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某人戏真的很多。。。
来自:Mr.black
“《三傻大闹宝莱坞》竟然14名,究竟合不合理?高了还是低了?”
起初最开始发帖说“自己认为《三傻》是自己看过的印度最好的电影,应该进前十”,后引起评论区一番唇枪舌战,然后又把文案改为“印度很多电影比他强多了啊,太让我匪夷所思了”。。。说实话,我不知道你究竟想表达啥?
“决定卸载豆瓣,好好看电影了”(手动黑人问号脸???)
首先,“卸载豆瓣”和“好好看电影”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促进作用或者相互关联吧?然后我发现附加的文案和图片是因为自己遭受了一些关于品味的歧义和“网络暴力”,所以发文以宣泄。当然,有一点毋庸置疑,毫无预兆破口大骂和人身攻击的私信,我也绝不予以支持,尤其是还附带家人时,这绝对是人格低俗、低素质的体现,应绝对予以谴责,但是关于“品味、审美”方面的建议我不明白对当事者怎么冒犯了,为何要将人家也挂在文案中,且不加以打码,这难道没有“诱导网暴”的嫌疑吗?
此处表示“赞同”,确实“没必要”,但有些方面自己也“没必要”
“…… …… …… ……,屏蔽了,不用回”,相信很多网友都经历过这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私信。无征兆的一顿输出后,来一句“屏蔽了,不用回”,自己肯定瞬间一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首先,这种类型的私信确实是令人无语且无奈的,发起者的目的并非是与被发起者进行讨论与交流,而仅仅是为了得到自己内心的“舒适感”或“满足感”,所以,这种行为从本质来讲是完全错误的,大家若想要共同营造一个友好的交流环境,应严以律己,杜绝此种行为,别让自己成为自己都不想看到的那种人。但对于“受害者”而言,我认为“直接将对方ID公布、不加以处理”确实是没必要的,不说有没有“诱导网暴”的嫌疑了,收到此种令人无语的私信的豆友不在少数,若人人都为求泄愤,我们的讨论区都成为了这种大型撕逼、双标现场的氛围,这软件离凉凉真的就不远了,真心希望:莫要再破坏这最后的净土了!
最大争议点:短评内容
1.“品味、审美、鉴赏能力”:看过此位豆友的短评后,我和大部分人反应一样,确实有一种三观被震碎的感觉,很多给低分的理由让我匪夷所思且不敢苟同(以下有节选及看法),但我认为这确实不是进行人身攻击的借口,至于有没有牵涉到“品味、审美、鉴赏能力”这些方面低下,我认为没有绝对答案,“品味、审美、鉴赏能力”这些东西因人而异,但如果是偶尔一部高分电影自己并不喜欢且讨厌,我觉得是很正常的情况,可是如果大量被奉为经典流传且具有开山意义的佳作自己因为某某原因而怒打低分,这是不是一种不尊重电影艺术的体现呢,有没有找过自身的原因呢?
2.“我所不理解的短评节选,若有争议,望提出更正”:①《肖申克的救赎》原评:认为越狱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男主不应该这样做,应该遵守法律呆在监狱。(。。。)现评:支持追求自由的观点;②《春光乍泄》原评:认为同性恋在中国不应该存在,表示自己看到两个男人抱在一起会吐。(我曾记得你在评论区说过:存在即合理。附:你给五星的《东京教父》看吐了没,我没记错里面还有人妖呢吧)现评:删除了歧视同性的争议言论,并将评分比喻为“皇帝的新装”;③《小丑》原评:认为男主行为造成了社会动荡,且表示怀疑美国是非法持枪。现评:删除了非法持枪的言论,表示无论动机如何,都不支持持枪杀人。(对比一下:以你这种观点来看,《发条橙》、《新世界》、《寄生虫》等不都应该一星伺候吗?)④“就是不喜欢,没有别的原因”:《黑天鹅》、《心灵捕手》、《机器人总动员》等。
附:太多内容我已无法一一列举,第一:我同样反对和谴责“网络暴力”行为,但大家如果想私信骂我的话,不用担心,可以随便骂,我不会把聊天记录晒出来的。第二:建议大家思考出现歧义时,自身到底有没有原因,自己有没有在呼吁大家友好交流后,就在评论区与人对骂,上演大型双标现场呢?希望大家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好问|蛮荒故事上映,正好讨论下其250有争议吗? (有鱼刺!)
- 好问|《好东西》什么时候进top250? (6/9前不改昵称)
- 下榜|25.3.17《哪吒之魔童降世》被踢 (forgive forget)
- 进宝|未来最有可能进Top250并且之前没上过榜的电影 (ZX)
- 好问|《驴得水》当初为什么被挤出了TOP250? (诡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