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碰瓷——马未都VS周杰伦、方文山
粉红叮当
碰瓷是北京话,说时还要加上儿化音——碰瓷儿。 这可是有年头的老话,有说是清代的,有说是民国,但无一例外都说是老北京方言。说起碰瓷的由来,一说:清末,有伙人专以诈人钱财为生,每日抱着假瓷器去路边撞马车,撞后故意把假瓷器摔碎,再要求车主按真瓷器价格赔偿。瓷器碰马车,这就是原始的“碰瓷”。 再后来“碰瓷”被古玩业引为行话,意指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别有用心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借机讹诈等等。 到今天,北京人说“碰瓷儿”,基本都是指开车的被骑自行车的或路人故意碰撞,以伤病讹诈。今天用来碰的都是“肉身”,很少有拿“瓷器”的了。 没想到,春晚周杰伦一首《青花瓷》,倒让“碰瓷”一说再度大热。 马未都先生在他的博客中说及春晚周杰伦《青花瓷》: “中国移动公关部长周杰伦意外地唱了一首《青花瓷》……最好的一句是开头: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赞的这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没做解释,我想是“素胚”“勾勒”“浓转淡”几个词用得都很准确,栩栩如生一幅制作永宣青花美瓷的隽永~~ 指正了三处: 1、“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青花自诞生之时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700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 2、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 3、周杰伦前面唱歌,后边背景中出现了几件瓷器,其中一件是晚清仿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赝品”。 在我看来,马先生提出此说是纯以专家的严谨看待文艺创作,不过因“马未都”“周杰伦”乃至词作者“方文山”都是高关注人物,又恰逢周董新专辑主打《青花瓷》大热,故一时,这段书写于马先生博客的话被转作新闻,有人捧,有人砸,又是一派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马未都来说,这几处错误或曰“谬误”都比较低幼,稍有水平的人都能看出,可众多周、方粉丝不这么认为,觉得非把专业知识强加到流行歌词之上,实属挑刺,于是就演化成这么个词——青花碰瓷。 网友实在有才,不知这次碰瓷儿,何为马车,何为瓷,谁是赝品,谁又是冤大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百家讲坛之马未都说收藏 (难离难舍)
- 请问马先生推荐的中国陶瓷史是什么版本 (Adagio)
- 有人看过马先生《闲话》这本书吗 (一个人)
- 昨夜做了一個夢 (冷蛤蛤)
- 我家 那个三彩应该给博物馆在我手里没价值 (ma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