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有关的碎碎念
豆友201312
作为嘎嘎的新粉丝,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先说一下自己,自认为是理智大于情感的熟女,从来没有追星的经历,对综艺也无感,有时跟着娃看一下快本,随便乐乐,完全不带真情实感。不关注华语歌坛,虽然大学那会也迷恋过各种类型的歌,POP/JAZZ/英语/华语/粤语,也曾经做过一段时间KTV的麦霸,但后来喜欢上古典音乐后这些歌都淡了。平时上下班开车固定早上听新闻广播,晚上听喜马拉雅的知识性栏目,比如聊电影/旅游/财经的。爱看电影,学生时代曾经把IMDB上排名前100的电影按图索骥地找来看。喜欢歌舞片,早年好莱坞流行的金凯利《雨中曲》那种风格非常喜欢,包括后来的《西区故事》《红磨坊》《悲惨世界》《爱乐之城》都看过,更不用说迪士尼的一系列经典动画片,所以对于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一点不觉得尬,反而觉得很好看。但对与中国音乐剧没什么了解,听说过金沙,因为Frozen的中文版歌曲是姚贝娜唱的,所以也知道她唱过音乐剧,仅此而已。朋友圈几百号人,有2个文艺女青年是爱去剧场的,之前看她们经常晒各种观剧体验,只觉得一张张800+/1000+的票很贵,觉得文艺女青年好舍得,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然后对于朋友圈看到有人用偶像明星做头像,发个圈抒发对爱豆的喜爱表示不解。更不理解有时从媒体看到的疯狂粉丝的行为。还有些担心娃整天看综艺,会不会被芒果台洗脑,也要去追星打赏。好在聊了一下发现娃还比较理智,虽然表现出想看爱豆的音乐会,但也就提一下而已。然后她心心念的那些爱豆我都觉得娘娘腔十足,表演浮夸,一直在给娃泼冷水。
一切的一切都从2021年12月底看到的一则朋友圈改变了。
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经常去剧场的文艺女青年发了她观中罗朱的体验,里面有几张罗密欧的高清照。先是惊异于哪款手机能把演员的舞台照得这么清晰,又惊艳于罗密欧的造型:这也太俊美了吧~剧院竟有这么美的演员,是混血吗?从圈中的卡司阵容图片知道了演员叫阿云嘎:嗯,一个奇怪的名字,不是汉族吗?
百度一查,大概知道了该演员蒙古族,身世坎特,参加了《声入人心》后开始火,是音乐剧演员。正好最近给娃换了芒果TV的VIP,但娃自从迷上柯南后就不怎么看芒果台了,20元的权益不能浪费,不如我借着VIP身份看看综艺吧。结果比娃沉溺得还过分,元旦3天假期都沉浸在声1里。
追综艺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开始是被阿云嘎的颜吸引过来,网易云上搜了他的歌,初听貌似也无甚特别。所以并没有很期待。试唱环节的小哥哥们唱的都不错,歌剧的、艺术类的、偏通俗的,都蛮好听的。因为搜阿云嘎总要带出郑云龙,对这位小哥的歌唱也留意了一下,嗯,不错,好听。然而当时最让我心动的声音还是王晰的低音炮。自带混响的感觉太棒了~于是整天带着耳机听了3天,虽然开始我最喜欢的声音是wx、zs,然而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最后我还是无可救药地倒向了云次方。
应该说声1追完,双云我都喜欢,但偏嘎这边多些。一个是颜确实更高,一个是他努力的样子真的很打动我。
嘎子,牧区长大,自幼父母双亡,最亲的大哥也在大学时过世,身世令人动容。然而怀着梦想做起了北漂,考上大学,有目标肯刻苦,通过参加选秀逐渐出圈,直到今天的团长地位、央视常客。虽然参演音乐剧不多,但通过访谈看的出还是有想法的,愿意通过各种方式助推音乐剧发展。唱歌技巧确实一流,虽然声音条件不是最好,但凭着多年的摸爬滚打,技巧纯熟,风格多变,自学钢琴、作曲,有很高的音乐素养。看他唱歌的视频确实享受。而且他是一个非常努力勤奋谦虚、但也同时很有理想目标的人,且他的目标是一个有格局的大目标,不限于当好一个音乐剧演员,而是如何制作好一部音乐剧、如何让这个产业在中国发展得更好。
以上是我今年1月底在朋友圈设置成仅自己可见的写给自己一个总结。本以为这段总结后可以把对嘎的迷恋告一段落,然而并没有。。。而且我的关注点已经集中到了嘎嘎一人身上。
对龙不想多说,我的直观印象只是他的唱功确实不如嘎,从各种饭拍里能看出来,其他就不说了。而我已经在对嘎的关注里得到了快乐。
从不追星的我下载了微博,也学会了微博广场的搜索功能。开始只是关注了嘎嘎和几个相关的粉丝大咖微博号,每天不由自主地要打开几次看有没有新鲜物料。后来便要直接搜大名看看有没有新消息。 上下班路上听的都变成了嘎子的歌,从最开始声入人心歌单到云次方歌单,到最后只有嘎嘎的歌。 B站原来没逛过,后来发现这里找嘎嘎的视频比腾讯/优酷都方便很多,于是又开始关注UP主。 豆瓣上本来只会逛看影评,用来帮助我选电影的。为了了解嘎嘎所热爱的中国音乐剧,加了韭菜/剧场等几个小组。经常在上面逛,从开始对剧圈一堆演员/简称缩写莫名其妙到现在基本能对号入座,对于感兴趣的话题也会回个贴。然而发现每次能激发我兴趣的话题都会和嘎子有关,对于回帖中任何提到嘎的信息也格外感兴趣。直到发现还有本组这个可以自己发疯的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