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届编导生转行跑路指南(主观性极强)
来自:TifaR1ya-
【简述情况】
楼主三大编导22应届毕业生,专业编导,课程偏向电影导演。专业、学科软科国内top,目前改为影视编导。本人非艺术生传媒生,18年艺考进入。家里有从事这行业的朋友、亲戚长辈,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实则不是。个人本来想做电视,没想到学校学的是电影导演,进入大学后决定转行。目前准备留学中,在英/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已有offer,后续大概率读博,不做教职,预计会在游戏行业工作。
【⚠️太多人问了解释一下:不是做传统的游戏策划内容的工作,偏向行业理论研究类,加之目前个人还蛮喜欢读书的,正好有老师和我研究方向match,都是机缘巧合!所以转专业和深造留学读博是个例,纯属个人选择,此处没有任何参考借鉴意义】
【为什么跑路】
- 志不在此:个人想做电视,或者综艺,但是学校主要的课程都在电影上。有电视相关的课程,老师也是非常厉害的大牛,但是整体比重非常低,远不如电影。
- 花销大:排除大四,三年生活费车马费拍作业买设备等等一共30w+,大四毕业作品平均8-10w一人,稍微质感好点的钱打不住。一般导演大头,其他主创均摊。
- 累:熬大夜,通宵,烟酒不离手,不多赘述。
- 工资低:影视行业基层真不赚钱,和花销比起来投入产出比非常低。
- 职业壁垒低:字面意思,外行人转行进影视行业,比影视行业跳出去要容易非常多。仅以我身边为例,家里很多长辈都是影视行业的大牛,或者是担任要职,但是基本没有科班出身的。(样本量较小但是他们深刻的印证了天赋的重要性。
- 没天赋:如果说上面的原因都不是关键因素,那么这个原因就是完全的决定性因素。没天赋。没天赋真的是一件很无力的事情,当导演真不是你喜欢你想就行,进学校前觉得自己看点别人没看过的小众电影,知道的比一般人多点就是有天赋了,实则不然。这种充其量也就是个爱好者,真让你上手画、上手拍的时候就会发现,看和动手两码事。没天赋学电影真的很累,不否认积累的重要性,但是这不是一件勤能补拙的事情。
【个人认为衡量能不能学编导的指标】
- 有积累:指的不是电影,是艺术积累,包括文史哲、美术、音乐甚至建筑等等,只看电影真的会寸步难行。
- 家境尚可:开销大,家境不好的真的很难读下去,所以我们这种学校也没有贫困生什么的hh
- 有天赋:这个很难表述或者衡量,因为不是一个标化指标,比较粗暴的就是自己动手拍一下。
- 人脉:家里是否能帮上忙,这个不是定因但是有的话会大大带来帮助。
- 师资:大学好的老师也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校老师能给学生带来机会,很管用。(不要看有谁,要去问学校的学生这个老师是否有能力)
跑路准备
因为本人意识到自己没天赋,身体也不好,遂于大一决定跑路。做了如下准备
- 实习:从大一开始实习,因为大一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经历,也没有什么经验,全靠学校做敲门砖。如果学校一般的话也没关系,等到大二的时候拿一些课程比较好的成绩,或者专业技能做敲门砖。第一份工作不要在乎大小或者名头,他只是你丰富简历积累经验的第一步。因为我虽然决定跑路,但是又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只是觉得没天赋备受煎熬,就想赶紧跑,所以我做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复,一直在找自己喜欢什么。如果和我一样,那就把大一大二拉满,不停的尝试,然后找到你的兴趣所在。我一共有8段实习,涉及游戏公司、大厂、电视台、FMCG、奢侈品、广告等等,也是在这么多实习之后得出了自己喜欢游戏领域这个结论,可能因为自己也是打游戏的人的缘故。我比较挑剔,所以试了很多,一般的同学可能3、4段就找到了。
- 上课:这个上课指的是自己学一些专业外的东西。本专业的软件我们学校是不教,默认你进校会,所以有不会的需要自己学。此外,还要学一些别的技能提高你跨专业的竞争力。我是学过二外,法、韩语,考了级。还有一些同学考了普通话、计算机,这些基本上大家都会考。还有同学学了画画,做动画等等,有一位因为画画好转去做了插画。找到你的兴趣方向所在,然后提高你的竞争力;找不到,就去提升通识能力。因为转专业的时候你需要和本专业的人竞争,这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你要有一些证明你能比本专业的人强的地方。
- 留学:因为本人决定转行但是实在不是考研的料,所以决定出国。个人倾向于学习社科理论专业,所以选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相关的。整个跑路过程中准备的就是好好学习,没有成绩出国寸步难行,你的学校和gpa是决定能不能出国与否的关键因素没有之一。工作经验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果决定出国,一定要提高绩点。寻找自己想去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看课程设置。因为我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所以我很多本科专业课的论文都是写的交叉方向,也不至于在出国写文书的时候言之无物。如果决定出国,一定要去在大学期间早早准备,尤其是转专业,想办法把你的专业和想去的融合起来,或者有相关实践经验。外国人很关心一个这个专业的人,为什么想来读社会学人类学。此外还有学英语,要趁早。很多编导专业不要求四六级,英语摆烂的后果就是托福雅思全白给。其他留学不多赘述,移步相关小组。
