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没错😷希望疫情快点结束!
好诚实。
为什么想招应届的却一直招不到人🤔简历都收不到
那看你是啥单位了,如果是律所不交社保且1500左右,那应该还是有不少人的。
感觉现在已经把律所妖魔化了,我在律所的朋友招应届的,一般至少都是七八千起,社保按避税后的标准交
那得看地方看律所不是每个所都这样,我不是没出去找过,不是没去实习过,一分钱不给的也有。你说的这种少之又少。
要你这么说红圈所还2万元俱乐部呢,是没人想去吗。
那可能就是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吧
央企就挺好了,可以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上面靠呀
你朋友什么地区什么学历什么所。。。我找了这么久自己也已经在工作了我还没见过这么高的工资。。。。。
华政吧!
啊这,是推免资格只有5%吗?保本校确实很困难……
啊这,拍拍,会好起来的
因为华政四非。所以保研名额比985/211,双一流少非常多非常多
2021届,也就是去年,华政国内读研+保研也就400人左右。学校领导看觉得实在太低了,便把本校读第二学士的180个人也算进去了。毕业的本科生都近3000人了。保研+考上研的也就总人数的14.7%。
所以最终数据是5%的保研+10%的考研+暂时未知的出国+你目前看到的包含保研考研的人后,一个班可能就一两个人找到工作的情况
我们学校天天催着搞灵活就业,甚至丧心病狂到说闲鱼卖东西都算
至少没造假
我19届毕业,那一年我们系120+人,3个名额,我GPA正好第三,但附加分实在不行,不得不放弃保研😂,现在如果能有5%,那真的是很大进步了
最后出来就造假了,去年造出来百分之九十几的就业率,四分之一的灵活就业
21届也惨的不行,2845个本科毕业生,816个有明确单位,419个国内读研的。学校最后居然造出来1773个就业,还把本校读二学位的也算在深造里。去年我帮辅导员整理资料都震惊了
21届也惨的不行,2845个本科毕业生,1773个就业里,只有816个有明确单位,就业的一半人都是灵活就业。辅导员说,全国都这么干的,你们心里不要有负担。我,,,
好家伙,那我网上看到的九成多差地也太远了吧……
看到的没错,21届官方公布本科生92.69%的就业率。其中33.6%未有明确单位(俗称灵活就业),6.3%在本校读二学位(领导明确表示算作升学人数),还有7.31%连灵活就业都没有,填的失业。我的第一手数据是,有明确单位+国内读研+国外读研≈53%。我和我同学在整理了无数份灵活就业表后,把这个数据变成了93%😭😭😭
我就是填的灵活就业,辅导员让我们随便填个公司或者律所,也把我算成就业了。其实我在家蹲着呢
那可能我当时都还整理过你的灵活就业表呢,当时我以为本科生就几十张表,和几个同学一会会就整理完了。没想到九百多张啊,一届本科生才两千多人,我手都麻了
[内容不可见]
现实是,本科再好也想读研🚬🚬大家都想仿佛成了一股潮流
什么
什么学校
好像我们学校,只能说确实,我们学校和我关系还好的朋友没一个就业了,不是读研就是家里蹲二战或者等出国
yq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这么多的吗……我华子法本应届,gpa3.71,法考a证,雅思7,律所给我的税前都是6k。(🚬是我太菜了吗……
我们班法本法硕,39人,目前已经就业的只有4人,但是最终我们的就业率会是100%
姐妹不是你菜,七八千那么高并不是常态…上海律所应届只给三四千还不缴五险一金的比比皆是🚬本科应届6k已经算很好啦!
上海,海商法LLM
文科基本都这样,一直觉得文科就该滚出高等教育
西政经济法,国家重点学科,王牌中的王牌,目前签约率不到四成,其他法学专业方向估计更惨,今年都要发动各地校友会来帮忙招聘了
还没到七月份呢,七月份才会催同学去灵活就业
我春招也投了广州的律所,薪资面议后才知道研究生固定综合年薪5万,平均一个月4k左右,还要自己交社保。
其实没有这么惨啦。我们班除了专门考公的在等待面试之外,其余找工作的都找到了。
现在朋友招一个PQE2到3年的,10~30k,上海,知产和投融资方向
PQE和法学关系不大吧,不都是招理工科背景的嘛?我们这种纯文科估计搞不懂
PQE是执业年限。。。
我是土鳖,不过10k在上海也很艰难吧,房租那么贵,而且知产没有理工科背景真的很难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