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经历|我的父母给了我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
来自:秉烛夜游
如题,我父母给我的教育让我敢去做很多很多事情,打破了很多很多束缚,成为了很自由快乐的人。
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原生家庭差距非常大(他们并不是很好的伴侣,所以后来也分居了),一个是条件一般的规矩多多家庭,一个暴发户但文化低整天笑嘻嘻家庭。两个人都是原生家庭里的叛逆分子。
我幼儿园的时候,晚起迟到了,火急火燎的穿衣服刷牙,早餐都来不及吃,狂拍我爸大腿跟我爸说我迟到了,让他开车快点送我去。我爸一边开车一边慢慢悠悠的说,学校又没长腿,不会跑的,慢慢来,吃个菠萝包,先不要饿到自己。
父母工作忙,把我丢在家里自己玩。玩也不是很纯粹的玩,照着儿童名著书单给我买书,《昆虫记》《巴黎圣母院》《神秘岛》都是在那个时候读完的。那个时候养成的读书习惯现在都还在保持,一天可以阅读一个小时以上。
我的同龄人可能三四年级就开始上补习班了,最早的一年级就上了。而我小学期间寒暑假都在旅游。妈妈坚信眼界决定世界,觉得我越早出去看看越好。从小出门旅行都是我自己收拾行李,自己带着身份证证件什么的。所以我自理能力一直都很强,长大后也独自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和朋友们出去玩的时候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依靠。
他们俩很相信我,什么事都让我自己做决定。交什么朋友,参加什么社团,去什么地方毕业旅游,在我家吃饭的饭桌上都可以讨论。他们会关心我跟哪个小朋友吵架了,老师批评我哪些做的不对但是老师指出的方式也有问题,我今天又看见喜欢的男孩子了。会给出建议,但是不会干涉我的选择。他们让我相信,我做什么他们都会一直很爱我。
他们俩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关系,对我的学习成绩没什么要求。初中的时候甚至考过七科三百多分,那个时候他们也没有对我的成绩给过我什么压力。到后来也是自己发奋图强了,努力学了一整年,以超过我们市重点分数线一百分的成绩被录取了。
————————————————
他们的原生家庭并不算开明,但是他们一直努力寄予我充分生长的家庭环境。以前有远方亲戚来我们家串门,问到我妈,说你女儿怎么不在家。我妈说今天不放假我在学校上课。亲戚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不早晚都是要嫁人的吗。我妈直接回嘴,你早晚都是要死的,你现在去zisha啊。
爸妈分居以后,我们住在外婆家照顾外婆。爸爸也会在妈妈忙的时候,来外婆家分担家务做饭给我们吃。外婆看着爸爸在厨房做饭忙碌,就问我为什么不学做饭,不会做饭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我爸从厨房里端着菜出来,说她嫁到别人家也不是为了去做饭的,她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
我青春期的时候有性别认知障碍,很抵触自己是女孩子这件事。爸妈的文化水平导致了他们很难跟我做什么性别教育,他们只是默默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爸爸在和别人吃饭的时候提起我和弟弟,只会说,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十七岁了,学习运动都很厉害,准备高考了,一个十二岁,长的很高每天都吃很多饭。妈妈则是在家里从来不喊我女儿或者喊我弟弟儿子,只是喊大宝贝和小宝贝。
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抵触我的性别,但是他们只想让我开心一点。
—————————————————
我们家不以性别去束缚孩子,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他们俩送我去学打羽毛球,我打的虎虎生风,整个球馆都是我的挥拍声和击球声。教练说嚯这孩子力气不小啊,爸爸很骄傲的说那当然啦。而我后来去学了拳击攀岩和射箭,爸爸也只觉得,多运动好啊。并不觉得那是男孩子的运动,我作为“女孩子”练了有什么奇怪的,我想去,他出的起钱,那就去呗反正又没害处。
