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剧情|从宋代的乐妓状况析梦华录张好好的“以色事人才叫贱”论
花草树木
写在前面的话:抛开时代背景与前后语境去评价一个人的言论,属于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张好好的话中之意:为钱财讨好男人卖身者下贱,靠自己的技艺赚钱堂堂正正,以劳动赚得银钱,活得光明正大。 脱离剧情时代与人物设定,认为张好好代表了编剧对娼妓的鄙视,为了防杠,是不是张好好说的话后面加上“(大家好,我是编剧,张好好说的话不代表我看不起被迫卖身的娼妇,也不是看不起被迫卖身的男妓。只是剧中张好好人物具有时代局限性,她不够普爱与慈悲,没有关注到被迫卖身的女妓与男妓。)” 妓与“伎”互通,古代混用多,本帖不做称呼上的区分。从下图可以看出,乐妓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技艺服务,并不是肉身上的服务。与娼妇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乐妓与娼妓属于下九流,但是也有等级区分。

一、张好好性格如何?
妓通“伎”,乐妓非娼妇,张好好属于乐妓,双喜楼行头。如果按照宋代妓的分类,应该是属于酒楼茶坊里面高级的技艺者,与教坊的乐妓有区别。剧中她自称“吃皇粮”的官伎。
第一,自傲。

第二,坦荡。她很坦然承认自己乐籍的身份,不像宋引章一直回避自己身处乐籍,贱籍身份。

第三,心思细腻,善于开导人。

第四,能善于在贱籍身份中寻身心上的有限自由,而不是悲观厌世。

第五,激励宋引章,证实乐籍不比吃皇粮的男人差。


张好好对宋引章的谈话,抽丝剥茧,寻到宋引章闷闷不乐、自卑,觉得乐籍下贱的根源,但宋引章从来没有因为钱财讨好过男人,所以她正色告诉宋引章“以色事人才叫贱。”在她的眼里,女子为钱财而讨好男人,才是品行低下。脱离了语境与谈话对象,属于断章取义。

二、张好好有没有自傲的本钱?
张好好属于高级的乐妓,高级乐妓的收入来源多,从她的谈话中,她出入过宫廷的宴会,池衙内作为东京的地头蛇、文人墨客都追捧她,她的收入并不低。

这是宋引章进入教坊司后的工资情况,基本是衣食无忧,除了工资还有外快。

辩:张好好看不起以色事人的市妓,是否缺乏同理心?
(1)张好好有自傲的本事,在宋代身处贱籍的女子可以凭努力苦练技艺赚钱,在世道安身立命,却有人不愿意,走出卖肉身的捷径。这种人,她看不起。 宋代的乐妓数量很多,单是东京就有超过万人,而且宋代律法严禁官员狎妓,乐妓出场费贵。从收入上看,普通官员的收入根本支持不了他们请一个名妓来表演的支出。乐妓的收入甚至超过普通的官员,最强的佐证是,靖康年间金军侵犯要求钦宗赔款,钦宗籍没权臣的家财,一些富裕乐妓的钱财也被没收充当赔偿款。
将赵元奴、李师师、……李宗振、宋晖、董库金银,并仰聂山、何卤、周鼓文、李光只令直取。——《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在搜刮钱财的过程中,教坊司的乐妓藏匿大量的金银,如《靖康要录》记载:“因教坊人员孟子书、周礼义,内侍蓝忻、医官周道隆等于军前陈状,称每人各有窖埋金银,乞差人搜取。” 张好好接触的底层女子,要么是跟她一样,努力上进的乐妓,要么是倚门卖笑的娼妇,她是清高、自傲的,她不可能去认同讨好男人卖身的娼妇。
(2)张好好不在乎身份,甚至享受乐籍带来的利益,她更不可能是因为在乎女子的贞操而鄙视市妓,她在乎的是女子是否有自强自立的品格,嘲讽的是不自强讨好男人卖身的勾栏瓦舍市妓。 她从来不认为乐籍就是贱,她将乐妓身份作为谋生立命的一种手段。宋代女子能谋生的手段无外乎是靠家世、靠丈夫、靠自己。凭借她的美貌、她的才情,见过官家,得到过官家赞誉,她脱籍难吗?但是依靠嫁人脱籍,非她所愿。她抛弃了捷径,她选择了靠自己,她是真正认同自己的乐妓身份有社会价值的。 她为什么能在与宋引章合作一曲就立刻引为知己,是因为看到了宋引章的努力与才华,她有自强自立的品性,不愿成为勾栏瓦肆卖身、自甘堕落的市妓,产生惺惺相惜之情。 结论:张好好这段话,有进步思想,“凭借技艺赚的钱是清清白白”,她认同乐籍的劳动价值,肯定乐籍的社会价值,希望同为贱籍的女性,都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尊重,在社会立足。同时,她不够普爱,没有关注到娼妓也有不愿意卖身的,没有关注到底层除了娼妓,还有更低贱的人,更没有关注到除了女妓,还有男妓。
甘于现状,顺从社会对贱籍的歧视,不努力上进,讨好男人卖身,反而以道德裹挟看客,你不认同娼妓身份、不同情我被逼卖身的遭遇,就是看不起我。
到底谁卑。
抛开时代背景、人物成长性格来评价一句话,断章取义而已。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安楼|梦华录追剧历程 (红莲与白鸟)
- 永安楼|还有录人在吗 (扑扑)
- 永安楼|我总觉得因为《梦华录》可能要引发一场大战🐧 (艮之契)
- 所以萧钦言就真的像萧谓说的那样? (momo)
- 买朵石榴花,嫁给有情郎 (几处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