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诩在整部剧中感觉是个局外人,没能改变任何事情?可悲和无力。。

追风那些年

来自:追风那些年(go go go)
2022-05-16 20:39:4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6 20:40:08

    要不就别当间谍了,和柳姑娘隐居去吧。。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6 20:47:53

    他整部剧一直在查案,可查到终了都始终都慢人一步,什么事情都没能改变,什么结局都没能影响。这个角色也许他存在的意义是代表了正道的光,可是在本剧中他就完全沦为一个被利用的人,而且是利用他那慢人一步的查案来间接实现人家的各种计划。。。我看着难受啊,孝和!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6 20:54:45

    荀诩,他是查间谍的,他去天水是第一次出外勤,杨仪冯膺陈恭都比他心眼多,回了蜀汉,陈恭当了西槽椽官比他大,他只是个司魏,官职心眼全比不上,慢一步正常。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6 21:45:51

    荀诩,他是查间谍的,他去天水是第一次出外勤,杨仪冯膺陈恭都比他心眼多,回了蜀汉,陈恭当了西 荀诩,他是查间谍的,他去天水是第一次出外勤,杨仪冯膺陈恭都比他心眼多,回了蜀汉,陈恭当了西槽椽官比他大,他只是个司魏,官职心眼全比不上,慢一步正常。 ... 有位佳人

    如果单比纯粹的查案能力他应该是第一的,只可惜他什么都不知道,完全凭个人从0背景开始查,所以才每次都晚了一步。导致整部剧他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改变不了,很难受。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6 21:49:34

    如果单比纯粹的查案能力他应该是第一的,只可惜他什么都不知道,完全凭个人从0背景开始查,所以 如果单比纯粹的查案能力他应该是第一的,只可惜他什么都不知道,完全凭个人从0背景开始查,所以才每次都晚了一步。导致整部剧他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改变不了,很难受。 ... 追风那些年

    这就是无奈呀,可悲又可叹。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6 21:54:44

    这就是无奈呀,可悲又可叹。 这就是无奈呀,可悲又可叹。 有位佳人

    所以设置这样一个主角,到底编剧想表明什么呢?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6 21:57:50

    所以设置这样一个主角,到底编剧想表明什么呢? 所以设置这样一个主角,到底编剧想表明什么呢? 追风那些年

    乱世中的小人物,身不由己,荀诩应该算是里面最正常的了。其他人真都不能算正常的。

  • 镇四海

    镇四海 (已立功) 2022-05-16 22:22:49

    所以设置这样一个主角,到底编剧想表明什么呢? 所以设置这样一个主角,到底编剧想表明什么呢? 追风那些年

    这个人物设置没问题,就是要表达那种无奈。但是叙事角度不是最佳,合理的应该更多从荀诩角度叙事,通过荀诩查案一步步揭开真相(再通过倒叙看其他人的视角),这样整个剧的悬疑度会高很多,观众也更能代入荀诩(主角之一)。

  • momo

    momo 2022-05-16 22:34:02

    其实主题就是棋子的反抗,这个棋子就是陈恭。没人能改变任何事,这就是棋子的宿命,陈恭改变了么?其实也没有。他只是最后反抗了,不愿意当棋子了。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6 22:43:18

    其实主题就是棋子的反抗,这个棋子就是陈恭。没人能改变任何事,这就是棋子的宿命,陈恭改变了么 其实主题就是棋子的反抗,这个棋子就是陈恭。没人能改变任何事,这就是棋子的宿命,陈恭改变了么?其实也没有。他只是最后反抗了,不愿意当棋子了。 ... momo

    陈恭是局内人,作为主要参与者扳倒李严,而且他也可以用生命为反抗让杨仪的反间计划泡汤,同时决定很多人的命运,比如孝和和冯膺。但是孝和,他完全就什么都没有参与,什么都决定不了。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6 22:44:30