而我的弟弟从小到大性格都安静少话,相比和父母出门聚餐,更喜欢在家做家务洗衣服叠被子,也很喜欢做饭,梦想是当玩滑板玩的很厉害的厨师。但是不能看见小动物被杀,鸡鸭鱼什么的,会很心疼小动物然后流泪。但是他玩滑板玩的很帅,也会拉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滑板视频,让我们去看他的滑板比赛。
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我的接受度和包容度都很高,身边很多朋友对我出柜。后来我也回家问过爸妈这个问题,说我如果喜欢了女孩子会怎么样。我爸说,啊你喜欢就喜欢呗,反正又不是我喜欢和我结婚,你开心就好啊。我妈则是说,不能接受我是同性恋,但是我如果因此选择一辈子不结婚她也不会对我催婚的。
————————————————
爸爸妈妈对于我的教育说是放养,但是也没有完全放养。小的时候规矩很多,出门吃饭要怎么样握筷子,要桌面整洁,提前离席要告知之类,都是一直在做的家庭教育。包括尊重老师尊重长辈,看见爷爷奶奶伯伯伯母要问好,要经常打电话给远在外地的爷爷奶奶问候。小时候会觉得很烦怎么规矩这么多,长大之后才明白,那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即使是教育我要尊重师长,背着三字经道德经启蒙。我和学校老师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盲目的偏袒老师。高中的时候遇见了很没有师德的老师,完全不负责任,高考前夕还缺席我们的语文课。因为默写没有写够三句诗(即使明白自己写的是错的),加上在此之前我和他就积怨已久,那位老师不听任何解释,让我写一千二百字的检讨,还扬言我不写也可以那就让家长来和他面谈。
我回到家放下书包,坐在餐桌上愤愤不平的跟在做饭的我爸爸说了这件事。我爸听完我说的整件事,穿着围裙端着菜说,我也觉得那个老师之前的做法不对,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去学校一趟。
——————————————
爸爸妈妈即使分居了,我仍然明白他们是爱我的。他们在一起和分开,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会改变他们是我的爸爸妈妈这件事。
很久以前的一天,我和爸爸在吃饭,突然想到什么,就问我爸爸,他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他吃完了饭在剔牙,看着我吃饭,突然就笑起来。说,爸爸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当你爸爸的那一天。
妈妈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也会和我躺在一张床上说话,和我说我出生之前的事情。说,她知道她怀孕的那一天,她就觉得我会是个女孩子,等到做了产检,检查结果发到手机上的那一天,她一下子就高兴的从床上跳起来了。
那是世界上第一个,不因为我是谁,有什么出息有什么成就,仅仅是因为我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这么爱我的人。
——————————————
说到家庭这个词,我心中回忆起来的第一印象。就是早上八九点,阳光很好,我吃完爸爸买回来的早餐,坐在我家的院子里晒太阳看书。爸爸妈妈坐在我面前的摇椅上聊天,弟弟坐在我旁边看着漫画,我继续读没我读完的书。
他们是如此坚定的爱我,让我觉得,其他人不是那么爱我也没关系。我拥有的,已经是最好。
一转眼,已经是离开家的第二年春了。
很想爸爸妈妈
————————————————
帖子发了两三天 一直有收到评论区的友友们的祝福和夸奖爸爸妈妈的话 替他们谢谢啦🤣
和爸爸妈妈倒也不是一直相亲相爱的片段,偶尔也会有相爱相杀的瞬间😂
初中的时候谈恋爱,那个男孩子来我家门口接我出去吃烧烤,被聚餐结束刚好回家的我爸爸逮个正着。黑着脸说,这位同学,你今天先回去吧,她有点事不能出去了。
然后回到家里就各种高气压向我袭来
“战争一级戒备拉响!!!”
