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对27号人和树的反射:刚子
来自:24FPSum
Part1:树是树
1.这棵树很高
2.它长在学校图书馆的后花园里
3.它的枝干散发得很开,各种姿态
4.它的脚边有一个小路灯,它的根部被刷上了白色油漆
5.初春,它还只是光秃秃一片,不添新芽
6.它的主干并不是很宽大,作者的臂弯刚好可以将它环抱住
7.随春天深入,它从枝头开始冒出芽苞,散发嫩叶
Part2:我的猜测
1.在这次观察作业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这棵树所在的图书馆后花园应该就已经是她常常会去的地方了。
这个地方对于她而言应该是个能够给予她许多慰藉的地方,在这里她时常会感觉安宁、自在。她的各种情绪也在这里被释放、消融。
只是在过去的这一年间,她从没有刻意去留意过这棵树的“存在”,并未给予它特别的关注。
我重新回到图书馆的后花园,两月相隔,物是人非,冬去春来,一切都是万物苏醒的样子,我也从另一时空回到了这片安稳、宁静的小地方。枝头向阳生长,我于一棵高我三尺的大树前停下,静静地看着她,回首她的出现陪伴了我从2020的冬天到2022的初春,又在每一年的万物复苏中宽容我的任性和放纵。确实,横穿过她的心间,我的毫不在意总会错过立在后花园门口的着这棵说不上名字的树。还好2022年的初春,还好疫情下的封校,我意识到过去自己鲁莽的忽视,开始关注不起眼的她,这次换我来陪伴她,注视她。
2.享受孤独
观察作业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应该都是常常独自一人来往于这个后花园的。
独处或许让她感觉更为舒适,也给予她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想象,让她有更多直面感受的自我情绪。
3.精神依托
“融进我现在的生命里,她是我的刚子,我是她的刚子。我试着与她共同呼吸,努力与她并肩抬头观望同一片蓝天。”
作者选择这棵树,并没有只是把它当作一棵作为观察对象的植物,而是赋予了它自己曾经为数不多的脆弱而细腻的一部分情感。
这或许算作是一种层面上的依托吧,作者需要这样一个东西去寄托内心的情感,并且享受这样的过程。
“解决晚餐后,我刷着平板看到了一部电影叫《怦然心动》。15岁的我,触碰爱亦如好奇又缩手。爱的定义,来自很多地方,可这是我印象深刻受启发的爱。电影里家境平凡的她从小就喜欢画画,有一天她知道自己家门口的大树要被拆掉了。女孩感到很难过,便爬到树上,不让工人们砍掉。后来工人们拿女孩没办法,就放弃了这个决定。原来这个女孩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总会爬上这棵大树,因为这是她心灵的窝。她总会越爬越高,甚至会在树上睡大觉,因为她依赖这棵树,具体说应该爱上这棵树。”
4.共情
“树也会孤独吗”
她会这样去想。
然后她得出答案——它是与孤独共存的。
5.自由与自信
她追求大胆自然的生长,无论是树还是人。
“第三次看刚子,芽包突破了小脑袋,翅膀越来越长了,开始大胆展现自己美丽的线条了!这几天她就像我每天在操场跑步的速率一样,一直跑,一直跑,直到海水变蓝。”
6.念旧
她对过去的某些事会记忆犹新。或许是那些事在那段日子里成了习惯,所以记得。
她朦胧地憧憬爱,和《怦然心动》中的女孩一样。她会记得从前看过的电影,和电影带给那时的她的诸多感受;她会记得初二的周六夜晚她会去上小提琴课;她会怀念初识和陪伴。