    这个人物设置没问题,就是要表达那种无奈。但是叙事角度不是最佳,合理的应该更多从荀诩角度叙事 这个人物设置没问题,就是要表达那种无奈。但是叙事角度不是最佳,合理的应该更多从荀诩角度叙事,通过荀诩查案一步步揭开真相(再通过倒叙看其他人的视角),这样整个剧的悬疑度会高很多,观众也更能代入荀诩(主角之一)。 ... 镇四海

    不能以孝和为主视角,就是因为他啥也没干成,而且观众和他一起会对主线剧情表示一脸懵逼,以他为主视角只会更难受。

  • momo

    momo 2022-05-16 22:46:09

    陈恭是局内人,作为主要参与者扳倒李严,而且他也可以用生命为反抗让杨仪的反间计划泡汤,同时决 陈恭是局内人,作为主要参与者扳倒李严,而且他也可以用生命为反抗让杨仪的反间计划泡汤,同时决定很多人的命运,比如孝和和冯膺。但是孝和,他完全就什么都没有参与,什么都决定不了。 ... 追风那些年

    但是放到整个大时代中,就知道多么徒劳了,北伐失败,蜀国的下场我们都知道。就是这种无力感。

  • why so serious

    why so serious 2022-05-16 22:51:11

    我觉得他在剧中的其中一个作用是代表普通人,间谍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让看客们已经很难判断谁是正义方了,但荀诩这样一个正直的人,所代表的是这些斗争背后的信念:保全像这样的好人

  • 镇四海

    镇四海 (已立功) 2022-05-16 23:13:04

    不能以孝和为主视角,就是因为他啥也没干成,而且观众和他一起会对主线剧情表示一脸懵逼,以他为 不能以孝和为主视角,就是因为他啥也没干成,而且观众和他一起会对主线剧情表示一脸懵逼,以他为主视角只会更难受。 ... 追风那些年

    有些观众没看懂这剧要表达什么就跟视角有关,要表达的是小人物的人本主义,你以反派的视角去叙事。观众看剧都更容易站在视角叙述者的角度。

  • 镇四海

    镇四海 (已立功) 2022-05-16 23:13:48

    有些观众没看懂这剧要表达什么就跟视角有关,要表达的是小人物的人本主义,你以反派的视角去叙事 有些观众没看懂这剧要表达什么就跟视角有关,要表达的是小人物的人本主义,你以反派的视角去叙事。观众看剧都更容易站在视角叙述者的角度。 ... 镇四海

    原著小说就是荀诩视角。

  • momo

    momo 2022-05-16 23:19:49

    陈恭不是反派,甚至这剧里都没有单纯的正面和反面。这个剧也不是简单的破案剧,他的主题也不是破案,是在小棋子在所谓的大局面前的选择。

  • YaYa

    YaYa 2022-05-17 00:30:41

    陈恭融入原着狐忠的戏份,狐忠在书裡是阴谋实施者之一,与主角荀诩是对立的,剧裡将狐忠和陈恭融合,又改变了他和荀诩的关係,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荀诩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相当于把荀诩和陈恭綑绑,甚至附属在陈恭之下,导致他会因信任结义兄弟和姻亲,而难以有跳脱于外的客观判断,甚至陈恭之死,观众责怪荀诩的声音也就更大了。原着狐忠死时,读者也是跟着荀诩感歎了一番棋子的命运,但却不会有人因此责怪荀诩而模糊了焦点。

    剧裡还把冯膺戏份加重,等于让观众对所谓的被扭曲的大义更是深信不疑,还质疑起荀诩这个原着的主角,认为他格格不入。感觉编剧是擅长写谍战的,所以他谍战部分写得出彩,却忘了马伯庸这本书更重要的内核不是谍战,而是小人物悲凉无奈的命运。

  • momo

    momo 2022-05-17 00:30:55

    回楼上的,直接回复你回复不了。不敢苟同。剧里很多人物都是书里几个人物的合成,荀诩也是。小人物小棋子的命运,结局其实比书里升华很多。剧里是棋子的反抗,悲壮又凄凉,不止于无奈,他敢于反抗这个xxxxx的社会。 以及我不知道你为啥回复我?很莫名其妙,我看你说的和我之前发的完全不搭界啊?驴头不对马嘴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7 00:31:06

