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功课】每天学几个爱情心理关键词
来自:安乔(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爱情心理关键词 标签:爱情、心理、亲密关系、两性、关键词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如果你也在为捉摸不透的感情、忽冷忽热的对方而纠结,就每天来学几个“爱情心理关键词”吧。 —————————————————————————————————————— ■每个人都有一场暗恋 暗恋是桩福至心灵的美事,但我们恋上的并非别人而是自己,请借这场独角戏看懂内心,锻炼情商才是正经事。 【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顾名思义是指对我们有重要影响的别人,是指在一个人社会化和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至少需要5~10位重要他人。他们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还可以是偶像式的幻想人物。 ■找准自己的恋爱需求 都市中红男绿女都忙着寻找爱人,却不自觉地沦为“自我推卸者”,你的幸福不是由爱人来决定,对自己负责才能找对爱情。 【自我推卸者】 指一个人把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权利都推卸给外界,或者寄托于他人,放弃了对自我负责的权利。比如一些“家庭主妇”,婚后依附着丈夫生存,不仅仅是经济上依靠丈夫,连人生规划、日常生活也让丈夫来决定;又比如当下众多的“啃老族”,把自我的权利继续像小孩子一样丢给父母,让父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谁是你的另一半 天上掉不下完美的另一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选择你能承担的并承担你所选择的。 【恋爱类型】 “恋爱类型”是由亚历山大•阿维拉博士在1993年,根据荣格和MyersBriggs的理论发明了恋爱类型系统。他针对大约400对异性恋情侣做测试,有的刚开始交往(1个星期到3个月之间),有的已订婚,或已婚至少5年。他让受试者参与恋爱类型测验,找出匹配的恋爱类型。恋爱类型是16种特别的个性风貌,每一种在面对亲密关系时都有其独特的特质和偏好。 ■你的爱情模板 我们常照着“旧爱”找“新欢”,你知道这是“爱情模板”的作用吗?我们除了需要对过去的自我表示忠诚,还需要帮未来的自我好好成长。 【爱情模板】 指对于爱情来说,这种标准是由衷的,内在的,有时候不能被我们的意识察觉的,但是我们却冥冥之中按照它来衡量评判摆在面前的感情。假如在第一次爱里,你大多时候感受到的情绪是兴奋莫名的,你就会认为,只有让你兴奋莫名的男人带给你的情感,才是爱情,和他在一起,才有爱的感觉;假如在第一次爱里,你大多时候感受到的是心痛,你也必然会觉得那些没有让你心痛的情感,就不是爱情。 ■错把吸引力当成爱情 情不自禁就对那个人产生了好感,他身上散发出不可言喻的吸引力。深深地痴迷,深深地单恋,其实我们只是在爱自己。 【钟情错觉】 是一种情感错觉,指把对某个人的崇拜和好感当做爱情。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我期待,当发现生活中出现了满足这些期待的人,就会不自觉地把对方当做偶像来崇拜,把对方的优点当做自己爱他的理由。以为自己爱上他,其实只是被那些自己没有的优点吸引而已。 ■你不是谁的附属品 因为爱情对那个人产生依恋,但过度依赖却不是爱情。你不是谁的附属品,你可以具备独立人格,爱好自己,爱他人。 【依赖型人格】 指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PS:内容摘自《爱情心灵安全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喜欢一个男孩子但却迟迟不敢靠近。 (好吧,快来)
- 科普|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相爱相杀 (溯念)
- 轻微的痛觉疼痛感会带来性愉悦,这是病态行为吗? (你说。)
-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文艺搬砖工)
- 真的很欣赏看起来很阳光的男孩子 (好吧,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