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生教授追忆高华教授
时间与玫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他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他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他的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 他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王奇生老师现在还带硕士吗 (少年孤鸿)
- 9月《读书》上有王奇生〈抗战第一年的政略与战略〉,不错 (故乡的异乡人)
- 王奇生《民国史料及史料解读》讲座内容整理(2014年3月21日,... (楚囚)
- 关于维基上《西安事变新探》是否台版以及真假的问题 (汪洋之舟)
- 王奇生:评蒋永敬《蒋介石、毛泽东的谈打与决战》、金冲及《...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