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资料|【速成版】10句话总结国外爆火的「耶鲁幸福课」
来自:每日幸福小知识

你知道耶鲁大学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是什么吗?
2018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西利曼学院院长劳里·桑托斯(Laurie Santos)开设了一门名为“心理学与美好生活”的课程(俗称“耶鲁幸福课”),凭借其实用性和专业性,很快就吸引了超过1200名耶鲁学生报名,也因此成为了耶鲁大学300多年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
这门课不仅在耶鲁很受欢迎,在外网也掀起了一股热潮。
桑托斯教授将这门课改编并公开在教育平台COURSERA后,吸引了超过390万人注册学习,并且在有超3万人打分的情况下拿到了4.9/5分的超高评分。

由于这门课的内容比较丰富,需要10周(18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习,但是在此笔者会根据桑托斯教授本人的公开演讲,列出这门课最核心的10个观点,只需要5分钟的阅读时间。性价比超高,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01 我们真的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幸福感
根据桑托斯教授的说法,幸福水平=遗传+生活环境+主观信念,其中基因决定了50%的幸福水平。
换句话说,还有50%的幸福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针对这可控的50%,心理学家已经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想知道的话请继续读下去。
02 生活环境对幸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根据桑托斯教授的说法:诸如同事、薪水等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幸福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研究发现,无论是彩票获奖者和还是车祸受伤者,在事发6个月到1年后,幸福水平和其他普通人相比没有差别(平均而言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别)。
事实上,一些遇到不幸(车祸/患病)的人甚至向研究者表示,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以下内容为笔者补充)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或许可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前谷歌副总裁李开复,曾经患过癌症,在他的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他这样描述这段经历:“生病之后才深刻体会到,过去我只是利用工作之余、心不在焉地陪在家人身边......没有留下任何能够不断被咀嚼、回忆的滋味。这段日子,变换心境的我,觉得人生越来越饱满......我知道,当我的身心更放松,心里没有预设、期待的时候,我反而得到更多。”
物理学家霍金在21岁时因病全身瘫痪,从此无法自由行动,但他仍然坚持研究,获奖无数。他曾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过:”21岁时,我对人生的期盼降到零,从此以后,所有的事情在我眼中都是上天给我的额外的恩赐。”
为什么遇到不幸却不会明显影响幸福感?
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高校教科书《社会心理学》一书做了解释:人们总是低估自己(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我们渴望的目标——财富、考试得最高分、喜欢的球队获得了冠军——所体验到的狂喜的消散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反之亦然。如下图所示:

所以,结论就像桑托斯教授所说的一样:外部环境,甚至极端情况,对我们的幸福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03 你可以变得更幸福,但那需要付出努力去练习
根据桑托斯教授的说法:对于幸福心理学来说,知道并不是成功的一半,这门课上的知识并不是理解了就能生效,需要实践,才能真正提升幸福感。
(以下内容为笔者补充)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在接受《心理新青年》采访时也说过:幸福没有秘诀,得到幸福就跟减肥一样,没有秘诀,没有捷径。要想减肥,你就得少吃多动......唯一的办法是每天去做你该做的,像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并持之以恒,然后你就会看到微小但是稳定的进步。
04 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在欺骗我们
在说明这部分概念之前,请先盯着下图中的任意黑点看5秒钟......

如果你盯着黑点看,会发现图片好像在动。
但这并不是一张动图。你之所以感觉到图片在动,是因为你的大脑对这张图片的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它明确告诉你这张图在动,但是这确实是一张静态图。换句话说,你的大脑在“欺骗你”。
大脑不只会在视觉上对你撒谎,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关于「什么能让你真正感到快乐」,你的大脑也会对你撒谎,请接着往下看。
05 如果你想变得更幸福,你需要多与人交往
研究证明,快乐的人和不快乐的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更好的人更加快乐。
甚至有一些实验强迫人们和别人社交(在地铁上和陌生人说话),却发现他们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
实验开始前,研究者还让参加实验的人进行了预测,平均而言大家认为在地铁上和陌生人社交会很尴尬,对情绪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实际测量发现你在与人沟通时感到更快乐,即使是被强迫和陌生人说话。下面这张图展示了研究数据:

