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之美和易于灭亡|《金阁寺》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一頁

    一頁 (始于一页,抵达世界) 组长 楼主 2022-06-24 18:39:46

    【06.24 打卡】北京高温预警,在这样的天气读《金阁寺》,感觉自己完全被掏空

  • Midori

    Midori (小人物的细节) 2022-06-24 19:07:33

    大家晚上好,我是一页的编辑Midori。很开心可以和大家一起共读三岛的《金阁寺》~ 今晚和大家一起聊聊“美”,三岛心中的美,小说沟口眼中的美,以及我们心中的美。

    我看群里的好多朋友都去过金阁寺,不知道大家当时去到金阁寺巡礼时是什么感受? 我自己当时好像是去找京大的朋友玩,然后自己安排了一趟金阁寺的行程,既因为它大名鼎鼎,也因为三岛的这部代表作。 当天是个阴天,没有想象中的金灿灿,我默默绕着金阁寺一圈又一圈,在不同的角度给它拍照。想着这就是三岛笔下那座美到极致的金阁吗?

  • Midori

    Midori (小人物的细节) 2022-06-24 19:10:02

    小说《金阁寺》以名为“沟口”的少年角度叙事。有口吃问题的沟口,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一直将“金阁寺”视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 三岛笔下的金阁寺,成为不断困扰沟口的源头,这座“美”的化身也成为小说的最大主题。

    沟口脑中的暴行,正是对美的破坏。 他破坏海兵学生的短剑,“制帽帽檐漆黑的反光,还有那些扔在一边的皮带、短剑,一同脱离了他的肉体,反而更加放射着抒情的美丽。这些皆和回忆一样完美……就是说,看上去宛若这位青年英雄的遗物。……在那把美丽的短剑黑色剑鞘的背面,刻了两三道挺难看的刀痕。……” 他暗恋的少女有为子,因庇护逃兵而死;既然得不到有为子,便诅咒她死去。 有为子对于沟口,始终是“一种反叛的新鲜的美丽”。

    沟口认为:只有破坏人世间这些美丽,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他终其一生都被金阁的美束缚着……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4 19:46:33

    【6.24共读打卡】阅读到第三章,沟口在父亲忌年之际,丑拒他的母亲再来看望他,将他的母亲与金阁寺相提并论,有些诡异,令人有些不适,我有些无法理解他的这种想法。沟口的生理开始走向成熟,欲念也跟着开始疯狂滋长……

    阅读笔记:“金阁从我的印象,不,从现实世界超脱出来,不论何种移转和多变的因素,都与之无缘。金阁显现着未曾有的坚固之美!金阁的美拒绝所有意义,呈现着空前的辉煌。”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4 19:48:02

    小说《金阁寺》以名为“沟口”的少年角度叙事。有口吃问题的沟口,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一直将“ 小说《金阁寺》以名为“沟口”的少年角度叙事。有口吃问题的沟口,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一直将“金阁寺”视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 三岛笔下的金阁寺,成为不断困扰沟口的源头,这座“美”的化身也成为小说的最大主题。 沟口脑中的暴行,正是对美的破坏。 他破坏海兵学生的短剑,“制帽帽檐漆黑的反光,还有那些扔在一边的皮带、短剑,一同脱离了他的肉体,反而更加放射着抒情的美丽。这些皆和回忆一样完美……就是说,看上去宛若这位青年英雄的遗物。……在那把美丽的短剑黑色剑鞘的背面,刻了两三道挺难看的刀痕。……” 他暗恋的少女有为子,因庇护逃兵而死;既然得不到有为子,便诅咒她死去。 有为子对于沟口,始终是“一种反叛的新鲜的美丽”。 沟口认为:只有破坏人世间这些美丽,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他终其一生都被金阁的美束缚着…… ... Midori

    感谢老师的分享,【提问】金阁寺对于沟口来说,象征着什么?

  • Midori

    Midori (小人物的细节) 2022-06-24 19:56:56

    感谢老师的分享,【提问】金阁寺对于沟口来说,象征着什么? 感谢老师的分享,【提问】金阁寺对于沟口来说,象征着什么? 采桑子的沙鸥

    小说里有这么一段—— “我的人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美这个东西,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父亲是乡间一位朴素的僧侣,缺乏词汇,只是教给我“这个世界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了”。在我未知的地方已经存在着美,这一思想不能不使我感到焦躁与不满。如果那里确实存在美,那么我就是疏离于美之外而存在的了。”

