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求职----面试盘点(已接offer准备入职)
来自:文女士请嫁给我
---------4.26更新---------
上班一周多了,来更新下工作感受。
如果满分五颗星的话,基本可以打四星半~
好处:
1. 薪资满意(比第二份工作税后涨了不少,税前也有涨幅大概15%,这份是外包五险一金基数不高)
2. 上班时间:9-6不打卡,6点十分基本上就走光了。疫情期间员工轮流居家,每天差不多一半人居家一半人在单位,第一周需要配置电脑,申请权限以及跟开发面对面对一些问题包括自我介绍熟悉环境,这周我也可以开始居家了
3. 上班地点:离家骑自行车可以十分钟到,天气好点可以花半小时走路上班
4. 写字楼有食堂,吃饭虽不多便宜,不过一顿也比去地下美食城吃品牌饭店套餐便宜十块左右
5. 工作使用MT而不是微信,微信仅做通知,下班关电脑跟同事互不打扰
6. 领导不push,需要自驱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因为单位同事都不怎么卷,要在完成工作和不卷同事中间找个平衡
缺点:
硬要说缺点的话,1. 工作内容有些挑战,需要自学很多东西(这是我的缺点不是工作的…)2. 单位同事仅工作关系,都是有家有口的平时关心的都是孩子,LZ以前跟同事走的很近习惯下了班再去搓一顿那种生活。3. 岗位是外包,担心最后拿不到HC成为正式员工。
评论里有小伙伴说自己转行入职,新工作对自己来说比较困难,压力有点大。LZ当前也在面对这个问题。之前更偏向面对C端用户的产品,LZ只需要作为c端用户测一系列功能流程是否能通就可以,非常傻瓜操作。现在工作是需要在一些技术软件里面测接口以及服务调用是否畅通,这里面涉及非常多系统之间的相互流转,如何测试成了需要重新学习和思考的问题。好在LZ之前单位也认识一些不错的技术大佬伙伴,对于我技术方面的白痴问题也是有问必答。这样的情况,压力一定有,但更多的是机会。有了一个可以带薪学习新东西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我认为用人单位既然把咱们招进来,那就一定是会有一些容忍度和成长空间的,有同样情况的小伙伴们多学多问,不会的先百度再问同事,避免打扰同事~
---------以下是更新---------
今天早点睡。因为今天第一天上班,昨天夜里失眠到两点。
今天的感受:职场果然是挑战无处不在的地方。
接的offer是驻外企项目外包产品经理。工作时间早9晚6,基本上6点都陆陆续续走人了。今天正好碰上周总结例会,也就是进度汇报会议,各自汇报手里的项目,讨论。老大,就是面试我的那位非常和蔼可亲的产品负责人,果然如面试时一样,就事论事,说完就撤,pua什么的完全没有。
工作的挑战大概就是工作内容本身,跟过往两份工作所做内容有不小的偏差。但我相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挫折正常,人生就是经历一个又一个挫折后再站起来的过程。
大概率这份工作也实现了我对于工作的基本需求。双休不加班/职场氛围友好和谐/离家近(骑自行车15分钟)/工作内容有挑战,做好了会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薪资满意。
除了身为外包这件事似乎有点值得诟病,但哪能事事圆满,我也暂时没有感受到其他帖子中提到的外包不被尊重的感受。
还记得去年二月份入职老东家的时候非常意气风发,一方面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信,一方面是老东家确实没有跟我做同样事情,懂我在做什么的人,因此也把我捧得比较高。而作为乙方,第一次去甲方开会就被给了个下马威,大表套小表,密密麻麻的全英文表头和字段以及英文字段解释说明,被甲方老大点名问道“新来的,你认为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数据” 压力扑面而来。
反观今年,因为体验了找工作的艰辛,我反而谦逊了很多。
也希望大家都能在最后得偿所愿,找到满意的工作~
-------------------------
来更新了!
