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观察|考研摆烂疯狂玩半年手机之思
AllWeDo
从9月开始推脱考研任务,借口麻痹自己,不愿意学习,想着明年再考今年没准备好。但作息上不愿放弃,还是早起晚睡,力求与考研人一致,8点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合2小时外,都抱着手机,刷视频。在这之前我没有刷视频的习惯,看长视频也是偶尔。没有抖音,没有快手,其他视频软件也都没有下载,只有b战这一个视频软件。但就是这样,在放任自己的思想中也上瘾了。
在最开始这样大量刷视频的头一个月末,我莫名对手机有一股恶心感,来自生理和心理双重恶心,这股恶心来的挺强烈的,可能是大脑的保护机制在提醒我,我也放下手机一天,但是因为推卸考研,所以急需一个麻痹的事物让我“沉浸”其中,所以又拿起了手机。这股恶心非常非常快的略过去了。现在回想觉得很可怕,堕落快感远胜于正面情感的反抗。
半年就这样泡在手机里,但现在我还没有完全戒除这些副作用。有哪些呢?
1.严重缺乏耐心,急躁。看文字不到一分钟心就冲向别处,想拿手机看看。
2.看完如过眼云烟,感悟只停留在当下,看完想写点儿总结,但完全回忆不起来之前的想法了。
3.厌恶心理,刷视频难免看评论,会有很多奇怪甚至反一切的言论,明知他们是错的,也有人反驳他们,但依旧影响自己的心情,并反复出现。
4.得过且过,摆烂,在你想重新开始事,大脑会立马找到一个你比较喜欢的长视频,忍不住诱惑,又要把它看完再开始正事。接二连三,重复不断,大脑会一直在“合适的时间”告诉你“你喜欢这个,你一定要把这个看完,可好看了”,其实晚点看也没关系,但没办法,被大脑控制了。
——分割线——
如果愿意看到这里,我想我们一起变得更好,天助自助者。
评论区友友发了尝试改变的方法,我也结合我的实践抛砖引玉,希望对友友们有帮助!
1.逐步改进,比如今天试着专心一小时,把手机放远;再比如出门,定好1点出门,即使晚到3点,还是必须出门,不能因为和定好时间太晚就放弃计划。(友友发的,我强烈赞同啊,有时候我想明早10点开始学习,结果10点醒来了,觉得已经不符合制定计划就全部放弃,下午也没出去,太不应该了😭)
2.因为还是忍不住想看视频,我就找感兴趣的长视频看,最近在看《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深有感触,强化了精神,会减少恐惧和茫然,每次看完我会要求自己写随笔,必须写到400➕,即使是流水账我也坚持写,但尽量以想法为主。
3.晚上上床前一定不把手机带上去(因为我上床下桌),即使坐在桌前玩到凌晨也不把手机提前带到床上躺着玩。
暂时我实践得是这两种~后续再来发反思和效果!
——分割线——
又发现一个不过度玩手机的优点:不再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毛病,比如自以为有的抑郁丧焦虑等等。从不觉得自己有抑郁症,但沉浸在网络里特别容易被带进去情绪,尤其是现在好像谁都有抑郁症,一堆莫名其妙发丧的话,关键是表达能力还很好,容易让人代入自我对应,其实根本不是,就跟“每个喝水的人都死了”一样。不玩手机后这些荒谬的情绪渐渐消失,人平静不少,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有所提升。
但有个缺点,不好容易与人聊天,因为时兴的梗视频都接不上,这个缺点不算大条,因为没必要每件事都主导性交流,可以听听大家说的,也不用排斥和自卑,我每次听大家聊天还挺开心的,而且经过每个人自己的筛选再讲出来一是有过滤作用,二是有讲述者会添油加醋就更好笑了!做听众很幸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偿招募作为“数字极简主义者”的访谈对象 (豆友ePzPCb3phM)
- 虚拟田野|访谈招募 有偿 数字断连群体社会认同访谈 (🐳)
- 理论探讨|关闭朋友圈的友友们,你们是怎么脱离的?怎么控制... (MORNING)
- 理论探讨|你在用1.5倍速看视频吗? (PANDA)
- 虚拟田野|有偿招募有数字断连想法或/和经历的uu (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