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活林冲侯永奎》
伊宜以忆(穷得买不起戏票还担着养戏班的心)
近日因偶有机缘,得知“北昆”有女武生能演《林冲夜奔》,殊觉难能可贵,也就引起我怀念侯永奎先生的情怀。久想写一小文纪念他,总未落笔,今信笔所之,聊酬所愿。侯永奎名弛大江南北,连梨园老辈内行也赞之为“活林冲”。这出戏,由他演来,堪称一绝。 我是个“艺迷”--迷京戏,迷昆曲,迷北方鼓书,迷佛乐,迷天津的“法鼓”。由上初中的孩童时期就爱昆曲,那时老名角如韩世昌、白云生、郝振基、侯益隆、陶显庭……都听得很熟了,如数家珍。但想念难忘的,排排队,还要数《夜奔》。京班里有此戏,那差远了,没法比。我佩服侯永奎,还作了一首词,专咏《夜奔》,家严工书,为我写成条幅,裱好了,我在一次《夜奔》收场后到后台把这轴字幅面赠于他。如今此词若在,应有“文献”价值--只怕己不存在了,因我彼时是一名中学生,他未必重视此词的内涵。如今偶识魏女士,只因她是永奎的再传弟子,又没赶上过亲炙侯先生,所以想为她讲讲她师爷的风采艺业。但这实际上并不可能,语言文字是无能力的,而我不能学他的表演,见面时只好就曲词的讹误问题,略作疏解。 侯永奎不但做工身段极美,嗓音也好听,扮相也很好看,真是罕见的全材上品。他身材并不高大,也不“雄壮”,但很结实,不单薄,不笨重,不高不矮。相貌真够上一个“英俊”——不是今时常见的年轻人小生的那种“娃娃脸”,而是英年豪杰的丰姿气度,看了让人欣快而得味。他的嗓音很特别:高唱入云而不飘,清爽激越而不野,微微带一点儿“左嗓”,正好增添了林教头的满腔愤恨与仓皇,唱起来“火辣辣的”,不但入耳动容,——“过瘾”! 他武工太“瓷实”了,看多少次,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像“铁铸钢成”,一丝不会差,一毫不会懈——然而又不是僵板硬,处处恰到好处。这戏重极,也难极,一个人载歌载舞,从头到尾,略无喘息,却唱“满了台”,令你凝神屏息,目不转睛!据他回忆,多次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刚唱完《折桂令》一支正曲,毛主席已站起来热烈鼓掌——满场掌声随而雷动。那情景之不同凡响,可想而“见”了。 侯先生幼时无力求学深造,文化不高,这一点他自己明言不讳。梨园舞台脚本也一向多有俗讹(不会记音代替等等情况),加上有些文士帮他讲解曲词却讲错了,所以他回忆文章中的戏词有几处误。如“恰便似脱扣苍鹰……”一句,“扣”字错了,本是“鞲”,是架鹰者系在臂上的“皮套”,即“护臂”(鹰爪甚利伤肉也)。如“红尘中误了俺武陵年少”,应作“红尘中误了俺五陵年少”。“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那五陵长安地区名,贵盛之宦家所居。此林教头自表“出身”名份地位,与“武陵桃源”无涉。再如“又听得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鱼樵”,错得更厉害——侯先生依别人讲解而说道:“断”是催促的意思,天亮了,催渔人樵夫早起……。实在全错了。那句曲词是“数声残角断余樵”。樵楼是吹号角(古代报时)的城门楼,京戏里《李陵碑》“听樵楼、打初更、黄昏时候”;《王佐断臂》“听樵楼、打初更、玉兔东上”……例子多了。秦少游《满庭芳》名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樵门”,正谓此也。“断”是就要吹它了(号角),城门就要关了——行人最怕的紧张时刻也。怎么给侯先生讲成了那个样子?“断”也,绝对没有“催促”之义可言。还有一些次要的,不再累絮。 我给魏女士讲后,友人张秉旺先生同在座(他是介绍人),随即查明:在《隋书》中正有“鞲鹰”的文例。盖在中华汉语文,名物字(名词)也时常可作“动词”用,例子更多了(如“衣以棉”、”妻以女”、“师之”、“奴之”……皆是)。脱鞲而高翔,是鹰的专用字,作“扣”则音义皆“走”了。中华文化,咬“文”方能晓悟。 中国人讲究“听戏”,而不是“看戏”,听戏极重视“戏文”,所以词句不能乱来。魏女士提问:《折桂令》“叛国红巾”“背主黄巢”,有的唱“黄巾”,哪个对?我记得旧本都是“黄”,没有“红”,但恐记忆有误,不敢硬断。张先生很快来信告知,查明“红巾”是元代的事,林冲若唱出“红巾”,就是“关公战秦琼”了!不禁为之轩渠。 侯先生早先常演的还有《探庄》《打虎》,石秀与武二郎的戏,有时《全本武松》,包括武大被害、杀嫂祭兄之情节。晚期拜尚和玉学长靠武生戏,如《挑滑车》《铁笼山》,也是载歌载舞见长。也演《安天会》,郝派美猴王;还有红净关公戏……但终以《夜奔》最为绝妙尽致。魏女士自言谨守老路子,不随人乱改师爷的规范。我深感欣慰,并鼓舞她一定要将这出绝唱传给下一代的英才。我还作了一首七律——是未晤面时寄给张先生的,句云: 脂粉英雄女教头,听残玉漏恨更筹。 征袍一剑难挥泪,锦幕千人忘转眸。 长笛苍凉仍嘹亮,繁姿夭矫益风流。 奇才自古多灵秀,半在歌楼半绣楼。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悼]张继青逝世 (伊宜以忆)
- 瞿秋白说中国的昆曲和京戏(特别有趣) (寒武页岩)
- 求吴新雷《中国昆剧大辞典》和洪惟助《昆曲辞典》纸质书or电子版 (明峨)
- 请教,关于行头的书籍 (忒看得这韶光贱)
- 来八卦一下全国中青年闺门旦 (神奇女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