前面漏了一家公司。
第六家:
LZ找工作的时候习惯用BOSS和智联,因此这两个APP都卸载了。前期投简历一周左右BOSS基本上没有任何反馈,信息不看,或者已读不回。智联也是直接拒绝的多。后来有一天LZ在老家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是智联上某家外贸公司,我投的他们的项目运营岗,但打电话的人(后来证实是公司内一位高管)问我愿不愿意投总裁助理岗。我当时的心态是求捞,什么都行。
于是回京后开始面试,从电话联系表达意向到约面试中间隔了两周多,然后该高管(后面叫他L先生吧)说自己出差因为疫情滞留在外地了,先视频聊一聊。于是视频聊了一次。当时L先生也没表现出来意向,只说需要再看下英语能力,希望等他回京约个线下面试。在等待期间我又仔细调研了一下该公司,并且发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该公司社保在缴人数只有10人(L先生表示公司每个项目都是几亿美金),比如说公司有劳动纠纷等。
后来参与了线下面试,全程跟一位业务经理英语面,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不错,且该业务经理的英语也就很一般,当时面完还是很愉快的,L先生表示后面再做一个文档翻译看下翻译水平。交完翻译后就再也没收到L先生的回复了,追问过一次,对方说第二天出结果,但第二天也没有回复,我就不再强求了,算是互相放过吧。
第七家:
在面第六家的时候意外收到了一家商场的用户运营经理岗的面试,这家企业是个外企,商场是北京的高端商场,其实岗位跟我过去的经历是很不匹配的,但是岗位福利非常好,本着尽力一试的想法就去面试了。过程其实是不太愉快的,先和HRBP聊了一轮,被对方diss来企业面试不了解企业的公众号和小程序,也没想要过去了解,这时已经觉得这次面试怕是不好。后来跟总经理面完之后也觉得发挥的很不好,被问到一个问题,即“如果让你来做用户运营,你会怎么做”,因为确实没有线下用户运营的经验,很自然的挂了。
第八家:
玩具公司的零售运营主管岗。当时处于稍微有点沾边的我都投了,这个岗位是要找一位有线下开店经验的零售人,起码熟悉商场考察,分析,谈判,开店等一系列流程的。我只有部分的经验,而且是跟着经理一起做过项目,并没有完整跟过开店流程,因此自然也挂了。
第九家:
知名服装品牌小程序运营岗。这个工作跟我过去的经历可以说十分契合,但我连一面都没过。自己方面的原因:没有仔细回顾曾经的工作经历并摘出有价值的在面试中展现,只是宽泛的叙述了过去的工作经历。面试官是两位,一位是岗位的直属领导,一位是更高级的领导,最后到我问问题的时候,我比较套路化的问了“您觉得对于这个岗位的候选人,希望对方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资质”, 对方回答总结一句话就是“希望找一个能够比我们更懂小程序的人来做这件事,知道的比我们多” ,言下之意“你说的没什么新意” 。但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自觉表现的还可以,后来没有反馈还是失落了一阵。
第十家:
同知名服装品牌的活动运营岗。这个岗位既要负责线下的门店促销活动制定,也要负责线上的活动。岗位薪资也比较一般。可能因为薪资达不到期望,自己也没有好好准备就去了。跟hr聊完后,意外的是hr非常熟悉业务,问了非常多和业务相关的问题,如“如果让你策划一个活动你会怎么做”,并指出我回答中考虑不周的地方。然后hr很遗憾的问我“你觉得自己回答的怎么样?”,我就已经知道结果了,自然是没过。
第十一家:
乙方科技公司的B端产品经理岗。这个公司面试经历就比较有意思了,hr要求带上成熟的产品原型和PRD文档去面试,我也准备了好一阵。因为面试是清明假期前补调休的工作日,一个周六,面试地点在一个写字楼大厦,前台没上班,只有一个扫健康码的保安大哥。请大哥帮忙扫一下闸机,大哥不耐烦的心情表现的非常明显。然后发现大厦一层有各种公司,走到公司门口发现进进出出的员工都比较奇怪,表情呆滞,神情麻木。。。填完表之后很快产品team负责人就来面试了,只是大致聊了过往经历,很奇怪的是对方对我在简历上填写的社群营销部分非常感兴趣,问我有没有做过一些程式化的社群运营,我不是来面产品的么。。到此时我已经不知道是我对自己定位不清晰还是这个公司对自己发布的岗位JD定位不清晰了。对方最后也没看原型和PRD,只说还有一些其他候选人,面完之后再选择合适的进入技术面,让我等通知。
