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请别被书名劝退《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来自:亚历山德罗夫娜
说实话我当时差点儿以为这是青春伤痛鸡汤文学。
《活在珍贵的人间》是《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出版的纪念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张洁、王蒙、王安忆、汪曾祺等12位作家的短篇小说。
这些小说大多创作于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对于文学人来说,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年代。人们开始从麻木和恐惧,怯懦之中恢复过来,开始重新审视人的存在和价值,对“人”的书写开始回归,尽管人们物质上匮乏,但精神上却朴实,富足,浪漫而自由。
整书读完,最喜欢的两篇是王蒙的《风筝飘带》和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
王蒙的笔就像一把刀,狠利地插进社会的身体中,要把那些最深的脓血剜出来,暴露在不敢或不愿直面的人们面前。从《组织部》到《风筝飘带》,他笔下的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朝气,锐利,但也有青年人的孱弱,动摇。当社会在变质的时候,它是无法保护青春所应有的活力和理想人格的。变态的社会只会孕育出异化的个人,被异化的个人聚集而成的群体又会不断地伤害新的个体。
社会伤害了素素和佳原,但他们最终靠自己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就像他写的:“人需要天空,天空也需要人。”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简直精准描绘甚至预言了彼时和当下爱情无用,爱情和婚姻分离的状态。男主角乔林在我看来正应了杨笠描述的:普通又自信。不过他也并不普通,比起杨笠形容的,他还多了一份英俊的外表。
张洁不动声色地讥讽道:“当我问起:“乔林,你为什么爱我?”的时候,他认真地思索了好一阵子。对他来说,那段时间实在够长了。凭着他那宽阔的额头上难得出现的皱纹,我知道,他那美丽的脑壳里面的组织细胞,一定在进行着紧张的思维活动。我不由地对他生出一种怜悯和一种歉意,好像我用这个问题刁难了他。
然后,他抬起那双儿童般的、清澈的眸子对我说:“因为你好!” 我的心被一种深刻的寂寞填满了。“谢谢你,乔林!”
她还写出了女性在择偶时的弱势地位,常常遭到多方白眼。“我知道,已经有人在背地里说长道短:“凭她那些条件,还想找个什么样的?”
在他们的想象中,我不过是一头劣种的牲畜,却变着法儿想要混个肯出大价钱的冤大头。这引起他们的气恼,好像我真的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冒犯了众人的事情。”
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我们灵性的一部分。没有理由不等待这样的人出现,尽管往往呼唤的人和被呼唤者往往不能同时出现。
剩下的多多少少带点儿反思和伤痕的意思,时代痕迹比较重吧,不过也挺好看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真诚找读书搭子 (pendulum)
- 看书的人,往往也喜欢电影,书本和电影,是一对很奇妙的组合 (神父)
- 4/30北京线下读书会 (挪威森林)
- 九边《向上生长》:如何坚持下去并且成事 (阿威AI创业笔记)
- 读书打卡 (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