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执行|28岁,到底什么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自:是阿喵呀(图我情真 还图我眼波销魂)
说实话,「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当下的语境中,看起来像一碗兑了水的鸡汤,没精打采的拉拉队,或者过了期的肾上腺素。
很多人在生日许愿发朋友圈照片配文案的时候,在给朋友在祝福的时候,年初月初心血来潮立flag的时候,都有可能来上这么一句:希望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万金油一样,但没什么用。虚假的泡沫罢了。
可实际上,我们有意无意地,确实需要并且在一点一点地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可能比小时候知道的更多,更理智,更懂自律——但速度太慢了。
我们知道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假装视而不见,非要等时间一点点去磨,才有可能慢慢悠悠地挪了挪屁股;或者吃了一个大亏,摔得头破血流,终于记住了这个教训。
所以,到底什么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是通过自律的方式,尽快把自己身上的臭毛病通通改掉。
比如说我,对自己的身体不够满意(体型,力量),但却又因为拖延症没有执行力所以一直拖到了28岁也没能穿上当年「等我瘦一点就能穿了」的小码牛仔裤——所以要改。
怎么改?
列饮食计划,列健身运动计划,并且开始执行。如果运动计划有没完成的,不睡觉也要搞定,否则第二天双倍。如果有饮食计划没有完成的,第二天就加练且吃更少。
通过减肥,来训练自己的自控力和执行力(不贪吃:因为我特别爱吃甜食火锅烧烤,需要戒糖戒夜宵。执行力:每天的运动打卡)
而之后,还可以继续拓展到每天工作,阅读,学习的计划。想清楚要提高什么方面的能力,工作上需要运用到什么技能,列好清单去做每日规划。
包括我自律很差,又想提高英文。那么就先安排一个简单的任务:每天背单词。
确实它看起来很土鳖,这不是我们初高中每天做过的事儿吗?啊对,但是因为有老师家长和学考的压力,哪怕我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背,我们也掌握了高中大部分常用词汇啊。
现在执行的难度提高了,因为没人逼迫你了,你可以找无数理由搪塞过去这一天,可你没有行动就是没行动,你永远骗不了自己。
自律就是很苦的,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捷径。
再比如,我原来对世界的认知比较单一,所以我需要刻意训练不同的思考方式,去做我原来真的很讨厌且不擅长的事情。
比如说送礼,维系人际交往,去拓展所谓的人脉。
送礼不可能瞎送吧?我们得去学如何送礼。搜经验帖,网课,甚至翻书,去穷尽一切方式学习。学了不可能不实践吧,逮住机会就要琢磨给谁送怎么送吧?还得观察人家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吧?
把这一切都当做kpi去做。
做完了以后还要复盘,送礼物的时机对不对,送礼物时的话术够不够好,礼物选的怎么样,别人收到礼物以后什么反馈。
记录下来,然后准备下一次练习。
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从不会送到会送。
我们很喜欢在建立目标的时候说,今年要看多少本书。
可问题是,看什么书?怎么样算有效地看?
我目前的标准是:实用>思辨>小说
因为实用工作相关,可以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学习且实践机会更多。
看不懂就背,背出来就照做。
比如说我最近看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讲的就是自律: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
那我就立刻开始执行这些,一直到这些行为在我身上落地生根。
罗里吧嗦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把我想说的,最近思考的东西讲清楚。之后会一直修订这个版本,直到自己讲清楚为止。
然后每日打卡和复盘会在帖子里更新
嗷!加油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悉达多,每年都要拿出来重读的一本书 (momo)
- 无法理解的所谓面子 (TheOne)
- 离异家庭,父亲重病,实话自认为做得还不错了 (杰克逊高地)
- 买的房子很贵 但是0存款 负债几百万 算有钱人吗? (一二宝)
- 多子女家庭有点重男轻女心理该如何平衡,求开导 (上官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