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剧情|关于19集的坦白局 :“太满”而招损
豆友152590302
【说明:只是单纯是想讨论这段深夜男女主坦白情感过往这段剧情的安排从剧本创作角度,该不该写,或者如何安排更好。】
【说明:没有剧是完美的,这个帖子也没说哪个处理是“败笔”。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很喜欢这部剧,且是五星水准。这个帖子和黑子或者所谓一些莫名其妙的热搜也无关系。本人也不混粉圈。】
~~~~~~~~~~~~~~~~
杨阳导演在微博说起关于顾盼二人在香云楼分别时的对望戏份的处理时,说到“国画讲究留白,毋需过满”,这个应该是整部剧的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也正因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场景构图的国画美,感受到顾盼之间的内敛含蓄美。
而19集的坦白局呢,恰恰违背了这种“留白”,因为过于追求二人感情的完美,反而招致了诸多质疑。首先说,二人相处,坦白局该有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按照现代人谈恋爱的习惯,还是都会问一下,坦白内容不限于情史、家事等(州桥下的场景中,顾千帆也说了他自己的事会慢慢告诉盼儿)。那么情史坦白局“应该有”,是否意味着创作时一定要具体表现出来呢?我觉得未必。有以下2个原因:
1、【二人的背景经历已从前期剧情基本交代完毕,有关人物性格、行为方式、格局等方面的塑造基本已完成】(不含盼儿父罪、顾千帆父母和离的具体缘由)具体如下:
盼儿,曾属官伎,卖艺不卖身,且16岁脱籍,加之父曾层为官,家教应该还不错,并且努力开了茶楼,可以看出,盼儿注定了既不是“无知妇孺”也不是“乡野村妇“。各种情节也交代了她为人机警、聪敏,知书达理,颇有情致。即便遇到欧阳渣渣,她也是表现的不卑不亢,有胆有识。坦白局中,将其由“官伎,卖艺不卖身“硬写成了后期成为了”账房助理“,编剧一方面可能是想再给盼儿这个“成功商人”的设定加一个支点;另一方面就是过于追求二人之间的”完美初恋“的设定,这种美化,是在讨好观众无疑。但盼儿的人物形象,到19集,显然已经不再需要这样多此一举,这个“过往”没有对人物塑造产生任何效用。写了就会让观众讨论做帐房的合理性,删掉也不影响。那干嘛还留着呢。
顾千帆,家庭关系复杂,父母和离,18岁进士为官,后来还去了专门给皇帝干脏事的衙门,他的经历必然是复杂的,且思维缜密,思想成熟,格局颇大。并且从前期剧情,已然看到其确实是“文人清骨、玉面阎罗、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的多面体。这样一个人,即便是为了办案,他也是去过声乐场所的,既然有文人清骨,再结合北宋背景,欣赏过有才情的女性,甚至爱慕都有可能,但这些猜测也好,有没有相好的小娘子也好,重要吗?影响顾盼二人的关系吗?不重要,不影响。不重要的信息写了干嘛。还是那个问题,编剧自己非要那个初恋味儿的情感关系,并觉得观众一定喜欢。但我真的不需要。
但“顾盼”二人,需要这种“初恋味儿“的情感关系吗?需要这样明明白白写出来,让观众看吗?不需要,因为二人情感塑造的重点是:互相救赎、彼此理解、惺惺相惜。是灵魂伴侣。
2、【顾盼二人的感情模式:互相救赎、彼此理解、惺惺相惜】
感觉这段不用太多说明了,分析的帖子太多了。总之就是已经上升到“灵魂伴侣”的二人,思想成熟的二人,并不在乎对方身份的二人,谈恋爱就谈恋爱,搞事业就搞事业,已经不需要这种纯纯的坦白局来证明彼此了。写了反而违背了前期剧情对人物的塑造,脱离了人物既成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
那么怎么处理更好?
我觉得就是不必明说就好了,留下过去的故事,留下一段过往的空白,让观众自己讨论、分析。比如,盼儿在船上问“有相好的小娘子吗“,顾千帆没正面回答,他有过但不想提,或者没有,或者此时爱慕盼儿,不是都可以么。再比如,两人第一次约会,茶楼遇到上司雷敬,雷敬说头一次看见顾千帆和女子出入。
写的太满,交代的太具体,并不是好事。
~~~~~~~~
【目前剧情刚刚过半,坦白局是为后期情节展开埋线索也好,还是为了更好突出二人感情也好,这些理解我都没有说是错的。借楼里豆瓣儿的回复,只是单纯讨论剧本情节处理,应该是有更高明的手法。我自己是认为可以不写,详略安排中,选择“略”,更为讨巧。】【有争议片段,对于一部剧来说很正常。写作文老师还有评语呢,何况一剧本乎。瑕不掩瑜,梦华录必然会高分完结。】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安楼|还有录人在吗 (扑扑)
- 科普/宣传|萧钦言构陷赵谦的一些背景——赵谦的主将真的有割... (白白)
- 永安楼|我总觉得因为《梦华录》可能要引发一场大战🐧 (艮之契)
- 独立女性不需要限制好像也是梦华录之后总刷到讨论 (NO)
- 永安楼|梦华录追剧历程 (红莲与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