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达|诗歌的分界线
来自:克儿2014(克儿2014)
诗歌的分界线 诗歌是用来装B的,估计我这么一说,可能大家都会很气愤。 这是一种很粗糙的说法,非常不雅,那么我们换一个提法。 诗歌在融为文学艺术的早期,是为了祭祀,信仰所用。为了反复强调这些,它就被从一次性的祭献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可以反复使用,还可以学习的表现形式。 为什么不能说诗歌是用来装B的,是它最早的形式就不允许这种说法存在。祭祀和信仰,是天然需要敬畏的事情。 为什么其他的某些文学体裁,可以纵容这种“下里巴人”的庸俗,那是因为它的属性如此,是以官文为界,分属的下一层文学形式,比如小说,杂文,散文等等。 那你说,诗经的下里巴人的东西可就多了,这样的说法,是混淆了一种形式存在的方式问题。 比如皇帝驾崩,和匹夫之死,或者天龙降世,和平民出生。这些如果都需要用一种文体记录,他们可以用一种文学体裁来表达,但是在反映上,会有两种不一样的形式。 皇帝叫驾崩,匹夫叫逝世。 如果是小说,或者杂文,这些都可以用相同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是他们下一级属性所决定的。逝者为大,皇帝是死了,平民也是死了。 那么史书(官文),和祭祀体,诗歌就不能这么做了。它要求的不一样。 即便无产阶级的史书,也不允许用小说和杂文的形式加以录入。哪怕“阳春白雪”再不好,也是这个世间能找到的最好的表现意味。 所以,我们这个世上,诗经里所说的下里巴人,实际上是普通人的“阳春白雪”。 诗歌本质如此,所以,看一首诗,先要分清这些特性,就能知道一个作品的归属。 那么,现在看汪国真的诗歌算不算真正的诗歌,拜托了,那是“诗刊”里讨论最多的“真诗”好吗?但“诗刊”很多诗人不懂。有的“湿人”还是“名人”。 现代新诗发展到这个当下,只提技艺不提属性,这就是瞎搞。 那么遇见不方便提,但需要记录的事物的时候,诗歌怎么去处理这种情况? 比如,古诗里绝不会出现的,因为当代人的写作面之匮乏,有的人想标新立异,出现的下半身,屎尿屁写作,显然直接写就下降了一个层面,直接和小说,杂文,小品文相当,那就不属于诗歌了。 红楼梦有史学价值,那就是不刻意去描述这些事物,而是有意识的引导他写这些背后的思想。 金瓶梅也有史学价值,但是即便他刻意去描述那些事物,最终还是想引导出他写这些的大意所在。 所以,当下的新诗,不是不可以写下半身,屎尿屁的内容,要看他对他所描述的事物有没有在尊重。我们都知道,诗歌写平常之物都很耗费心血,而要做到写出对下半身,屎尿屁的尊重,那是更需要天赋和涵养。 做不到如此,高下立判。 把所有问题都想明白了,诗歌的分界线就知道在哪里了。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快速传递|埃及没有接收第一批歼十C,此消息为假消息 (老谢)
- 快速传递|小地方王菲和张惠妹之间的比较 (老谢)
- 快速传递|周星星和电影丧文化 (老谢)
- 快速传递|2024:一个诗歌爱好者听粤语歌曲的体验 (老谢)
- 快速传递|吉林景区撞人事件反转来了 (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