    金阁对沟口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种精神的美,不容置疑的美。 他自卑,但却没有丧失对美的渴望。也许这种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文学评论家矶田光一曾说: 金阁寺对沟口永远意味着“理想”,这理想控制了他的精神,使他成为实际生活的无能者。 对“美的生死”的渴求、将地上的一切付诸虚无的骇人恶意贯穿了三岛文学及其思想始终。

  • 莱巴银那

    莱巴银那 2022-06-24 21:40:48

    【06.24 打卡】 说起去金阁寺,19年夏天去过一次,那时候还没有看过小说😂跟着朋友满京都的逛,只匆匆逛了一圈。那天天气很好~寺庙在水中,于日光下闪闪发光。周围种了很多松树,虽然人多但是很安静。时隔三年再看这本小说,我也在努力将自己的记忆和文本联系在一起,脑海中却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 或许有些美的存在本来就是虚无的,是凌驾于实体之上的存在,是个人精神的寄托。

  • 亮晶晶

    亮晶晶 2022-06-24 22:23:37

    第三到六章进行的速度很快,有些疑惑的地方是《南泉斩猫》的这个地方,读第二次还是没有懂啊。这里讲到了女人,一个喜欢内足翻的男人。……中间的故事可以书上找,我终于将手滑向女子的裙子,这时金阁出现了。威严屹立,充满忧郁的精巧的建筑。脱落的金箔随处可见,豪奢的亡骸般的建筑。

  • 亮晶晶

    亮晶晶 2022-06-24 22:25:53

    【提问】沟口他的内心变化从哪个时间开始的?

  • 种一颗素心

    种一颗素心 2022-06-24 22:38:52

    【巡礼时的感受】究竟顶的金凤凰一直记在心里,当亲眼看到的时候,感觉它在准备飞出去了。金阁寺周围的环境是真得舒心,可以让人放空一切,专心领略眼前的美景。

  • BAOBAB

    BAOBAB (🦊) 2022-06-24 23:06:19

    6.24 打卡

  • Probably

    Probably 2022-06-24 23:19:10

    6.24打卡。总觉得所有画面都是黑白的默片,但金阁和阳光是闪烁的

  • 尔思

    尔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 2022-06-24 23:22:53

    【0624打卡D3】第三章读完。沟口父亲周年忌日引出了沟口的一段不堪回忆。沟口母亲曾当着丈夫和儿子的面与其他男人发生关系,这段不伦往事意外地没有改变沟口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把厌恶之前投射到了其他地方,包括自己身上。

    日本终于战败了,金阁寺从被炸危机中脱身,开始有蔑视它的美的游客出现,一切让沟口觉得他和金阁寺、和美的关系断绝了,另一方面沟口得知老家的寺院被卖,他双重意义上的“无以为家”了。

  • momo

    momo 2022-06-24 23:46:01

    【6.24打卡】C1—C2 “我”因为作为住持的父亲病重、想在他百年后把我托付给金阁寺的住持照料而得缘,终于见到金阁寺的真身。愈是靠近金阁,“我”愈发兴奋:在想象中已经见过无数次憧憬无数遍的金阁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然而,它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只是灰扑扑的三层建筑,尖顶上的凤凰甚至“像乌鸦”。 很有趣的是,作者在描写“我”通过肉眼直接看到金阁之前,设计了“我”于水中望见它的倩影的情节——这似乎与“我”的想象要更加契合。这或许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美的态度?——真正的美不可触碰。

  • 豆友127292605

    豆友127292605 2022-06-24 23:46:28

    [内容不可见]

  • 玖风

    玖风 2022-06-25 12:10:02

    【0625打卡.D4】 《金阁楼》Chapter7(余4章)

    看前面几章节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文字和格调有点晦涩阴暗,读的比较艰难,昨晚,竟然会惦记起来,沟口后面会怎样,他和柏木后面会怎样,他对金阁寺的情感是怎样继续演变的。

    看到鹤川走了,难过了好一阵。“一旦孤独起来,我也就很快习惯了”,万念俱灰,大约便是这样。

    柏木对沟口,可谓极好的,惦记着他,把珍贵的礼物给他。礼物,是传递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意的纽带,用心选的礼物,这份深情,只有懂的人懂。

    鹤川和柏木,都是沟口至好的朋友,但是意义却完全不一样。鹤川带沟口走向光明,而柏木带沟口接纳自己。哪一种好呢,都好,因为现实世界里,这两种都需要,一种是接纳自己的勇气,一种是向上往前的勇气。

    关于“南泉斩猫”公案,之前的篇章里介绍过,初读觉得颇有智慧,再读,就不敢苟同,为何要斩猫,而不是放生,斩猫就更高级了?柏木的解读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眼下,俺是南泉一边,你是赵州一边。过一阵子,也许你是南泉,俺是赵州。这种公案就像猫眼一样,变幻不定啊。”或许,这个才更真实。