爸爸妈妈和我,三方会谈。
具体说了什么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最后我爸爸超级严肃大声的说“你是不是谈恋爱了!?”当时也气的上头的我就超级大声的吼回去“是啊怎样嘛!”我爸瞬间气势小了一节,小小声的说“谈恋爱就谈恋爱嘛,你好好说那么大声干嘛”
————————————————
早恋在我们家并不是什么禁忌的话题,爸爸妈妈也会跟我聊到他们青少年时期喜欢过的那些人。
爸爸是反对我早恋的,他觉得那个时候都还很小,没办法做出成熟的决定,却又容易影响彼此的未来。
妈妈倒是挺支持的,笑眯眯的说“妈妈以前也有很喜欢的人,你现在有也没关系嘛。哪怕你以后不能和他走到最后呢,也不要紧啦,有过这段回忆,以后想起来也还是觉得很美好。那就够啦。”
爸爸胳膊拧不过大腿,也拧不过少年情怀总是诗的妈妈,所以对我早恋这件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
——————————————
弟弟上初中之后,在我开始谈恋爱早恋的年纪,也有了喜欢的人。会每天放学以后,冲到家里,超级兴奋的说“姐姐姐姐姐姐我今天跟喜欢的女孩子说话啦!”
在家里的饭桌上,我们也会聊到弟弟喜欢的女孩子,是语文很好的班长,脸肉肉的,讲话很有意思,又很温柔。弟弟还特意找我借了电脑,下了剑三来玩,就为了跟那个女孩子有共同话题🤣
爸爸妈妈有时候也会起哄,说他这么喜欢人家人家知道吗,怎么不去表白。弟弟说,不表白啦,人家不喜欢我。
爸爸说,哇那这样你还喜欢她啊。
弟弟说,我又不是因为她喜欢我我才喜欢她的。
我问他说,你怎么知道人家不喜欢你咧?你表白啦?
他说,我能感觉到嘛,她更喜欢跟我们班的xxx聊天,明明那个作业我也会的。
我说,喔——这样咧——,那你还要继续追人家吗?
他说,当然不啊,都知道人家的意思了还追就没意思啊。现在又没有办法不喜欢,就只能悄悄喜欢不让她知道啦。
——————————————
语文班长事件之后的某一天下午,他有点紧张的来敲我房间门,问我说,姐姐,我们班有个女孩子邀请我和她一起去看电影哎。你说我要去吗?
那个时候就明白了,我妈看着我初恋的那个男孩子,探头探脑出现在我家的时候她的感觉了。
“被拒绝也没有关系,总有人会来爱你的。”
“春光无限好啊”
————————————————
帖子自发出来为止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这三天在评论区和转发里收到了很多的祝福,再次感谢!感谢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惶恐,之前只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千万人中的一种,分享也只是因为真的很喜欢爸爸妈妈和弟弟。
近来因为疫情,大家都是安居家里学校。我是在疫区中心生活的大学生,也是因为疫情封校了才有空闲时间,把我们家的故事写出来。
从评论区和私信里感受到的诸多情绪里,最深的感触就是“人们都不是完美的,但都在努力的给予在意的人完美的爱。无论是家人,朋友,伴侣,还是自己,爱让人更趋于完整。 ”
分享一些自己去旅游的时候拍到的照片,等到疫情过去解封的时候,夏天也要来了吧。一定要去把春天里那些错过的花,全部看回本!!!
“尽管走下去
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
因为在这一路上
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
我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奇特的体现在很多地方。像不要求我的学习,却一直在培养我去运动和阅读。
看过我在组里另一个帖子的友友们,应该知道我练上肢力量练的不错,可以连续做三十个俯卧撑,刚一开始接触射箭的时候,上手拉的就是三十磅的反曲弓,也有小小的肱二头肌。
在那个帖子里很多友友问我是怎么做的,说自己只能做不到十个俯卧撑之类的。我认真回想了一下,我从小到大都可以做俯卧撑,而且都是二十个起步。是因为爸爸一直在陪我做运动。
我爸爸不懂什么劝导学习,循循善诱,只是他自己运动就很厉害,经常在家里做俯卧撑。我小时候妈妈就把我放在爸爸的背上,爸爸一边驮着我一边做俯卧撑。我坐在爸爸背上,一边咯咯笑一边给爸爸数数,数他做了几个俯卧撑。在没有长大,没有独自离家的童年里,爸爸的脊背是我坐过最厉害的飞机。
运动对我而言并不是痛苦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有爸爸陪着我,爸爸永远保护我。即使我明白他会老去,会离开,但是他留给我的那些东西,永远保护我。我是他爱这个世界的证明。
——————————————
阅读则是完全无师自通的事情,小的时候被关在家里等爸爸妈妈工作回来,除了书籍什么都没有。于是就拿本书,坐在院子里安静的看。
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有字的都拿来读。后来妈妈发现我很喜欢读书,就经常陪着我去逛书店给我买书。
从亲戚姐姐小时候看的葫芦娃连环画开始看,到小孩子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妈妈念题目,我去猜答案。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猜过的一个谜语“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叫大毛,第二个叫二毛,第三个叫什么?”