7.理想主义
“若干年前我也如电影里的那个女孩,有喜欢的男生却也有着傲人的野心,怀揣着救世的理想与浪漫。站在高处,内心的豁达和渺小,总会勾引出来自过去、现在的忧愁和迷茫。可能刚子就如我那会放纵我逃课吃外卖的天台,爬得越高看得越远,站着越高看得越远。我尽可能让自己的视野拉的更远,心里贪婪地喊道,再多点,再多点。但是不能再多了,这已经是我所站高处的尽头了。站在高处,我不是我,我是任何时候的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敏感、自私伴随我的放声大哭、暮思夜想、发呆睡觉倾泻而出,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所有的情绪留给“高处”的一切,行走在与现实相错的平行世界,上下错层,互不打扰,相互问好。睁开眼时,回头看往来时的路,仰头细数埋下的期许。”
她是情感丰富的,她会无数次幻想自己未来的人生,会有旁人无法想象的抱负与念头,这些东西或许常会活跃在她脑中。无论现实如何,她会在脑海中描绘出她向往和热爱的世界,并为此感觉幸福和自豪。
8.野心
她不喜欢循规蹈矩,不喜欢束缚。她有傲人的野心,坚信自己终会在理想和浪漫中拥有不凡的人生。她喜欢站在高处,去看,去听,去让自己不拘于此刻,去畅想一切。她会因为这份野心而备受痛苦和煎熬,她想站得更高。她会在内心留一片地方给自己的所有幻想,在那里她可以看到所有,成为所有。
Part3.我的提问
Q:笔记里你说“冬去春来,一切都是万物苏醒的样子”,那么或许比起寂寥的冬天你会更喜欢生机的春天吗?或者说你会更喜欢哪个季节。
Q:那比起宅在家里,你会不会更喜欢出去走走?
Q:你会常常不自觉地突然陷入想象中吗?比如突然开始发呆,脑海中产生很多幻想。
Q:感觉你是个容易共情或者说情绪很丰富的人,你会因为天气晴朗而开心,音乐也会带给你很多情绪吗?最近有很喜欢的歌吗?
Q:你给你的这棵树命名为“刚子”,这个名字会有你一点私心吗?
Q:看了你的笔记之后,我在对你的猜测里有写到说:“观察作业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应该都是常常独自一人来往于这个后花园的。独处或许让她感觉更为舒适,也给予她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想象,让她有更多直面感受的自我情绪。”——我判断你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
Q:那么你选择去享受孤独,是不是也会偶尔去思考孤独呢?因为在笔记里有看到你说,在观察刚子的时候你会想到“生而为人,人逃避孤独的办法有很多,可刚子只有一种,就是与孤独共存。”
Q:对于“刚子”的孤独,你会含有的情感是“同情”吗?
Q:感觉你是一个念旧的人。你会记得从前上小提琴班是在初二每个周六的晚上,会记得看《怦然心动》的感受。你还会有类似念旧的行为吗?
Q:看你的笔记我会觉得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觉得你是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呢?
Q:你在笔记里说“站在高处,我不是我,我是任何时候的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敏感、自私伴随我的放声大哭、暮思夜想、发呆睡觉倾泻而出”——你觉得内心深处的脆弱、敏感和自私对你而言是怎样的存在?
