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观众不站主角,剧情无爽点
来自:老鼠不怕猫
风起陇西实质上是披了三国皮的谍战剧,可收视还不如抗战或民国谍战剧,为什么?因为没有明确的反派,观众没有好恶,无法和主角共情,自然对主角的成功也没有期待和满足感。
在三国中,曹魏司马一方并非反派形象,尤其他还是最终胜利者。在风起陇西的历史背景下,他甚至不是挑起战争的进攻方,主要精力只是在防御。反而是蜀汉,连续15次起倾国之兵,动不动10万大军在山地里武装行军,去进攻人口和兵力是其4-5倍的魏国。历史最后也无情地证明了,在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战争胜负并不取决于一个妖孽级的智者或无敌猛将,也不是一个奇谋或某种神秘武器。最终结果就是策略游戏里最简单直接粗暴的实力碾压,谁也无力回天,即使你是诸葛亮。当你明白这一切,就会知道主角和他们的同伙,包括诸葛亮,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毫无意义,如果不是在起反作用的话。他们再慷慨激昂,对观众也没有触动,这点上就无法和抗战剧相比。
另一个反派是李严,他代表的是川蜀地方豪强势力。他对诸葛亮的不满,一是诸葛亮专权,二是战略进攻方向。第一点他没有错,第二点从历史结果上看他也可能是对的。联吴灭曹实际上并无效果,因为后勤路线问题,吴国对魏的进攻方向只能是合肥,牵制极其有限。从力量对比上说,灭吴显然比灭魏容易。先灭吴,合江南之力对抗北方,说不定还有可能获胜。对川蜀豪族来说,匡扶汉室的大饼虚无缥缈。以诸葛亮为首的外乡人,就是强龙压了地头蛇。打赢了,他们好处有限,可出粮出人出兵,他们的损耗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上,诸葛亮及其继任者对川蜀豪族的打压,贯穿了蜀汉政权始终,双方的矛盾从未解决。
没想到三国这么小众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楼下丞相粉丝含量不低,特作几点解释。
本人并不是捧剧,只是指出风起让人觉得不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人不黑诸葛亮,只是没把他当成神或是完人。诸葛亮本人有巨大人格魅力,所以他才能以一己之力,强行推动北伐大业。诸葛亮军事能力出众,所以才能屡败曹真,郭淮,司马懿等魏军名将。诸葛亮是英雄人物,可他也无法逆天。
楼下有人好像亲身在蜀汉生活过,觉得那就是人间乐土,大家闻战则喜,丞相民调支持度全三国第一。可问题是,占当时人口绝大多数的魏人吴人怎么想,还有蜀人真的那么喜欢打仗?
楼下有人说蜀汉不进攻,死得更快。这个结论从何而来?四川从古至今易守难攻,南宋末年四川以一域抗蒙古多少年。蜀汉只要发展经济,训养士卒,防御严密,曹魏也难以轻犯。
楼下有人倒果为因,说蜀汉越打越强,国力蒸蒸日上。可难道魏吴就蒸蒸日下了吗?蜀汉的发展,更多得益于修养生息。诸葛亮北伐的一个目的,和辽国打草谷一样,其实就是劫掠,抢魏国的物资和更重要的,陇西的人口,以此增强实力并削弱魏国。因为他胜多负少,所以确实所获不少,但魏国恢复更快,双方差距越来越大。从这点上,北伐是失败的。更重要的,在当时谁能保证诸葛亮出兵一定能赢?魏国败了,立刻会有另一支大军来援。而诸葛亮带的是蜀汉几乎全部主力,一旦失败,立刻万劫不复。所以这就是豪赌,以全副身家赌输赢。人们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未尝弄险,这才是真正原因,因为他输不起。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今年到目前为止你觉得最好看的国产剧是啥 (爱吃屎的小朋友)
- 所有人陪她玩,你说是单扛 (Angelababy)
- 落花开始爬山 (嘟嘟嘟嘟)
- 来审判一下刘学义的颜值 (momo)
- 某站现在好糟糕,搜一个东西结果出来都是无关的以前略过的视频 (沐桃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