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瞬间|不喜欢和父母分享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来自:别再过拟合了喂(这么巧呀你也在)
从小就不太喜欢和父母分享,包括我的生活,学习,经历等等。长大后发现,身边很多同龄人其实是愿意和父母分享,并且从中能够获得精神愉悦和共鸣的。比如他们出去旅游,看到了新奇的场景或者美食会兴奋得和父母分享表达,这样父母的意识边界也被拓展了,并且反过来反馈给孩子一些潜在的鼓励,就像旅行青蛙一样。
但是我发现我的内心是抗拒并且不耐烦向父母做这样的分享的。比如我父母询问我,去了哪里玩,吃了什么好吃的,哪怕我的旅途过程是愉快的,我也不想和父母进行喜悦的表达和分享。
我自己觉察到的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小时候父母其实更加关心我的学习,身体,和安全状况,很多次开心地和他们分享玩耍美食的经历,都以他们说“好的,记得学习”“多吃蔬菜”“注意安全”告终。一腔热情被浇灭,长此以往我就不想和他们分享了。二,我觉得父母对于我不同经历的反馈是不分级的。举个例子,假如我告诉他们我研究生发表了一篇论文,我收到的来自他们的反馈程度和我幼儿园得到了一朵小红花似乎是一样的。他们并不能区分哪种喜悦对我来说等级是要更高的,我在他们眼里的成长也是被模糊的。这样我在家门口玩,和我去很远的不同国家玩,又有什么区别。
第三点,是我最近在思考但并未想透的一点。就是父母给予了我更多的物质支持,让我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更宽的眼界。每当我想到要和他们分享什么的时候,会立刻不耐烦,是不是其实我不想潜在地向他们炫耀什么?
我在拒绝分享的时候,其实是在拒绝他们的反馈。如若他们感到喜悦和羡慕,我会潜在地内疚,或者他们反馈的喜悦的侧重点和程度不是我期待的,我就会失望,觉得“我就知道是这样,不如不说”。
因此不管他们的反馈如何,基于以上三点,我都不愿意分享。我无法感受到其他父母与孩子之间那些情感的流动,所谓“幸福”。
想请组内uu帮我看看,这种不愿分享内在的原因到底要怎么归纳描述更好?有没有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依据可以解释?我的自我归纳觉察是合理的么?
提前感谢大家🙏
——我是分割线——
🌟评论区有uu建议了和父母相处的情感音频,我放在这里,大家取需:
http://m6.comgn.com/app/index.php?i=3&c=entry&op=display&id=19&do=lesson&m=fy_lessonv2&uid=133550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喜欢的人就去追,喜欢的事就去做,喜欢的生活要早点开始,这... (周鹿鸣avian)
- 觉察时刻|自我复盘 (四月)
- 觉察时刻|我总以为列的“清单”是主线任务,其实也可以是支... (金木)
- 觉察时刻|分享修行人的近期人生感悟 (爱吃樱桃)
- 少用脑,多用心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