为什么?这不符合直觉对吗?请再想想上一条: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我们认为和陌生人说话会带来不开心,但是研究、数据告诉我们,这并不一定对。
06 帮助别人真的能让你更幸福
研究证明,帮助别人能够显著提升幸福感。即使是强迫别人做好事也能带来幸福感。
(以下内容为笔者补充)有着“积极心理学之父”之称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也提过“在我们测试过的所有方法中,帮助别人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
07 每天表达感激能让我们更幸福
科学证明,每晚睡前写下3~5件让你感激的事情,两周内,就能在统计学上提升你的幸福感。
(以下内容为笔者补充)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蒂姆·博诺在《幸福的科学》一书中解释了此类练习有效的2个主要原因:
- 生活中很多事其实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看待;
- 我们的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若我们经常以乐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大脑中负责积极情绪体验的区域就会变强,并让人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容易保持积极状态。
08 健康的生活习惯能让我们更幸福
身心一体,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东西,对心理健康也有巨大的好处。
运动可以长期改善你的心情,研究证明:如果你在周一早上9点锻炼1小时(有氧运动),效果可以持续到到周二下午14点。也就是改善情绪的效果可以持续接近30个小时。
此外睡眠对幸福感也很重要。
09 活在当下的人更幸福
什么是活在当下?你可以试着感受当下你的身体、身下的椅子、房间的温度、周围的声音、最后是你的呼吸。这就是活在当下。
但我们大部分时候都不这样活着,而是在走神。研究发现一生中我们47%的时间都在走神。
走神有什么问题呢?有些时候走神想到美好的事情也挺幸福的不是吗?
问题在于,和专注当下的时候比,走神时我们会感到更不开心(平均而言)。这是有统计证明的科学事实。
如果这不符合你的直觉。请记住,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会欺骗我们。
那么如何减少走神,提升幸福感?
一个小技巧是品味(Savoring),也就是当好事发生时,专注品味、仔细体会。举个例子,下次吃冰淇淋时,不要边玩手机边吃,专注品尝它的味道。
另一个效果更强大的技巧是冥想,冥想的效果不仅在冥想中生效,冥想结束后也长期有效。研究证明,每天10分钟的冥想,持续2周,也能改变大脑结构,让我们更加平静幸福。
(以下内容为笔者补充)不知道如何入门冥想的话,可以去网上搜索「中文配音的Headspace冥想教程」。
10 时间的重要性大于金钱
以5分制来衡量幸福感的话,追求「时间富裕」的人比追求「金钱富裕」的人更幸福,平均而言,前者幸福指数有4.89/5;而后者只有4.22/5。
总结
我们确实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幸福感。虽然遗传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但我们可以通过①多与人交往②多帮助别人③每天表达感激④定期运动⑤好好睡觉⑥品味生活中的好事⑦定期冥想 ⑧给自己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正文完-
主要内容整理自:劳里·桑托斯“How to Be Happy”演讲
附:鉴于一些读者反馈“幸福感是很主观的东西,想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衡量幸福感的,会不会不准?”,笔者在此附上经合组织(OECD)撰写的主观幸福感衡量指南,以供参考。https://www.oecd.org/wise/oecd-guidelines-on-measuring-subjective-well-being-9789264191655-en.htm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中提到了“这类对幸福感的衡量已经被证明为有效、可靠,并且可被用来指导政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出谋划策|性格太软弱了怎么办 (momo)
- 出谋划策|如何停止与他人的比较 (momo)
- 实用小贴士|当我把我的微信名改成了“x总”,自信心急速膨胀 (日光瘾)
- 思考及感悟|用一种「轻轻的心情」去面对生活大小事 (Beaver)
- 思考及感悟|我竟然会对自己“该不该不舒服”这件事,进行审批 (韩天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