    “我总有一天会将你征服,使你不再给我造成麻烦。”每当沟口想尝试一些美妙的事情时,金阁总是出现在他面前。走到这,金阁对沟口来说,已经不是金阁,而是一种幻象、一种执念了。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5 14:20:18

    【06.25 打卡】读罢第四章。 沟口结交了新朋友,于是唤醒了新的意识 关于自己的残疾,关于爱与被爱,关于战争。

  • 哈姆雷特怕做梦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06-25 14:58:53

    【6.25,第4天打卡】第六章 “自少年时代起,不为人所理解成为我唯一的骄傲。”沟口没有为了让人理解自己而有过冲动的表现。曾经也毫无斟酌地想使自己清醒起来,但怀疑这是否来自打算理解自己的冲动。别人不清楚这个,但对于沟口自身来说,只有清醒时才是他自己,也可以说,沟口没有一个清醒的自我。在一种混沌与清醒的矛盾之间,沟口竭力追求“美”。

    万物有种恒常的美,况且连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会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与不真切的感觉。人作为客体永远无法成为这自然中的一部分,也许人们的占有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玷污。

    为什么沟口对美的追求如此深切?美之所以令人心驰神往,是因为对于人类而言,它值得征服占有,甚至遭到毁灭。美的存在对于人们而言,无疑弥足珍贵,但它又时刻警醒我们诘问自身。红尘梦断成空,一切皆是虚无,金阁寺时刻提醒着沟口万物的实质,他的欲望、思绪不过是幻梦、泡影。否则就无法融入其中,感受不到自己切实的存在。明白了万物意义意义所在,否则无意义的就是我们的人生。

  • Andy Reed

    Andy Reed 2022-06-25 15:33:47

    “金阁使我比堕地狱的人更坏,使我成为一个比任何人都通晓地狱消息的人”

  • 一頁

    一頁 (始于一页,抵达世界) 组长 楼主 2022-06-25 17:15:15

    【6.25打卡】第五章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5 20:57:06

    小说里有这么一段—— “我的人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美这个东西,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父亲 小说里有这么一段—— “我的人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美这个东西,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父亲是乡间一位朴素的僧侣,缺乏词汇,只是教给我“这个世界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了”。在我未知的地方已经存在着美,这一思想不能不使我感到焦躁与不满。如果那里确实存在美,那么我就是疏离于美之外而存在的了。” 金阁对沟口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种精神的美,不容置疑的美。 他自卑,但却没有丧失对美的渴望。也许这种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文学评论家矶田光一曾说: 金阁寺对沟口永远意味着“理想”,这理想控制了他的精神,使他成为实际生活的无能者。 对“美的生死”的渴求、将地上的一切付诸虚无的骇人恶意贯穿了三岛文学及其思想始终。 ... Midori

    好哒,感谢老师的回复

  • 种一颗素心

    种一颗素心 2022-06-25 21:33:51

    第七章里“我”看到老师拥有女人和权力,“我”却被金阁断绝了与人生的联系。“我”报复老师失败了,去了海边,“我”决定要烧毁金阁。“我”把金阁幻想成一个有意志的美丽的生命,但金阁一直否定“我”,使“我”觉得“美是怨敌”,于是想和金阁同归于尽了,这种认识上的扭曲真让人害怕。提到了学生金融犯罪,三岛后来单独写成了《青色时代》。第八章里柏木说鹤川其实是自杀,且两人实际也是朋友,然后转到认识和行动的讨论上。讨论部分像是在解释“我”一系列想法的起因吧。

  • 莱巴银那

    莱巴银那 2022-06-25 22:06:30

    【6.25打卡】第四天打卡,第五章(文字贴不全,只能放截图) 关于死亡的一章 和柏木游山,完全没游玩的乐趣。在阴霾的映照下,一切都是灰暗的,沟口的心不可挽地往黑暗游移。他们旅行的第一站,走过渡月桥就是墓地。和他人的谈话牵扯出死婴和那场神秘的“仪式”。一切物像都与死亡有关。 沟口目之所及,是樱花在不顾一切的向死亡舞蹈,在灰暗氛围之中,一切美都带有恶意。再加上鹤川的死,更是让沟口完全堕入了黑暗之中。 沉重的一章。

  • 尔思

    尔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 2022-06-25 23:25:38

    【0625打卡.D4】第四章读完。 除非天生变态犯罪者,不然所有罪犯都有明确的犯罪动机,而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想获得关注。沟口踩踏妓女后的系列心理活动也说明了这一点,即对撒谎和掩盖罪行暗暗兴奋,又因为罪行而害怕,还有告白的冲动,但更主要的是想从住持的反应里确认自我的存在感,简直是日后纵火的演练。