    这剧明线是谍战,暗线是职场,但暗线部分明显比明线写得更好一些。

  • Oliver

    Oliver 2022-05-17 00:56:03

    编剧的意思很明显,他在采访里直接说

    金海曙解释,“荀诩本不是该那个时代的人,这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会格格不入,他就是世界上的一道光。” (采访全文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768272447832517

    编剧认为荀诩这样有可贵品质的人不该在那个时代,认为这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会格格不入,是一道不该在任何时代存在的“光”。编剧的价值观让他认为,荀诩这样坚持原则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个什么事都做不成的人,所以才会写出这个剧版荀诩的角色。

    马伯庸表示,这不是我写的书里的主角荀诩,我写的荀诩也是小人物,但是有勇有谋,每一步都走在那些设局的人前面,这个锅我不背。

  • YaYa

    YaYa 2022-05-17 00:57:47

    回楼上的,直接回复你回复不了。不敢苟同。剧里很多人物都是书里几个人物的合成,荀诩也是。小人 回楼上的,直接回复你回复不了。不敢苟同。剧里很多人物都是书里几个人物的合成,荀诩也是。小人物小棋子的命运,结局其实比书里升华很多。剧里是棋子的反抗,悲壮又凄凉,不止于无奈,他敢于反抗这个xxxxx的社会。 以及我不知道你为啥回复我?很莫名其妙,我看你说的和我之前发的完全不搭界啊?驴头不对马嘴 ... momo

    1.因为你说陈恭不是反派,我回復你是要告诉你:原着裡狐忠就是和主角荀诩对立的人物,也是他要查的对象,虽然不能完全算但也相当于是反派。而陈恭融入的人物就是狐忠。

    2.确实每个角色都有融入人物,荀诩也有,他融入的是高堂秉,所以和柳莹有感情线,但我重点根本不在该不该融入,而是编剧改变了荀诩和陈恭(狐忠)的关係,两人成了姻亲+结义兄弟,相当于綑绑在一起,所以荀诩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性减弱,甚至陈恭之死,很多人会更去迁怒荀诩这个结义兄弟+姻亲,而忘了去检视导致陈恭死的是他被上位者当棋子摆弄的悲凉命运。

    总结:陈恭当然可以融入狐忠的人设,而且这部分确实融入得很好,甚至他要反抗棋子悲凉的命运而选择自我牺牲也可以,但不必然需要和荀诩有关。总之我觉得编剧不该将陈恭和荀诩设定成结义兄弟,若能设定成同僚关係,之后两人的对立会更精采,两条线也会更明晰独立。

    当然,以上是个人观感,你不认同也无所谓,我回復你也不是要反驳你,只是要告诉你陈恭融入的角色在原着算是反派而已,后来看你很敏感很介意我回復你,所以我就删掉改回復楼主了。

  • momo

    momo 2022-05-17 00:59:57

    1.因为你说陈恭不是反派,我回復你是要告诉你:原着裡狐忠就是和主角荀诩对立的人物,也是他要查 1.因为你说陈恭不是反派,我回復你是要告诉你:原着裡狐忠就是和主角荀诩对立的人物,也是他要查的对象,虽然不能完全算但也相当于是反派。而陈恭融入的人物就是狐忠。 2.确实每个角色都有融入人物,荀诩也有,他融入的是高堂秉,所以和柳莹有感情线,但我重点根本不在该不该融入,而是编剧改变了荀诩和陈恭(狐忠)的关係,两人成了姻亲+结义兄弟,相当于綑绑在一起,所以荀诩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性减弱,甚至陈恭之死,很多人会更去迁怒荀诩这个结义兄弟+姻亲,而忘了去检视导致陈恭死的是他被上位者当棋子摆弄的悲凉命运。 总结:陈恭当然可以融入狐忠的人设,而且这部分确实融入得很好,甚至他要反抗棋子悲凉的命运而选择自我牺牲也可以,但不必然需要和荀诩有关。总之我觉得编剧不该将陈恭和荀诩设定成结义兄弟,若能设定成同僚关係,之后两人的对立会更精采,两条线也会更明晰独立。 当然,以上是个人观感,你不认同也无所谓,我回復你也不是要反驳你,只是要告诉你陈恭融入的角色在原着算是反派而已,后来看你很敏感很介意我回復你,所以我就删掉改回復楼主了。 ... YaYa

