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个我记得是误用的人太多,后来就添加了炎热这个意思
七月流火在这里算是误用,也不算误用。 七月流火的本意是天气由热转凉。农历7月份,大火星(属于天蝎座)出现在天空的位置一天比一天向西(落下的时间越来越早),直到天黑后再也看不见,好像向西流去。所以天气转凉,和大火星西流,这两种渐渐的、显著的变化现象就被联系到了一起。并没有半点天气很热的意思。 在我们北方,农历7月份确实是天气由热转凉特别明显的月份。 但是在公历被推广后,一说7月份,大家视为阳历7月份,这个时候天气正热;加上我们古代天文星座体系被抛弃,七月流火就被望文生义的理解为天气非常炎热。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就是再怎么纠正,肯定都不能让人们记住和应用了。所以我觉得七月流火那么用也不算错。
我也不确定哈,依稀有个印象
如果完全按照上古汉语本身的意思,几乎没一句能听懂。
应该就是误用了 就像说通假字 其实就是古人错别字——我们老师说的
这不是一码事,很多词语还是沿用了古人原本的意思,有一些是在后来人们使用的时候添加了词语含义。我这里问的是“七月流火”好像并没有明确新出现的表示炎热的意思,所以算误用吧。
有道理。
我感觉应该是故意的吧。
或者这正属于现身说法地暴露了“文革”对于知识分子的影响:
批判“文革”的知识分子本身就缺乏基础的文史知识。
有一年董卿的节目里讲到纠正这个词的意思,台湾也曾经讨论过这个词的用法。但是,时代变化了,有些词的词义发生重大变化,完全挡都挡不住。
周历和夏历不同,这是历法的问题
小波想咋用咋用
结合上下文应该算是误用了
正解,参考“空穴来风”
是
七月流火好像是天气要转凉的意思吧
没必要
赞同!
诗经里面的说法是汉语词典的出处,小波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是的哈哈哈哈我之前看的时候也标注了
你们老师错了,通假字不是错别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算是误用
是误用吧,感觉粉丝也没有必要找补,那么多成语,错一个也正常
七月流火本身是诗经里的引用,太多人误用了
是误用。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转凉。
被现代话语规训了
注意群名⚠️
不是故意找茬,完全喜欢小波,信服他的思想,他的一系列书还差一两本就全看完了。只是看到有疑问的内容分享出来大家探讨一下,原本提问也是因为自己很不确定才发出来的~
😹好认真的回复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