- 找工作(业内):找工作这件事,如果想找行业内的,学校和经历是两大关键因素。我的同学们有四年摆烂的最后去了本地还不错的电视台综艺团队(电视台现在基本上都是合同工),他自述两三段实习,成绩平平。还有一位是我的实习同事,985学工程的,大一在学校做学生会新媒体,一直都在影视行业实习,最后去了影视公司做宣发。还有一位是我的高中同学,二本学会计,一直在实习,不停的跟组,现在做的是执行制片。进这一行除了专业院校出身会看重你可能拥有的人脉,也许会带来优待以外,其他的进这一行门槛很低,你有足够多的优秀的经验一样可以进行。
- 找工作(转行):其实和实习一样,不停的去接触你所想跳到行业的工作。我之前想进大厂,就在tx、bytedance实习,拿到了bytedance的hc但是因为留学所以没有留下。我做的很多份实习都和编导没有关系,全是我在为转行铺路。秋招春招参加的岗位也都是一些和影视没有关系的职位,但是因为我有编导的bg,我又在相关专业实习过,hr反而有的时候会青睐你。比如我面试过一个快消的mkt岗位,hr问我你本科学的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因为mkt面对用户,我会通过我本科学过的影像语言更好的制作方案,从视觉上吸引用户balabala。如果你决定工作转行,那就去实习,职业壁垒不高的行业,经验很重要,如果你有比赛经历更好。
- 考研(个人不推荐):考研跳出去是可行的,但是我周围了解下来可行度很低。首先编导本身是一个鼓励抽象思维的专业,所以在大学四年的过程中我们在高中初中培养的学习系统很大程度上会被颠覆。我们鼓励的是天马行空而非是固定的版式和逻辑,因为老师希望你有所表达而不是做作一些范式的电影。其次,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实践,理论学习部分很少,所以对于文字的学习能力是下降的。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认定要跨专业考研,很难再大四几个月里重塑自己的系统学习思维体系,并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沉下心稳妥的学习。我周围考研考上的同学,无论是不是艺术类院校的,考的都是影视相关的专业,考上研的本身都是高考成绩就很不错的,或者是二战的。一战上岸的也有,但是不多,付出的非常多。我们学校的研究生考进来的基本上都是985211别的专业的同学,因为不可否认,就是学不过人家。而且本专业的分数也水涨船高,我们学校的分数线今年直接400+,我们导师专业的线430+,考生都说张艺谋来了都考不上。如果肯下功夫,愿意付出,吃的了苦且有能力承担不成功的后续影响,考研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转行方式。
总结
说了这么多,学编导不是我后悔的决定,不后悔放弃985211来到现在的学校,只能说不适合我。学编导做导演的过程真的很锻炼人,那怕是赶鸭子上架,看到自己的作品做出来的一刻还是很有成就感。但是学了四年,也意识到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一行。其实早在艺考的时候家里很多业内的长辈轮番劝我,说编导不是专业,他是一份工作,一个工种,你需要综合素质的积累去为影视思维做基础。但是那个时候觉得做影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他就是需要系统学习的事情,但是等真的到了现在才知道,我现在确实系统学习了,可是我只有框架,却无法将它填满,原来故事的结局早被预言hhh
四条我自己大学失败这么多次总结出的经验,一直支撑我走过大学
- 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怕犯错,去尝试,去试错。
- 不要把最喜欢的事情变成职业,因为一旦你喜欢的东西变成你的压力来源,你能排遣苦闷的渠道也没了。
- 找到自己觉得还不错的方向,认定他,然后努力
- 及时止损,不要回头。
这篇跑路指南其实是我交了毕业作品以后终于有空的一天写下来的,算是给大家一个不算有意义的借鉴吧,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一切不同的地方都可能成为决定你走向哪里的kp。留学申请这几个月下来我深深体感艺术类院校不入行吃尽苦头,有机会跳出去了总比在泥淖里面打滚强。当然,还是希望学这一专业的同学能继续喜欢这个专业并有天赋在这个行业走下去,热爱并有能力投入其中,真的是很纯粹很幸福的一件事。
各位祝好,有疑问可以滴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不想后悔|高三生本科学法还是新传 (momo)
- 大一下,除了留任和比赛,怎么规划大二不后悔? (一只苹果菠萝派)
- 新传互助|寻找有过数字化服务志愿者经历的你 (豆友0CFetPMW2s)
- 新传互助|分流选广告or网新or广电? (之桃Flora)
- 新传互助|新传找工思路分享(tob企业版) (水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