    书里狐忠也不是反派啊,剧里陈恭更不是反派,你觉得他们是都反派,只有荀诩是正派,那就不用探讨了,我们价值观体系差太远。

  • Oliver

    Oliver 2022-05-17 01:17:31

    编剧就是认为荀诩这样的人就是低智,就是必须每一步都被那些喜欢玩弄手段利用人心的人耍的团团转。 编剧就是上帝,想让谁厉害就让谁厉害,想让谁蠢就让谁蠢。 但是编剧的价值观我不敢苟同。 坚持原则有纯粹信仰以人为本的人,并不是只能格格不入,并不是只能一件事都做不成。他们一样可以很厉害很聪明,一样可以成功,三国时期会有,中国近代史更是证明。

  • Oliver

    Oliver 2022-05-17 01:36:00

    导演是真心喜欢荀诩这个角色,用大量的镜头语言来体现荀诩的坚持和顽强不屈的可贵,荀诩这个角色的不合理,我觉得导演也不用背锅。编剧负全责。

  • YaYa

    YaYa 2022-05-17 01:40:53

    我不否认若站在客观视角,而非主角的视角去看,原书和这部剧所有人物都很难去定性所谓的正邪。

    可是若站在主角的视角,除非主角很坏,否则谁是正派反派,不是一目瞭然吗?若站在原着负责查间谍的荀诩的视角,狐忠这样涉嫌通魏的对立者可不就是反派吗?只是原着在最后揭露主谋是诸葛亮,显得狐忠这棋子更无奈悲凉,而很难定性正邪而已。

    但是,剧裡把诸葛亮摘出来了,还藉他的口吻批判一番,说杨仪、冯膺等人不该藉间谍之术搞内斗,那被他们当作棋子,听他们命令行事的陈恭呢?正因为陈恭成了主角,所以才没人把他当反派看了而已。今天若他不是主角呢?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7 06:21:26

    我不否认若站在客观视角,而非主角的视角去看,原书和这部剧所有人物都很难去定性所谓的正邪。 我不否认若站在客观视角,而非主角的视角去看,原书和这部剧所有人物都很难去定性所谓的正邪。 可是若站在主角的视角,除非主角很坏,否则谁是正派反派,不是一目瞭然吗?若站在原着负责查间谍的荀诩的视角,狐忠这样涉嫌通魏的对立者可不就是反派吗?只是原着在最后揭露主谋是诸葛亮,显得狐忠这棋子更无奈悲凉,而很难定性正邪而已。 但是,剧裡把诸葛亮摘出来了,还藉他的口吻批判一番,说杨仪、冯膺等人不该藉间谍之术搞内斗,那被他们当作棋子,听他们命令行事的陈恭呢?正因为陈恭成了主角,所以才没人把他当反派看了而已。今天若他不是主角呢? ... YaYa

    所以陈恭最后不干了,他知道了杨仪冯膺干的不过是内斗政/斗,和兴复汉室无关,他给杨仪下了套,让杨仪把他当魏谍交出去,用自己的死来摆脱自己棋子的命运,编剧借了陈恭的口告诉观众荀诩是那个时代的那道光。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7 06:34:57

    陈恭和荀诩如果仅仅只是同僚关系,而非结拜兄弟,我还真要奇一下陈恭以死破局的合理性了,同僚关系,不足以让陈恭去死,正因为郭淮杨仪要让陈恭杀荀诩,让他杀妻子杀兄弟杀同僚,直白点,为了兴复汉室,让陈恭父亲死,妻子死,就剩一个结拜兄弟了,结果Tmd,你们还要他死,不干了,陈恭唯一能做的真的就是死自己了。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7 06:47:36

