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ユニクロ(及时行乐)
并非标题党,而是想认真地聊下这个话题
今天早上,躺在床上刷公众号,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不敢藏私
自己也做过两年的产品经理,虽然学的很皮毛,甚至没有坚持到初创企业的第一代产品Launch就跑路了,但没吃过猪肉,不代表没见过猪跑。。。
做产品研发,不管是公司的内训师还是来自华为宣贯IPD流程的资深培训师都会将这段话奉为经典: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冈本创立“均一薄”的技术门槛,杜家拼命做品宣,发布新品,用擦边球的敏锐文案抓人眼球,而三流企业做好代工,抓好品控,控制好成本,毕竟TT这个市场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人要吃饭,人要啪啪,越是经济下行,没钱寻欢,就只能作乐,哦,不,是爱。
只是没想到,O记在1969年就开始从事天然橡胶材质的0.03研发,虽然从0.05做到0.03,单看绝对值只减薄了0.02mm,但从减薄的比例而言却是足足降低了40%,0.03一旦作为技术标准在2006确立,并且成为行业里第一个用数字命名的品牌,确实直观而且足够高调,我们普通人的头发直径大约在0.06~0.09mm之间,所以0.03基本就是肉眼可分辨范围内极限的长度。甚至我在YY,也许乔布斯采用数字命名就是从床帏秘事中汲取的灵感,毕竟他是半神,也是有烟火气的男人。
可以这么说在TT单品这个细分市场,O记在技术上足以比肩华为,特斯拉,苹果,成为缝隙行业中的一方巨头。
同样是日本技术,我也很喜欢相模的果冻包装,单纯好看,颇有买椟还珠的冲动,只可惜那是一次性包装。。。纵然是O家和D家,看着那一个个类似一次性手套的简易包装,分分钟有穿越时空的错觉,情到浓处从枕边摸出一个包装,突然会错愕面对的究竟是玉尸横陈,还是一盘大猪蹄,而相模则能给合欢以高级的仪式感,尤其是打开后明确的指向性,不容易因为上头而稀里糊涂地穿反也是实打实的贴心设计。
不考虑营销角度,单纯从技术出发,从0.03,进化到0.02,再到极致的0.01,比起用鱼鳔和小羊肠的先人,仅仅对比半个世纪前的0.05,生而为人,只能感慨技术力的野蛮生长。其实仔细想想,要做好一个TT,薄并非唯一关键参数,最重要的还是安全,结合材料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从材料学的意义上,不容易老(氧)化,材料气密性,机械强度,材质脱敏以及病毒穿透性,厚度均一性都是需要一一克服的工艺难点,而在实际使用中,注重消费者的反馈,除了不易滑落,耐摩擦等共同特性以外,比如根据豆瓣、虎扑用户定制XXL SIZE或者在满足基本情趣需求的同时额外提供视觉(荧光)味觉(水果,花香,甚至火锅,烧烤味道)增强体验甚至满足特殊人群的特别的爱好等,这些都可以基于宏观市场分析和客户具体需求,为下一步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提案。
作为成熟市场中的成熟产品,除了优化材料,进一步发展可降解,压缩成本,提升穿戴体验是基本研发思路以外,寻找天然橡胶和聚氨酯以外的新型环保材料,通过材料的突破,实现应用层面的弯道超车或者知识产权上的垄断,我甚至脑洞大开,单纯从技术上说,如果在天胶或者聚氨酯材料中聚合能杀菌/抗病毒或者降低生物活性的添加剂,从而实现回收再利用或者反复使用,说不定还能一句荣获诺奖,就好像Elon的猎鹰9可回收火箭技术,当然从单品价值,消费者使用习惯以及厂商的利益包括代理渠道的阻力等种种用屁股就能想定,基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的伪命题,不过一旦能够颠覆,应该非常因缺思廷,哪怕研发出可降解的绿色材料,也对保护环境污染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适度的YY怡情,不过行动上的矮人也是我,望着床头柜里的完整包装,我恍然出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