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剧情|《梦华录》人设出处小谈及剧情走向猜想
来自:momo
6.12记
1.沈如琢/宋引章/张好好
沈如琢名字源自《诗经·卫风·淇澳》:“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既是多情种人设,那真是白瞎这么个好名字 ̄へ ̄,姑且认为编剧是取反讽意吧)
这样看来宋引章在两次被诓被负后,应该就能专心搞事业,和张好好一起成为双喜楼的双花魁,走向人生的又一巅峰。果真如此的话,倒是应了双喜之名。
另,杜牧作有《张好好诗》,下附诗前小序: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当然,序中的沈著作并非沈如琢,不过剧中首次谈及沈多情的确是张好好。(编剧真是绝了)
2.顾审言的名字撞了杜甫祖父杜审言之名,不知是否有深意。
3.高观察/高慧/赵盼儿
高观察自我定位清流一派,怒斥欧阳旭迎合管家喜好甘请出京管理道观,俨然清官做派,鬼知道后头还能随手调戏上赵娘子,虚伪至极!故有所猜测——所谓清流,是否只是标榜清流名,鼓吹正朝纲,私下却肮脏龌龊不堪呢?那我们的奸相或许并非真的奸佞之臣呢?以上只是猜想。
看到19集,我感觉不出意外高慧和赵盼儿应该是好姐妹走向,坐等后续虐欧阳。欧阳离京前说他的话里留下东西,有心之人自会利用起来。有心人目前看来不会是杜夫子,那会是谁?坐等编剧填坑。
——————————分割分割————————
大致翻了翻话题,似乎不见有谈人设出处的帖,那容我先略说几句。
孟元老有记载东京城市风俗人情的笔记,叫《东京梦华录》,吴自牧写有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梦粱录》,想必剧名灵感正源于此。
赵盼儿、宋引章、周舍,三人全沿用关汉卿《救风尘》中的姓名与人设(性格,背景,职业基本一致)。
引章的丫鬟“银瓶”之名取自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后白朴据此敷演一出《墙头马上》)。由“银瓶”之名及与引章关系,可预测引章的人物发展走向,这点在第二集剧情中已得证实。
孙三娘,我估计是取自《水浒传》孙二娘的人设。就目前已看的一二集剧情,私以为贾玲的形象更符合孙三娘人设。柳岩的气质更像乐伎,只是不显小,所以来饰演引章也还是不大合适。
以上纯属个人主观看法。平日不混圈,不愿引战。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顾盼生辉!!! (取经人~)
- 永安楼|还有录人在吗 (扑扑)
- 物料/二创|恨不相逢未娶时 (小萌萌爱吃草)
- 物料/二创|续写梦华录-繁若忘归—更新至453章:曹皇后 (白白)
- 啊啊啊啊啊啊,二搭啊,这颜值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