Q:我在写这句提问的时候,本来写着说“你对脆弱、自私这些负面情绪怎么看”。然后我觉得不对,这些并不应该被称之为“负面”的,就像你说的“是被污名化的词藻”。
Part4.新的叙述框架
这棵树就生长在学校图书馆的后花园里,从那条小径上走过,第一眼便可以看到它。这个后花园是她之前就常来的地方,不止是路过的关系,她总是能够在这里感受片刻的安宁和自在,于是也坦诚地将心中的烦忧交给这片方寸的天地。
于是自这次观察作业之后,她便想到了这里。从前并不曾刻意去关注过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只是“自私”地在这里偷得片刻的安宁自在,搁置自己的烦忧。如今开始关注起不起眼的它,才察觉到过去鲁莽的忽视,忽视了它随四季变化而变化的各种模样,忽视了它的生长和情感。
她给它取名“刚子”,是带有一丝私心的。“刚子”是过去的她为数不多的昵称中让她感到亲切的,也一部分地代表了过去的她自己。出于精神上的一种依托,“刚子”这个名字便这样来了。
她几乎每天都去看它,为它记录下日日不同的模样。她逐渐发现刚子在夜晚会有不同于白天的模样,温柔而宁静;逐渐发现从前觉得高大的刚子的主干,其实她两只臂弯便能抱住;她看着刚子的时候想着,刚子应该是孤独的,一直与孤独共存着的。
不出几日刚子便开始迎着春风吐出了许多的新芽,她带了小伙伴去看它,她毫不掩饰对刚子的喜爱。她希望刚子能够就这样,大胆地自然生长。或许她希望自己亦是如此。
她看着刚子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会想到曾经看过的电影,会想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也会想到内心的脆弱和自私。在刚子面前,她可以坦诚自己所有的情绪,而刚子恰好能够拥抱她的所有情绪。
Part5.对新的叙述框架的修正
(“我觉得没问题”/“还是挺透彻的”)
Part6.最终的反射文本
6.1修正后的文本详细完整版
这棵树就生长在学校图书馆的后花园里,从那条小径上走过,第一眼便可以看到它。这个后花园是她之前就常来的地方,不止是路过的关系,她总是能够在这里感受片刻的安宁和自在,于是也坦诚地将心中的烦忧交给这片方寸的天地。
于是自这次观察作业之后,她便想到了这里。从前并不曾刻意去关注过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只是“自私”地在这里偷得片刻的安宁自在,搁置自己的烦忧。如今开始关注起不起眼的它,才察觉到过去鲁莽的忽视,忽视了它随四季变化而变化的各种模样,忽视了它的生长和情感。
她给它取名“刚子”,是带有一丝私心的。“刚子”是过去的她为数不多的昵称中让她感到亲切的,也一部分地代表了过去的她自己。出于精神上的一种依托,“刚子”这个名字便这样来了。
她几乎每天都去看它,为它记录下日日不同的模样。她逐渐发现刚子在夜晚会有不同于白天的模样,温柔而宁静;逐渐发现从前觉得高大的刚子的主干,其实她两只臂弯便能抱住;她看着刚子的时候想着,刚子应该是孤独的,一直与孤独共存着的。
不出几日刚子便开始迎着春风吐出了许多的新芽,她带了小伙伴去看它,她毫不掩饰对刚子的喜爱。她希望刚子能够就这样,大胆地自然生长。或许她希望自己亦是如此。
她看着刚子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会想到曾经看过的电影,会想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也会想到内心的脆弱和自私。在刚子面前,她可以坦诚自己所有的情绪,而刚子恰好能够拥抱她的所有情绪。
6.2观树文本里对方的投射
给树取名为“刚子”,这个名称曾经是她为数不多的昵称里最为亲切的一个,所以她其实赋予了这棵树一部分“过去的自己”的意思。她就是刚子,刚子也就是她。她喜欢独来独往,看起来是孤独的,她自己却暗自享受着这份孤独带给她的东西;而“刚子”也是孤独的,她说“刚子是与孤独共存的”,所以她和刚子其实是一样的。她将一些对自己的期许寄托在刚子身上,她希望刚子大胆、热烈、自然地生长,正如她希望自己也是这样,一样。看着刚子,她会想起很多过去的人事物,也包括过去的理想和野心。刚子很高,所以她会站在很高的地方去看它。站在高处,她眼中所及却不只是刚子了,还有她希望的自己。
6.3我的反射文本里我的投射
因为感受到了相似的感受,所以本文中对对方进行剖析时的猜测也尽数可以看作是我的投射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六次|19号:反向发想 (Purplefig)
- 第6次 | 14号:正向发想 (Tataou.)
- 第六次|20号:正向发想 (厶月匕匕)
- 第六次|24号 正向发想 (畾)
- 第6次|07号:正向发想 (江湖一只小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