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想过继三娘儿子的好像就是“陶氏”。。。
而且,关于顾赵氏还有人说“好呕,糟粕!而且赵还是宋国姓,顾千帆怎么敢的。”这种话。。。因为是国姓所以不能压,是不是糟粕。。。
滴滴
还有人说“女性都说自己“脏”,男的说不嫌弃”。。。可是我在踩组看到一个帖子,贴了爱情宝典里的视频,热赞是这样的。。。来人告诉我这是不是双标啊。。。真迷惑了
是,什么国姓,冠夫姓,女子没有姓名,是“陶氏”都是糟粕。
有人回我了 感谢!不过刚刚好像突然理解了因为“顾赵氏”生气的人
花魁是受封建礼教观念影响觉得自己“脏”,编剧借卖油郎之口说出中心思想,世道艰难,不是一个人可以承受的,性经历不是判断人是否纯洁的标准,何况花魁是受害者。花魁在卖油郎心里是如明月般美好的。
这个我知道。只是我觉得赵盼儿宋引章也是受害者,但是她们说自己脏,就有人说这剧价值观有问题。。。
唉:-( 居然还有人说赵盼儿因为身份自卑崩人设,她不自卑才崩人设。既知道不能看轻自己贵在自立,又有点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才是比较写实的人设。
主要是这剧跟关汉卿原著差太多了。剧里的赵盼儿跟原著的赵盼儿根本不是一个人,时代背景家庭背景对沦为官妓的心态全都不一样,这个赵盼儿对官妓的时候一直痛苦。。。
没办法,不改成脱籍她不能离开在籍地,也不能经商,更别说在东京之后的种种。按照关汉卿的改编,在第五集基本结束了。
关汉卿的赵盼儿不痛苦嘛? 没写到就是不痛苦嘛?
这剧里的赵盼儿刚开始完全是不愿提及的那种,原著里的不会是这样的
我知道,但是很多骂这部剧的不知道,我们说普通古偶,他们说关汉卿说营销女权,可这剧真不是啊。
而且重点也不是在脱籍,根本还是她俩性格不太一样,当然是都聪明都勇敢,但是原著里是真的底层人民,剧里的赵盼儿就是小言女主。
是的,前期确实没有营销女权,我们专组都没提到过,现在女性题材的电视剧太难了,很容易被说吃女权红利
他们不能接受特例跟多样性吧
不脱籍根本展开不了后面的故事
可能营销“女性题材”就等于营销女权了吧,而且这剧确实有能黑的点“以色侍人就是贱”这种,被骂就被骂吧
也不是特例。如果这剧跟关汉卿没关系就好了。
脱籍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这剧就是偶像剧,救风尘是现实题材作品。
我能说,就是因为梦华录女性群像或许丰富,所以被嘲吗?总有一两个的价值观是不被认可的。
你能说,但是说的不对。编剧是真想讨论女性的各种可能性还是编剧自身狭隘我感觉还是挺明显的。。。(但是我感觉这剧被黑得惨的原因还有女主黑还挺多的+剧营销多+剧热度高)
唉不管他了
太好笑了
对。。。被骂也是因为他值得,剧粉跟主演路好对黑对嘲就平常心吧。。。我之前看别人黑总感觉就是女主黑粉,心态有点失衡导致会美化这部剧(但是天知道我对女主也就还好,没有特别喜欢)
一个是身为贱籍无法挣脱,最终认同自己贱籍身份,练好歌喉和琵琶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已经体现在张好好和宋引章身上。二是不幸落入贱籍,但努力摆脱贱籍,通过从商等其他方式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点体现在女主身上。两种方式无论哪种都是女性勇敢选择命运的体现吧?女权的归宿不是二极管规定了女性必须的发展道路,选择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赵顾氏的时候 我就想问他们 婚后 因为你老公姓顾 大家都叫你顾太太 这是不是冠夫姓 是不是糟粕
关于不以色侍人,卖艺不卖身,很多博主都科普过,这是审核限制,如果想上星,面向更广的受众,这种处理是很必要的,一部剧女主是卖身妓女,广电能过审?
你这样说也没错,只是从剧里来看女主跟张好好、宋引章的“成功”来得太简单了,不能让人共情,古代贱籍女子的生存环境没这么理想化。这剧不够现实,一个不够现实的作品聊/营销最现实最深刻的问题会让人无语吧。
不能这么比。。。不是一个问题。。。而且她们(包括我)很可能不结婚,也更希望大家都喊自己名字而不是什么太太。。。
爱情宝典。。。
如果不能过审,那你就别改编关汉卿救风尘啊。。。
她两是做到顶端的人了,这部剧定位也并不是写处于贱籍底端的妓女如何互相救赎,不太符合轻喜剧定位,重点还是女子创业故事吧。这剧的主要争议点还是因为引用了关汉卿的救风尘的情节,导致不少人先入为主,但梦华录明显改了人设,被喷能预料…
你说得对。。。所以有点心累的。。。感觉跟黑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们只知道关汉卿原著救风尘。。。但是这剧不是的。。。
因为很多人并不会知道原著…你说关汉卿窦娥冤才会说噢噢噢是这个,不过是需要一个看不惯的理由
很多人可能没看过原著,但是可能都知道是个妓女救妓女的故事,看剧里这些有争议的点。。。。就更容易被骂了
爱情宝典是零几年的电视剧了吧,当时的审查制度比现在是宽松多了,现在按着那个人设,我估计着没发过审
如果感觉不能过审,那就别碰关汉卿的救风尘啊,碰了又说这些。。。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