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如何变雌雄 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转】
来自:猛蛊魔(偏执是自由的敌人)
科学家推测,从恐龙蛋里孵化出来的小恐龙,是雌是雄可能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来决定的,父母的性染色体做不了主(大多数动物的性别是由父母性染色体的差异所决定)。 这个推论是在研究了现生爬行动物性别与温床之间的关系之后做出的。 首先被研究的是鳄鱼。国外科学家研究的是美洲鳄,中国科学家研究的是扬子鳄。他们研究的结果证明,孵化时的温度决定鳄鱼“新生儿”的性别。 结论: 1。孵化温度为30度和低于30度时,鳄鱼新生儿全为雌性; 2。孵化温度为34度和高于34度时,鳄鱼新生儿全为雄性; 3。孵化温度为32度时,鳄鱼新生儿雌,雄都有,但雌多雄少,比例为5 :1; 4。孵化温床低于26度或高于36度时,卵全部死亡。 中国科学家对扬子鳄筑巢的位置进行了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看来呆头呆脑的家伙在选择巢址的位置时,竟然非常讲究科学性。 多数扬子鳄产妇把巢建在阴凉的山凹处,只有少数产妇把巢建在阳光暴晒的山坡上。显然按扬子鳄生活地区的气温,它们把卵产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孵出较多的雌性后代,这大大有利于扬子鳄家族子孙的繁衍。 性别单纯由温度来决定,这对动物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温度限定得过死过窄了,在这种情况下,气温只要发生数度之差,就会给它们带来致命的伤害。 恐龙的性别很可能也是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可能正是这一推测的证据。 世界上发现的5000多枚恐龙蛋化石,竟然绝大多数是白垩纪晚期的恐龙留下的,其他时代的恐龙蛋化石却非常少见。 这些变成了化石的恐龙蛋都是未经孵化的。它们为什么没有孵化,而且数量如此之多,成窝成窝地被保存在地层里? 对这一现象,可用恐龙性别温度决定论来解释。解释有二: 1。白垩纪晚期,地球气候逐渐变冷,致使恐龙蛋孵出的幼仔尽是雌性,雄性却廖若晨星,性别严重失调。结果大量恐龙蛋没有受精,成了孵不出后代的哑蛋。 2。恐龙蛋虽已受精,但孵化过程中气候恶劣,致使蛋大量死亡。 地质学家业已证实,白垩纪晚期,地球气候确实变恶劣了,先前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四季分明的气候所代替,且不时有干热气候出现。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357701629.jpg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人想复活猛犸象,为什么没人想复活披毛犀? (物耗)
- DNA只能保存680万年 恐龙复活无望 (恋❤上高跟鞋)
- 史前霸主 (杨心宇)
- 原来恐龙真的长毛!【转】 (AV小猪)
- “龙鸟之争”有新解【转】 (猛蛊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