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经济学角度对ASOUL鸟巢演唱会的可行性分析
来自:Re-
看到组里有人在讨论按照目前的营收水平,ASOUL鸟巢演唱会是否指日可待,作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就站在公司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ASOUL毫无疑问是公司的一个项目。而公司考虑项目的下一步走向永远只有一个目标:“最大化企业的股票价值或者所有者权益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公司考虑的问题不会是简单的“去鸟巢能赚还是能亏”而是“去鸟巢能否带来公司价值的提高”。所谓的营收也好、工商费也好其实都是外在表现,最终都会被内化为“公司价值”。
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再来考虑ASOUL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有什么:
第一,技术积累,大量动作捕捉数据以及动捕渲染的持续运转的确有价值,但是这不足以把A送上鸟巢,日常直播也能积累数据,干嘛去鸟巢?
第二,ASOUL本身具有的IP价值,这一点是决定ASOUL能否去鸟巢的关键。毫无疑问,如果能去鸟巢,这个IP的价值会得到质的飞跃,毕竟鸟巢建成这么久,去鸟巢开过演唱会的歌手乐队也寥寥无几。
那么去鸟巢带来的大量IP价值的提高能最终带来企业价值的提高吗?很不幸,我对这一点持悲观预期,纵观一些非常成功的IP(例如宝可梦、假面骑士、Hello kitty),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且可以说是几乎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但是ASOUL显然不具备这个特点,就像大家都认同的一样,ASOUL的成功源于出色的“中之人”,而人的生命或者说职业寿命是极为短暂的,而一旦失去了背后“人”,这个IP几乎可以说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生命力的IP显然不会给公司带来持续的可靠的现金流,也就自然失去了其价值。因此,我认为ASOUL即使去了鸟巢带来的IP价值提升也依然是有限的。
只考虑收入不考虑成本显然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接下来就来盘一下ASOUL前往鸟巢的成本。首先,ASOUL和传统歌手乐队的天壤之别就决定了其开大型演唱会的设备成本会远高于传统歌手;其次,疫情管控常态化下的大规模人员聚集是否会带来聚集性传染?这个巨大的风险也是纳入考虑的成本;再次,9万人的鸟巢落座率会有多少?开放线上观看会不会导致落座率的降低?粉丝群体对于门票价格的敏感区间在哪里?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风险;最后才是鸟巢的场地费与安保成本等等其他传统歌手演唱会需要考虑的东西。
这里我还想再进行一个和传统歌手的对比,但是篇幅问题摆了,直接开始总结吧:
站在公司的角度分析问题,ASOUL鸟巢演唱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在于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十分有限且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而成本却又显而易见的高,并且还要考虑鸟巢这一具有zz意义的场馆会不会接受“虚拟偶像”这一暂未被主流价值观所肯定的事物。
(写在最后:以上分析均为本人站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的个人观点,可能存在过于“学院派”的特点和逻辑漏洞等问题,欢迎各位病友指正)
(写在最后的最后:我没有想否定晚晚的梦想的意思,我非常非常的爱五位姑娘也十分希望小晚能圆梦,希望只是我的预期过于悲观!)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哈基米又在楼下鬼叫 (Constaaance)
- 地球离了我是不是就不转了🧐 (灰烬)
- 昨天跟妹妹去山上看梨花了 (百罹)
- 那些省很少别地域黑 (毕竟几人真得鹿)
- 系统盘挂了 (喵普顿Nyap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