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辞去学校工作,回乡归田园,践行另一种美学
来自:丘山的山居生活
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辞去学校工作,离开了广州(转眼间在广州待了已有八、九年之久),并且在乡下——一个藏在道路尽头、被群山包裹着的小山村里,开启了我的田园慢生活。



这样的转变,其实连我自己也始料未及。就在不久前,由于所从事的行业已经走上了末路而不得不转行的时候,我还在为找工作的事情而犯愁。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所谓的“35岁职场危机”。我暗自叮嘱自己:已经三十出头了,是时候稳定下来了。这次要找份稳定点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做下去,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换工作了。出于这样的考虑——作为最后的选择,唯有去学校当老师了。 于是开始投简历。比较幸运的是,离职前就应聘上了肇庆的一所实验学校的高中语文老师。准备去报到的时候,广州、佛山地区的学校(投了简历的那些)才陆续发来面试邀请。可惜面试时间都比较靠后,最终我还是去了肇庆——带着一大堆行李,从佛山搬到肇庆。 入住学校宿舍当晚,教务发来课表和学生作息时间表。一看,科任老师预计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早餐后开始干活,而晚上跟晚自修差不多到10点,晚自修之后还有备课、改作业等工作。而且周六也要上课。去之前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情况,但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却犹豫了。我当时在想,我是否真的能够把我所有的时间、精力、热情都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这就是我往后的人生,我是否能甘心?考虑的结果是,不能。 于是第二天早上,我又叫来搬家师傅,把行李连同我自己,从肇庆搬回了老家。同时又联系之前发来面试邀请的学校,看是否还能参加面试。大概一周后,进了白云区的一所中小学工作。于是我又带着行李从老家搬到了广州。(这次经历,事后想想还挺搞笑的。) 这次我以为我可以就此安心地长期工作下去。但做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我还是不能安心于此。你不是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吗?现在可算可以稳定下来了,为什么仍然心有不安呢?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让你安心下来呢?很遗憾,我发现我找不到那样的工作,我接触过的那些工作都无法让我真正安下心来。

之所以难以安下心来,我想,究其根本,我还是有牵挂——对另一种人生还是怀有生挥之不去的牵挂——一种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性情、本心去工作、生活的人生;一种能够展现生命的多种可能、多种层次、多种色彩的人生;一种能够不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分享美的人生。而我所接触过的工作,乃至现代分工制度下的所有常规工作(尤其是那些缺乏创造性且工作时间一再肆意延长的工作)都无法兑换那样的人生图景和人生价值。现代分工制度下的常规工作无不将具有多种可能、多种层次、多种色彩的生命漠视、框定为只有单一价值(工具价值)的人力资源、劳动力商品,许多置身其中而被驯化的人都被塑造成单向度的人。而那些不愿被驯化又无法逃离的人则像我一样难安吧? “一个具有纯粹审美态度的个性人物会对现代深感绝望。” “关心内心救赎的人的灵魂,总是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西美尔 哲学家 我终究难以放下那一份牵挂,难以回避按压在心底的那些愿想,难以回避死亡(人生的绝对限制、局限)以及那些智慧而勇敢的人给我带来的生命启示。经过种种考量之后,今年放寒假的时候,我终于辞掉了在别人看来稳定而体面的工作,终于独自一人来到老家的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开启了我的田园慢生活。 至于这之后的人生图景是否能够达到我的预期,具体的情形是怎样的,而我想要践行的另一种美学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将在后续的体验中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注“美男子兮”公众号,分享更多有趣的田园生活(养花种菜 写诗著书 另类创作 探索更多可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开始入住 (山居老林)
- 有找到自己心仪之地了的人吗? (云间的那一抹蓝)
- 有没有在云南躺平的 (爱与梦想)
- 寺庙隐居 | 我们亲身经历了一场喇嘛的天葬后发现天葬师竟是我... (松果)
- 利川隐居怎么样,有谁了解吗或者谁打算去哪里 (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