欢乌华安₍˃̶ꇴა)
- 角色|果、慎两个王爷的演员都选得不好 (国泰民安)
- 花渣备用组(emoji 乐子组)开放娘娘们入组通道,申请了dd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