    让荀诩事事在杨仪冯膺之前,那成爽文了,还能感受到什么小人物的悲哀?小人物的悲哀不就是身不由己,被大人物操控吗?明明是大人物把小人物往死里逼,有的人非要理解成小人物的能力心理有问题,这是病得治(没骂人的意思),慕强,当然也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慕強就事事站在大人物的视角看问题,认为小人物没能力。 没有荀诩跟陈恭打配合,谁帮陈恭开门,那道门从里面打不开,陈恭怎么偷图?如果去天水的不是荀诩,陈恭可能会面对的是直接被除掉,如果没有荀诩打配合,陈恭根本抓不了高堂秉。如果没有荀诩的坚持,也不会有陈恭以死破局,虽然代价是生命,但再让陈恭苟活下去,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陈恭的心早死了,不过身体苟活到了大结局。

  • YaYa

    YaYa 2022-05-17 07:39:57

    所以陈恭最后不干了,他知道了杨仪冯膺干的不过是内斗政/斗,和兴复汉室无关,他给杨仪下了套, 所以陈恭最后不干了,他知道了杨仪冯膺干的不过是内斗政/斗,和兴复汉室无关,他给杨仪下了套,让杨仪把他当魏谍交出去,用自己的死来摆脱自己棋子的命运,编剧借了陈恭的口告诉观众荀诩是那个时代的那道光。 ... 有位佳人

    归根结柢,还是编剧的视角安排不妥,此剧视角是一正一副,而非正规的双线併行的叙事方式。身为副线的荀诩又被分割成上位者职场群像,导致有观众不明本剧立意,反而被上位者扭曲的大义PUA,一开始就觉得荀诩坚持查案不顾大局、格格不入...等。以人为本VS.以人为棋应是本剧要传达的核心,但身为以人为本象徵的荀诩,却并未加深着墨,反而要透过陈恭之口转达,观众的体会就更没那么直观了,若真是那个时代的光,就不该借由他人之口告诉观众,只会让观众觉得缺乏说服力。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7 07:43:14

    归根结柢,还是编剧的视角安排不妥,此剧视角是一正一副,而非正规的双线併行的叙事方式。身为副 归根结柢,还是编剧的视角安排不妥,此剧视角是一正一副,而非正规的双线併行的叙事方式。身为副线的荀诩又被分割成上位者职场群像,导致有观众不明本剧立意,反而被上位者扭曲的大义PUA,一开始就觉得荀诩坚持查案不顾大局、格格不入...等。以人为本VS.以人为棋应是本剧要传达的核心,但身为以人为本象徵的荀诩,却并未加深着墨,反而要透过陈恭之口转达,观众的体会就更没那么直观了,若真是那个时代的光,就不该借由他人之口告诉观众,只会让观众觉得缺乏说服力。 ... YaYa

    这剧分为谍战线和职场线,这剧里职场线是暗线,但它才是重点,花了大把的笔墨。

  • YaYa

    YaYa 2022-05-17 08:01:25

    这剧分为谍战线和职场线,这剧里职场线是暗线,但它才是重点,花了大把的笔墨。 这剧分为谍战线和职场线,这剧里职场线是暗线,但它才是重点,花了大把的笔墨。 有位佳人

    是花了大把笔墨,但却更聚焦在上位者的明争暗斗,他展现了上位者,诸如:李严、冯膺、杨仪、李邈等人各自的风采,甚至阴辑、高堂秉、孙令也都各有特色。却独独遗漏荀诩,没有将荀诩为何坚持查案的动机、目的加以渲染,这只会让人觉得他就是单纯一根筋,就只是轴。

    若非白宇之前演过《沉默的真相》,他本身演技也让这角色不悬浮,所以有些人愿意相信他坚持查案是因为重视人命,是为了蜀国,是基于职责,也是某种大义。否则他这道光只会被人觉得更格格不入,被人诟病得更多。

