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有很多点想说:……………………
…不用给我扣这么大帽子吧,我要是反社会人格就不会苦恼这些问题了,而且我也不会主动去抢别人的东西,我只是不明白大家都说这些事不能做,我也没做结果吃亏的是我,做了的人还啥事没有 另外在我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大部分教育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会有人疼,没用的人只会被嫌弃,被欺负也不能说,像这种不公平的事我遇到过很多,基本上都没人给我做主,所以我就会怀疑这些标准的意义在哪,限制的是所有人,还是只是弱小的人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不好意思,我预设了你后来受到的教育是正常的
你好阴阳怪气。
从社会层面,我觉得是因为抢夺这个行为对获胜者收益很高,其本身却不产生价值。如果不加以禁止,就会导致很多社会资源内耗在抢夺这一行为上,影响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所以根据产生价值/消耗资源这个比值的大小,区分出了违法的抢夺(比如完全不产生价值却可能损伤劳动力的抢劫)、违反道德的抢夺(比如不产生价值但也不损害价值的挖墙脚)和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道德的良性竞争。
我发表评论的时候的确这么想,不是阴阳楼主
如果你确实没有阴阳怪气,那就是你对反社会人格理解有误。反社会人格是毫不利己专门害人,从危害社会中获取快乐的。正是因为常人哪怕不考虑道德都无法理解这种害人不为了私利的逻辑,它才是一种病态心理。而抢夺这一行为明显是为了私利,和反社会完全搭不上边,非要找一个搭边的应该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它是无道德约束下的普通人完全有可能产生的思路。
谢谢科普,我也没有说楼主反社会,我认为倒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我说的是类似于,我想表达的是“无法理解或者潜意识里不愿意接受正常的人类道德底线”那种感觉
实际上道德只是社会运转的工具之一,在不同时期掌握在不同人手里。它并不是绝对的,有很多道德在历史上是所谓的“底线”,现在已经变成了糟粕,最典型的比如女性的“贞洁”。思考某一项具体的道德为何存在是好事。而拒绝这种思考,直接认为道德不可逾越是非常危险的。
你的道理很宏大很正确,我也无意反驳,但我认为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就到这吧
更想知道,有人会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内容不可见]
这个老师不配,打小就给你带歪了
既然都说了是别人的东西了…
因为那是动物世界不是人类世界
借用罗翔老师的话,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人之所以不断学习,也是在学习用道德约束自己,这也是人跟动物的区别,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看见自己想要的不通过正规的途径就去抢,那跟动物也没区别,白白进化了那么多年。
那我杀了你把你的命抢走你理解吗
因为社会规则普遍认知就是不能抢别人东西,而规则的形成是人类社会漫长发展中逐渐建立起来能让社会整体效率最高、福利最高的规则,就比如说抢东西,如果规则是可以抢,那很可能大部分人的首要选择是抢而不愿意主动生产,因为生产的效率低还容易被抢,久而久之社会只会陷入没有生产只相互抢的恶性循环,当一个社会效率低下甚至没有没有产出的时候,离灭绝就不远了,所以大家逐渐一致同意谁也不抢各自安心生产,还会一致遏制个别企图抢东西影响效率的人
法律之上才是道德,不合法的东西更不可能符合道德要求,lz想法真的很奇怪
啊,那我抢你钱也可以吗,被诈骗也是你蠢活该吗? 缺钱就通过正当途径去挣钱,从没听说被抢劫活该的。老师懒政罢了
人之为人就是摆脱了所谓的动物本性:生物意义上的抢,不然只能身强体壮者才有权力。
其实我就是这样想的 对于所有事情包括爱情我一概的观念就是 是我的抢不走 不是我的我不强留 但凡是被别人抢走的那都是我自己没本事守住 我也不会过多的难过(可能正是因为我的心态这么好 所以正好恰恰相反 几乎没有被人抢走过任何东西 那种气定神闲的自信底气才是最重要的 包括谈恋爱 感觉身边朋友越患得患失越会被渣)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受教育的意义呀,抑制我们抢东西的天性,维护社会的秩序。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因为有了现代财产制度。大家有了私人财产的共识。观念慢慢改变了。
那世界还要不要秩序了
因为法律最开始就是我放弃了抢别人东西的权利来保证自己不被抢的约定成俗
从小我好像被教育的就是受害者有错论,后来视野开阔后发现有错的并不是我,并且已经把我父母的观念逐渐扭转过来,我现在对于边界感非常敏感,对于我自己的东西特别坚决地捍卫!
社会需要秩序 如果是末日废土世界,肯定就是以谁更能抢为荣了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