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讨论|如何看待学术论文中的厌女倾向/如何判断学术论文是否厌女?
来自:平康坊的玛利亚
由两篇同一专栏的论文引发的思考。两篇文章刊登于《国际新闻界》,第一篇《做主播:一项关系劳动的数码民族志》,第一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董晨宇老师;第二篇《“亲密关系”的购买?——结合性情景中网络主播的类社会关系研究》,作者在此不赘述。
同样是以女主播与观众的关系建构为研究主题的文章。第一篇论文既点明了女主播贩售的是“亲密关系的幻觉”的真相,同时也肯定了这种方式是平台与工会对女主播以及对观众的异化。个人观感作者对主播和观众都抱有人本主义的同情,反对机器逻辑主导人际关系。
而第二篇文章则像是把“女主播”当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换句话说——一个“完全的客体”。给人的感觉是她们在和大佬粉丝搞暧昧的时候丝毫没有愧疚和情感参与,唯一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获得更多打赏。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主观感觉,但是我自己不是很确定。不知道有没有姐妹看过这两篇文章,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免责声明:以上都是我个人看法,并不意味着事实真相。就算是真的,我也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不意味着应当打倒作者和文章。毕竟连身为女性的我都不可避免自己的厌女倾向。
另外还想和uu们讨论一下,你们是如何看待有厌女倾向的学术论文的?
4071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已经被n个老师拒了😭😭😭 (苏璃呀呀)
- 不更新的日子 偷偷读了个博士 (Lili-turbooo)
- 提问/讨论|文学硕选hku还是爱丁堡 内含投票 感谢大家! (Charlottée)
- 资讯分享|法国PRAIRIE项目|多学科AI交叉领域博士岗位开放申... (ccd)
- 资讯分享|奥地利维也纳 TU Wien|多个自动推理与安全智能方... (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