  • abcdefg

    abcdefg 2022-05-17 08:18:16

    就像职场 下面做事的人拼死拼活 却不知道上层早就准备放弃这一块了 做不做都一样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7 08:52:02

    只有看不懂的观众才会指责荀诩,看懂的都会明白陈恭的死是多方面造成的: 第一,陈恭的梦想是仼务完成后,他和翟悦归隐山林,这个梦想因为翟悦的死破灭了,之后柳莹冯膺黄预都曾经碰过陈恭这道不能提及的伤,每次陈恭眼里都是杀意,翟悦之死对他打击很大,甚至改变了他的性格。 第二,为父报仇,当冯膺告诉他父亲之死的真相时,陈恭眼里已经没有光了,冯膺让他去找杨仪问清此事,他眼里有光,其实陈恭想为父亲报仇,已经不可能了。等于冯膺插了陈恭一刀。 第三,郭淮杨仪都要荀诩死,等于魏蜀双方都要荀诩死,如果只有一方还好,陈恭大不了让林良带走孝和,从此浪迹江湖,但双方都要孝和死,总不能让孝和一辈子浪迹江湖吧。 这三重加持下,陈恭才不得不死,因为他看透了兴复汉室只是一句空话,一句兴复汉室,要让父亲死妻子死兄弟死,他无法接受。Ls那位写苦情戏吗?

  • Godfreyforever

    Godfreyforever (静若瘫痪,动若癫痫) 2022-05-17 09:44:41

    他不只是局外人,他还是从一开始被利用被欺骗的一枚棋子,在被刻意欺骗隐瞒和利用的整个过程中,他凭一己之力推断出了事情的真相,而他想要的,也仅仅是查明真相,揪出烛龙,他也确实和陈恭一起里应外合揪出了烛龙。 后续发展已经不是谍战而是权斗,本来就不是他的业务范围。

  • 雷雷

    雷雷 (原来你也在这里) 2022-05-17 10:40:00

    我觉得还好,这剧是复合型的。陈恭冯膺主要推进谍战剧情,李严杨仪推进权谋剧情,荀诩更多是年代生活剧情的部份。他代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无法建功立业,只能在时代洪流中努力的生活。就像色戒里的王佳芝一样,也是什么都没做成。

  • 笨嘴屁话精

    笨嘴屁话精 2022-05-17 14:11:03

    孝和就是现实中的各位,知道又怎样,啥也改变不了。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8 09:40:44

    我觉得还好,这剧是复合型的。陈恭冯膺主要推进谍战剧情,李严杨仪推进权谋剧情,荀诩更多是年代 我觉得还好,这剧是复合型的。陈恭冯膺主要推进谍战剧情,李严杨仪推进权谋剧情,荀诩更多是年代生活剧情的部份。他代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无法建功立业,只能在时代洪流中努力的生活。就像色戒里的王佳芝一样,也是什么都没做成。 ... 雷雷

    王佳芝是可以做掉boss自己心软了,孝和是从头到尾没这样的机会

  • YaYa

    YaYa 2022-05-18 11:11:44

    陈恭和荀诩如果仅仅只是同僚关系,而非结拜兄弟,我还真要奇一下陈恭以死破局的合理性了,同僚关 陈恭和荀诩如果仅仅只是同僚关系,而非结拜兄弟,我还真要奇一下陈恭以死破局的合理性了,同僚关系,不足以让陈恭去死,正因为郭淮杨仪要让陈恭杀荀诩,让他杀妻子杀兄弟杀同僚,直白点,为了兴复汉室,让陈恭父亲死,妻子死,就剩一个结拜兄弟了,结果Tmd,你们还要他死,不干了,陈恭唯一能做的真的就是死自己了。 ... 有位佳人

    我不懂为何一定要将陈恭的死和荀诩扯上关係,为何非得让荀诩成为压垮陈恭的最后一根稻草,促成他寻死的最后关键或者说工具人,莫非就为了展现兄弟苦情?今天即便设定双男主是同僚关係,陈恭想自我牺牲也可以另设一人物或另一种剧情来让他心灰意冷,或者让他在上位者的逼迫中,穷途末日下选择自我牺牲。