第十二家:
外企驻场(外包),产品经理岗。也是非常有趣的面试经历。这场面试和第十一家是在同一天,上午面了这家,下午面的另一家。因为这个岗位是外包,且接到面试的过程也很离奇,我本来也没有很放在心上,想着随便面面,没想到通过了。离奇是因为这家也是在BOSS上联系的,JD写的是英语产品经理,外包公司的hr看了我的简历后聊了两句,说需要英文对接国外team。我随口问了句对接需求方还是ITteam, hr说能不能加微信,想发个文档给我,因为是英文她看不懂。。。。后来hr把我的简历发给甲方公司后秒通过,于是约了面试,我问了几轮面试,hr说只有一轮英语面,没有技术面。我就更凌乱了。。。
面试过程非常愉快,英语做了自我介绍后就切回中文,聊了聊过去经历。业务负责人是个面相非常和善的技术大哥,很诚恳,对于这个岗位的要求说的也特别清楚,也许是因为对方有一双眯眯笑眼,整个面试过程感觉不到对方有任何的judge和评判。最后表达说因为我过去做C端比较多,这个工作内容更像是B端的,让我考虑清楚是否愿意换到不同的方向上来。
后续hr的反馈和跟进都非常给力,也许是因为外包公司更像是卖人力服务给甲方,因此不像是企业内部走流程那样繁琐,一周内已经反馈完并下发了offer。
第十三家:
清明后又面了一家节前就约好的周边代理公司的小程序产品经理岗。面试官是公司老总,说话声音很轻,态度也很好,但也比较急于表达他自己的态度,judge感很明显。老总大概率是不会和面试者探讨技术和业务能力的,他问了一个问题给我问懵了,“你觉得怎么设计能让我们的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更好的结合和互补”,即线上如何做能够将线下引到线上,然后再引到线下去促进复购消费。这个问题说实话偏运营,即使是做过运营的我,在来面试前不了解这个公司打算做什么业务,业务模式如何,对所处的潮玩IP周边行业不了解的前提下,也基本上是答非所问,张口结舌。于是也当场挂了。
自此就是我的全部面试经历。我拿到offer的经历有运气的成分在,不可复制。但面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总没错。
因为最近面试了太多次,接收到的拒绝太多次,因此不太想再面试了,打算接了那个外包岗的offer先做着。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会来更新工作感受的~
大家有问题都可以留言或者豆油~
先来说下LZ个人背景。
海外普通大学本科,心理学天坑专业,毕业后碌碌无为了三年才回国,回国时已经28岁“高龄”(纯自嘲)。回国时唯一的优势是英语,主要在oral,写作水平一般。
基本上从零开始(因为之前在国外也没什么职场经验,纯体力活打零工)。进了一家外企服装公司,先做开店项目,后做私域电商运营,但由于工作内容特别杂,自己初入职场也没有规划,不善于梳理,其实自己到底是做了些什么,擅长些什么都是没理明白的。
就这样做了两年后跳槽到了一家乙方公司(前东家不找供应商,一切亲力亲为,家养的IT团队几百人,所以我到了这家才有了甲方乙方的概念。。。怀念那个单蠢的自己),服务一家3C公司,定期要去和客户开会汇报,从有人带变成了自己带自己,外加一群不成器的供应商,是做私域会员运营。这次跳槽涨薪40%,而且公司有点国企做派,福利和员工关怀都做的很好。但是因为负责的项目只有我自己在做,做乙方很憋屈,自己脾气不好,不但骂供应商还控制不住骂甲方,而且自己盘了盘,自己做的项目养自己都费劲,还得给供应商结账,等于不赚钱,实在没脸。于是自己把自己fire了,也就是裸辞了(行政姐姐说要不然你休息一段时间再回来吧,我还是没好意思。。)
裸辞完房子退掉,东西找了个仓库寄存就回老家了(碰上亲戚去世,先回去奔丧了一个多月)。然后在家休息其实也不太安生,期间考了个职业资格证(就不说什么证了),然后又突发奇想想考研,努力了一个多月发现我真的太天真,前阵子查分发现考了266分。过完年就开始改简历投简历,年后收到了大约5个面试邀约,就收拾东西回北京了。开始面试后我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没有早早察觉到今年“铜三铁四”的腥风血雨。
啰嗦一堆开始说面试,