可能是小时候猜的脑筋急转弯太多了,习惯了思维跳脱,也习惯了不被规则禁锢,对我而言顺从规则,远没有打破旧的规则,定制新的规则方便。到现在也不知道这算是缺点还是优点😂
跟爸爸的善于表达不同,妈妈的爱更沉默一些。出钱让我去旅游,接我放学回家,陪我去逛书店,让我去玩各种我感兴趣的东西,做陶艺,跳街舞,学钢琴,攀岩,射箭。很少讲出什么温柔的话,更多是毫不掩饰的大笑。
妈妈的温柔时刻不多,也很少表现出来。让我猛然意识到妈妈的温柔,是学校要填报学籍,我回家翻户口本的时候。
妈妈说户口本就放在家里的柜子里,让我去她房间里找。我找出户口本的时候,发现下面放着的是我七岁的时候,母亲节写给妈妈的诗。是很普通的A4纸对折后写的,上边是我写的诗,下面是我画的画。那年我已经十五岁了。
——————————————
家附近有所中学,有四百米操场可以跑。妈妈接我放学的时候,经常带我去那跑步。和其他要求孩子一放学就马上要回家的妈妈不一样,我妈妈经常在放学的时候带我去满世界遛达。
带我去看学校附近盛开的木棉花,告诉我煲汤很好喝(是不是暴露地域了)。带我去看看铁路,让我站在天桥上感受火车路过的轰鸣。说她学生时期也坐着火车去旅游,我以后想去了也可以自己去。带我去潮水拍打的海岸边,吹海风,看海浪。
妈妈说,“你不知道吧,很多时候妈妈不开心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买一整只烤鸭来这里,一边吃完一边看海喔!”
我“啊啊啊我也要吃烤鸭妈妈晚上我们吃烤鸭!”
相比于我有什么出息,人生有什么大的建树。妈妈更希望我可以去感受这个世界。去经历多一些吧,看更多的书,见更多的人,和他们聊天,接受别人的真心和爱,感受人生的另一种。毕竟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归于平静的啊。而妈妈为我带来了世界。
——————————————
而在我还没有能力去独闯世界以前,爸爸妈妈用运动和书籍,给我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们告诉我,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我只需要成为自己,他们也一样爱我。
无论我以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任外界暴雨倾斜,在我内心那个世界里,南方的烟雨飘渺,有微风拂面,我坐在屋檐下看书。
独自离家读书很久以后,习惯了北方的春季干燥冬季严寒,只能在手机里听到声音看见样貌的爸爸妈妈。有一天背着书包赶地铁,出门去上语言班,站在地铁里戴着耳机,随机切换着听歌。突然切到了《Rain after Summer》
我在的城市很少下雨 但是听到耳机里传来的雨声 那一刻想念家乡到落泪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牛技能分享|我是大家的福星 (啦啦啦啦1234)
- 技艺才情|能闻到别人身上的能反映这个人性格或某些经历的味... (BTS-方时河)
- 牛技能分享|被妈妈能量掠夺时非常温柔有力的维护住自己的磁... (名利双收)
- 神奇经历|能不能不做倒数 (我很幸运)
- 中文是自学的 但是冲浪完全没问题👌 (莱恩🦁啊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