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不要去做所谓的“科研项目”
来自:Hashbrown1604
之前看到两次组里有人问类似的这种“科研项目”如何,我来现身说法一下。
我指的是“机构自称名师教学,承诺能拿推荐信 (lukewarm LoR) 和pub (水刊水会) 的所谓科研”。我觉得组里大多数朋友应该已经清楚这种东西除了烧钱以外没什么用,不过我打算在这把亲身经历写下来,提醒各位别学我吃饱了撑的做这种东西。
差不多的内容我也在知乎上发了一遍。该机构全称是cathaypath institute of science (neoscholar) ,谷歌搜出来第一个就是。去年秋天我报名了这么个“科研项目”,课程是和我的心理学专业相关的。原因是朋友推荐的,我想自己人总不会坑自己人吧(这个朋友也是一笔糊涂账,所以我不怪她),而且我当时死活申不到lab RA,运气不好,好不容易翻出的一些summer undergrad research program又都是需要申请人为US citizens的,头脑不清醒就报名了。
学费是三万六千人民币,10周线上教学,最后写个grand proposal。
付款之前还像模像样有个面试,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离谱的面试,问题都问不到点上。
上课十个学生,高中/本科差不多对半开,其中包括非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一点都没有的同学(我不是损别人,大家都是零基过来的,我自己也这不会那不会的,这个只能说明整个课程就在瞎折腾,不管学生背景照单全收)。教授的信息是真实的,我自己在其学校网站和ratemyprofessor上查过(确实很有名,甚至和Boroditsky合作过),不过课上下来没什么价值,感觉像无discussion版的journal review,学不到什么东西。TA自称TC Columbia的cognitive sciences MA在读,连behavioral neuroscience的一些基础常识都不知道 (acetylcholine过少对应Alzheimer’s disease和dopamine过少/过多对应Parkinson’s disease/schizophrenia也不知道)英文说的也没比我利索,学生讨论总结出错误内容也指不出来,邮件当然是从不回复的。TA课就是拖时间+自习,为数不多的内容还是用中文讲的,没有价值。TA每周的反馈写的挺烂的,我都看得出有不少病句。
每周小组presentation基本上都是一塌糊涂,各组员直接把journal article里的句子复制过去,presentation干读slides。教授会指出一些错误什么的,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以赶着下课优先。
上课死气沉沉,到了Q&A就全体装死,我每次都准备一些问题,到最后变成我和prof对答/我和TA对答,感觉自己像傻子,完全没有以前做lab RA时候你一句我一句讨论journal articles的活跃气氛。
说是“科研”,其实就是上课而已…..最后再给个什么成绩单。
总的来说非常不值, 除非你不差钱又死活差那么封推荐信,否则别去做。尤其是申grad school,这玩意写上简历就是找死。话说回来这么封lukewarm LoR哪怕是名师写的也没什么价值,我猜测应该是类似于成绩报告的“课程教授”推荐信,还不如自己想办法找research opportunities要到strong LoR。
之后几周的所谓“科研课程”,就是写grand proposal,我已经没什么指望了,打算退出。去年倒是我花了一小时说服我妈付的款,现在我妈意思是钱都花了就长个教训吧,不过这个代价倒是挺大的…..现在我成功找到一堆research opportunities,Lab RA有的是,更加不需要这种“项目”了。
各位别学我自找不痛快,尤其是我明明有办法找真的research opportunities,还往火坑里跳,真是蠢到家了。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出国后和当时的男友分手,感觉自己人生什么都好了,唯... (咕噜咕噜o0o0)
- 留学准备|winter ball着装 哪条更美丽又合适 (Downing Tang)
- 分享|留学一年染上健身了…… (Mephis)
- 互助|导师这样对我正常吗 (momo)
- 吐槽|澳洲普通留子的怨念。 (坚硬的red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