第一家:
乙方公司服务医药品牌,岗位是数据运营,主要工作内容是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为外部广告投放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
到了地方先填表,然后收到一张笔试题,全是数据,有两大题,每道大题三个小问,主要集中在分析上。具体问题已经记不得了,围绕在从数据能够得出哪些结论,从什么角度哪些维度进行分析。我对于数据表中的其中一个字段都看不懂,还是当场拿手机查的。之后就是业务负责人出来面试,聊了聊过往经历,对这个岗位的要求,大概15-20分钟就结束了。之后果然也没收到任何反馈,面试未通过。
第二家:
Metlife大都会保险,运营经理岗位。这家实名制是因为给不了解的姐妹提个醒,其实就是卖保险的。过程不赘述,去年找工作去了友邦听课,今年去了大都会,倒不是有心去卖保险或者不知道套路,我对保险行业也没有歧视,只是没有面试的时候给自己找点事干而已。。。
第三家: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客户成功运营岗。主要内容是给合作客户提供员工福利解决方案+运营员工福利平台。比如说大厂每年中秋都买月饼,人力部门或者行政需要找到公司代为定制月饼,或者提供更好的方案,这家公司就是提供这样服务的乙方公司,工作内容挺有趣但是压力大概不小。公司大门前很多员工抽烟,面试就在大厅的沙发上进行,熏得我头晕,也没什么心思表现自己。面试全程都是面试官在介绍岗位工作内容和业务,因为说的很清楚问我有什么问题反倒给我问懵了,答没有,结束后也没收到二面通知。
第四家:
会员积分科技公司的运营经理岗。约的线上面试,自我介绍完之后负责人没有针对我的工作经历有太多提问,说了自己公司的业务,主要做一物一码,信息收集然后通过扫码汇集到线上提高用户数量。也没有收到二面。
第五家:
心理科技服务公司产品运营。 公司自己开发的有面向B端和C端的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还在申请资质中,暂时未投产,但是看公司实力不错。投的运营岗位,跟面试官聊完后表示想做产品,1面通过,2面聊得还算愉快,但回去后再给HR发消息,石沉大海直接不回。这事儿给我打击非常大,因为是自己很有意向去的公司,感觉跟自己经历和背景都非常匹配,就算被拒了连个正式通知都没有,遂连带对这个公司印象也差了起来。
前5家都是还在老家时接到的面试,基本都是集中在一周内面完,且未通过。本以为能速速搞定工作,但现实给了我沉重一击。
于是我开始间歇性摆烂+积极投递+反思
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 不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想一出是一出,开心大过天(这点不能算错,但选择了不提前规划就要承担风险和痛苦)
2. 做过的工作要及时复盘整理,一方面为自己未来工作铺垫,一方面为找工作面试理清思路。一定要知道自己过去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教训,怎么应对的,有什么成功,怎么成功的,自己当时做了什么,整理成文字,成果落到数据上就是你的简历,丰富成通顺的话术就是面试被问到时的回答。
3. 有针对性的投简历。面试前沟通清楚岗位内容和公司情况,这点是为了确认自己想不想去,因为你自己心里带着对这个公司的不情愿,面试者是能感受到的,大概率也收获不了offer。
4. 面试前提前准备,准备内容包括(岗位工作内容了解,公司业务了解,行业信息收集),其余就是通用的对自己的介绍和过去经历的介绍。
LZ要出门,先写到这里,后面又面了一些公司,如果有人想看后续就晚点回来再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分享|寻求怼同事的办法,争取明天用上 (ivy)
- 好羡慕同事,一年不到就从小白变成小专家了… (QQ美莓)
- 吐槽分享|被双相毁掉的职业生涯 (子子溪溪)
- 振作点!!! (绳师三)
- 吐槽分享|面试正好撞上五一,感觉自己心态有点问题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