    编剧说过他会将陈恭、荀诩设定成是结义兄弟+姻亲,是希望在那时代,那样的环境下,有人可以说知心话。但说知心话,非得是结义兄弟+姻亲吗?互相信任的同僚关係也可说知心话呀。正因为是姻亲+结义兄弟,荀诩在推敲案情的时候,几乎啥都和陈恭说,也难怪都破不了案,而陈恭碍于身分又始终都无法和荀诩这位结义兄弟真正交底,这样两人如何对等?

    这也是我说荀诩和陈恭捆绑,等于让他附属在陈恭之下的原因,陈恭的人设饱满度和戏剧冲突性是增加了,可是荀诩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性却减弱了。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8 11:23:06

    我不懂为何一定要将陈恭的死和荀诩扯上关係,为何非得让荀诩成为压垮陈恭的最后一根稻草,促成他 我不懂为何一定要将陈恭的死和荀诩扯上关係,为何非得让荀诩成为压垮陈恭的最后一根稻草,促成他寻死的最后关键或者说工具人,莫非就为了展现兄弟苦情?今天即便设定双男主是同僚关係,陈恭想自我牺牲也可以另设一人物或另一种剧情来让他心灰意冷,或者让他在上位者的逼迫中,穷途末日下选择自我牺牲。 编剧说过他会将陈恭、荀诩设定成是结义兄弟+姻亲,是希望在那时代,那样的环境下,有人可以说知心话。但说知心话,非得是结义兄弟+姻亲吗?互相信任的同僚关係也可说知心话呀。正因为是姻亲+结义兄弟,荀诩在推敲案情的时候,几乎啥都和陈恭说,也难怪都破不了案,而陈恭碍于身分又始终都无法和荀诩这位结义兄弟真正交底,这样两人如何对等? 这也是我说荀诩和陈恭捆绑,等于让他附属在陈恭之下的原因,陈恭的人设饱满度和戏剧冲突性是增加了,可是荀诩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性却减弱了。 ... YaYa

    逼死陈恭真的不是荀诩,其实陈恭问冯膺,即使如此,在国家/大义面前,我的父亲和无数游枭的命就应该牺牲吗?,他面无表情的连问了两遍。冯膺答在国家/大义和个人生死面前,我选前者。陈恭听了这个答案说,我陈恭也不是不知道国家大义之所在的人,那个表情比哭还难看,眼中依然无光了,那个时候,陈恭应该已经死了,他还活着无非是为了李严,为了杀黄预为妻子报仇,为了以死破局。

  • 南无妙华莲

    南无妙华莲 2022-05-18 11:39:17

    楼上的朋友你可以书剧分离吗,剧里不是原著那样了,所以各角色的意义已经大为不同,拿书里说事儿和剧有什么关系呢。

  • 大袖遮天

    大袖遮天 2022-05-18 11:58:36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编剧在后半截,就将主要精力放到权谋这一块了,荀诩那一条线,就完全是为了促成最后和主线会和,这个过程中省略了很多,荀诩的侦查过程省略了,直接说结果,看起来就像脑补;荀诩抓捕陈恭的必要性没有交代,就使得观众不理解他的行为——就是编剧自己为了复杂的主线已经耗尽了精力,没有多余心思去交代和完善荀诩那一条线,使得荀诩不仅变成了局外人,还变成了搅局者。实际上最后两集,不仅是荀诩的行为没有给出合理的交代,李严的智商也下线得太快,完全被陈恭操纵。我感觉还是编剧考虑得不周详。

