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
来自:Haru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好问则裕...似乎「提问」已经成了一个优点。但很多人发现,这一套放在工作中并不完全适用。
职场中大家各司其职、忙碌不已,KPI、DDL等压力占据了许多时间,于是很多人在提问时会碰壁,感觉对方不耐烦、太冷漠。
但,你是否想过「提问」也有技巧?
一、分类问题,对症下药。
工作中的问题根据难度大概会分为3级:初级—中级—高级,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应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以下详细介绍不同问题的提问方式。
1、初级问题 —— 带着问题问网络
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比较基础的问题,比如不会操作某个系统、刚入职不知道班车时间、新电脑不会设置等等。针对这样的问题尽量不要打扰同事,学会善用身边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时代许多问题都可以被查询到,内网/百度/知乎/小红书等,只要搜个关键词,答案总会让你满意。
2、中级问题 —— 带着推测问同事
如果遇到工作任务、项目内容等不清楚的问题,则可以提升效率提问与其最相关的同事。比如项目过往资料找不到(问PMO)、工作任务不清晰(问同岗位同事)等。
要注意在提问时,不要盲目直接地提问,而是要带有自己的推测。
比如找不到某些项目资料,提问PMO时,可以这样问:
Hi小丽,最近我在整理司庆项目的资料,去年的视频资料找不到了。我在文件夹内并没看到相关文件,是因为内存太大存在别的地方了吗?你知道都存在哪里了吗?
3、高级问题 —— 带着思考问前辈
有些问题已经超出了常规问题的难度,甚至超出了实际工作内容,比如公司发展方向、部门联动合作、晋升发展路径等,则可以向前辈多多请教。
这里的「前辈」并不局限于上级、长者等,而是在问题相关领域有思考、有权威、有能力的人。
提问时切忌抛出问题没有任何思考,一定要提前自己思考并带着答案提问。
比如领导给你分配了从未接触过的新任务,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先在网络、同事等渠道了解相关内容,并做相应的一些准备(如案例参考、思路框架)等,带着你的思考与答案再提问前辈,这时候获得的答案也许更加豁然开朗。
二、效率沟通,事半功倍。
知道了不同问题的解法之后,如何让「提问」这件事变得更高效?
1、礼貌提问,真诚感谢。
大部分情况下,同事等人并没有义务回答我们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提问时保持良好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虚心与真诚。
请字当头,谢字结尾。好问好散,再问不难。
2、说清背景,提炼问题。
很多人在提问时没头没尾,不清楚你的来意,也不知道你想问的问题。因此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并讲清前因后果。
提问开始介绍自己的身份与问题的背景,提问最后总结问题,说明想要得到的内容。
举个栗子
Hi 小明同学,我是活动部的小红同学。目前我们在筹备春节活动,涉及部分线下活动,预计2月1日正式在大厦活动区落地。但目前不确定疫情防控要求,因此想问您:线下活动是否可以正常举行?如可以举行需要我们准备哪些申请或报备呢? 如果您方便请在下班前回复我,谢谢您。
3、善于总结,沉淀复盘。
随着工作时间变长、工作能力变强,要学会「举一反三」。将类似的问题总结沉淀,将相同的状况复用借鉴。
如果是与自己工作强相关的问题,可以阶段性输出SOP、沉淀文档等内容,便于自己查看,也便于未来帮助他人回答问题。
「提问」看似简单容易,却也有许多技巧。技巧再多,也不要忘记保持初心。
愿每一个问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文内容为本人拙见,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补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职求助|请大家帮我判断是否骑驴找马 (逍遥游)
- 求职求助|24岁女生工作抉择期,迷茫,请大家帮我看看 (lalaland)
- 同事偷偷看我的心理咨询聊天和私人照片 (momo)
- 吐槽分享|老板控制欲极强,提了离职打电话给我爸妈 (Eureka)
- 吐槽分享|行情差,更要稳住底线 (Nymphatrag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