  • 有位佳人

    有位佳人 2022-05-18 12:05:50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编剧在后半截,就将主要精力放到权谋这一块了,荀诩那一条线,就完全是为了促成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编剧在后半截,就将主要精力放到权谋这一块了,荀诩那一条线,就完全是为了促成最后和主线会和,这个过程中省略了很多,荀诩的侦查过程省略了,直接说结果,看起来就像脑补;荀诩抓捕陈恭的必要性没有交代,就使得观众不理解他的行为——就是编剧自己为了复杂的主线已经耗尽了精力,没有多余心思去交代和完善荀诩那一条线,使得荀诩不仅变成了局外人,还变成了搅局者。实际上最后两集,不仅是荀诩的行为没有给出合理的交代,李严的智商也下线得太快,完全被陈恭操纵。我感觉还是编剧考虑得不周详。 ... 大袖遮天

    李严收冯膺大宅那段就很降智,公开地行贿,这一段李严和冯膺的形象都出了问题,还有冯膺把柳莹送给李严的行为,也没给出合理解释,只是对应了前面冯膺说的许柳莹一场富贵。并且李严也没查一下柳莹的背景,直接收人还写情书。 后来陈恭一通忽悠,李严直接跑了,外强中干。

  • YaYa

    YaYa 2022-05-18 12:16:01

    逼死陈恭真的不是荀诩,其实陈恭问冯膺,即使如此,在国家/大义面前,我的父亲和无数游枭的命就 逼死陈恭真的不是荀诩,其实陈恭问冯膺,即使如此,在国家/大义面前,我的父亲和无数游枭的命就应该牺牲吗?,他面无表情的连问了两遍。冯膺答在国家/大义和个人生死面前,我选前者。陈恭听了这个答案说,我陈恭也不是不知道国家大义之所在的人,那个表情比哭还难看,眼中依然无光了,那个时候,陈恭应该已经死了,他还活着无非是为了李严,为了杀黄预为妻子报仇,为了以死破局。 ... 有位佳人

    我知道陈恭之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最后呈现给观众看到的就是荀诩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你自己不也说〝陈恭和荀诩如果仅仅只是同僚关系,而非结拜兄弟,我还真要奇一下陈恭以死破局的合理性了...〞我是顺着你的话回,以表示我不理解,为何不能改编成同僚关係?

    不过,我的重点也不是要质疑陈恭死因,而是觉得编剧强行绑定了双男主关係,美其名希望他们能说知心话,但最终却只有荀诩是真心吐露了,陈恭并没有,所以荀诩每走一步所推导的案情都暴露在陈恭眼前,等于他是被陈恭牵引着走的,就像楼主说的是棋子的棋子,而非独立的另一颗棋子。

    最终,陈恭这颗棋子觉醒了,荀诩这颗棋子也坚韧不屈,但这是演员的功劳,他们演出了角色的灵魂,可编剧在铺排时,却没有给荀诩这颗棋子独立的绽放光芒的机会,回归前面说过的母题,这样如何让人相信他是那时代的光?

  • 盼盼到家

    盼盼到家 2022-05-18 12:17:07

    你看到最后会发现,谁都没能改变什么。这是导演和编剧的史观。但是不能否定他们在他们的范畴内所发出的光彩。

  • 追风那些年

    追风那些年 (go go go) 楼主 2022-05-18 17:52:49

    你看到最后会发现,谁都没能改变什么。这是导演和编剧的史观。但是不能否定他们在他们的范畴内所 你看到最后会发现,谁都没能改变什么。这是导演和编剧的史观。但是不能否定他们在他们的范畴内所发出的光彩。 ... 盼盼到家

    陈恭以自己死,直接终止了杨仪的反间计划

  • setia

    setia 管理员 2022-05-18 20:21:08

    1.针对主创的无证据臆测禁止。该楼层以下相关发言及往来回复全部删除。 2.有不合适发言请投诉处理,勿情绪化回复。 3.勿再就无端臆测做更多发散。 4.楼主注意护楼,及时删除与主题无关或可能引战发言,后期若走向引战可能全楼锁定。

  • 高弘晋

    高弘晋 2022-05-20 23:06:57

    其实大多数人不都是孝和吗……

  • spike

    spike 2022-05-20 23:29:36

    你觉得他无力正是因为他能干,发现太多问题了,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灭口。大多数人只能是阴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430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