    “我们处于同世界对立的状态,这种可怕的不满需要通过世界和我们某一方的变化获得治愈。”

    【提问】作者花了大量了的笔墨写了新朋友柏木的故事,这个人物是否是沟口的镜像呢?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5 23:35:51

    【6.25共读打卡】阅读到第四章,陈老师将沟口的新朋友柏木的独白翻译成“俺”,感觉特别贴切这个人物的人设,有些身体的残疾引起极度自卑的病态又变态的样子,作者将柏木行动和思想之间的联系,描写得如此细腻又真实可感,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阅读分享:人们也许会想,只有借助镜子才能看见自己,可是残疾这东西,就是永远挂在鼻子尖上的镜子。这面镜子昼夜映照着俺的全身。忘却是不可能的。因而,在俺眼里,世界上的不安之类形同儿戏,是没有办法的。不安是没有的。俺如此存在,就像太阳、地球、美丽的鸟和丑陋的鳄鱼一样,是确实的存在。世界像墓石一样兀立不动。

  • 豆友127292605

    豆友127292605 2022-06-25 23:54:51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2-06-25 23:59:29

    【6.25打卡】C2 有意思极了,今天看到了可以说是和后文呼应的部分:“我”在金阁寺做学徒的时候,因为战争在本国其他地区的到来而幻想着倘若落到自己头上该如何是好。但这带给“我”的居然不是恐慌与焦虑,而是兴奋与释然——这把“我”和金阁联系起来,能毁灭“我”的战火同样可以将木质结构的金阁付诸一炬。抛去口吃,我和金阁并无二样。

  • 种一颗素心

    种一颗素心 2022-06-26 09:36:22

    1950年战火再度燃烧,“我”也准备实施行动了。在过程中“我”有动摇过,过去种种坚定了我的行动。提到了弱法师看到了落日之景,“我”对金阁美的认识也是盲目的,注定着“我”会看到烧毁金阁的那团火光。想说三岛改写的能乐也值得一读。结尾“我想,我还是要活下去。”理想与现实的背离,金阁的“死”完成了“我”的生。可人是健忘的,最后迎来的是金阁终极之美。真是虚无又悲凉。敬畏三岛的文学世界。

  • 超熟睡

    超熟睡 2022-06-26 10:18:24

    去年读完后不知道好在哪里,所以一直蛮期待一起读这件事,好让自己回头重读。

  • 哈姆雷特怕做梦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06-26 14:15:51

    【6.26,第5天打卡】第七、八章 沟口不仅仅陷入了对“自我”的执念,还深陷于对自身所处“界线”的执念,这真的是一层层一步步给自己扣上了“枷锁”,勇敢无畏,同时也怯懦不堪。不明确的省察,也会给沟口一种不合乎常理的抒情式的激昂。

    “生活的魅惑,或者说对于生活的嫉视,将再一次征服我,我也可以不烧毁金阁,逃出寺院,还俗,从而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之中。”这次是不是给沟口一次余地呢?有时候也会有过平常人生活的愿望吧。

    沟口想要破除一切通往深渊的障碍,对于柏木来说他不知道的是,追求某种意义上毁灭是美的最高状态是沟口追求美的极致。

    我不断在变化,今日之我,昨日之我以及来日之我,这些不同的自我会在不遥远的将来重合,以清醒的智慧与桀骜的偏激审视着当下。当一切泡影在幻灭中终结,但结束之后又将开始往复的幻灭。了结了过去之我,迎来了全新的自我。

  • 哈姆雷特怕做梦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06-26 14:16:06

    【主题讨论】 读到第七章立马一个震颤,毁灭的欲望就在一瞬间。一种歇斯底里的狂热。杀意往往产生在这样平常的一个瞬间,大家觉得是蓄谋已久还是一气呵成?

  • 哈姆雷特怕做梦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06-26 14:16:17

    【提问】“金阁不无能,绝非无能。但它是一切无能的根源。”本质是自己与自己的对抗吗?比如沟口预料了旅行——凶。西北方尤恶。我决定到西北方旅行。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6 17:52:15

    【06.26 打卡】读至第五章。 这一章信息量有点大,关于鹤川纯粹的生命,关于生死,关于性与人类,关于身体残疾、狡诈与谎言。 还有那关键时刻总会蹦出来的金阁,那个令沟口又爱又怕,又狂想又守护的金阁,沟口精神外化显现的金阁。 规定了沟口世界秩序的金阁。 因为信息量太大,且有很多意识流一样的描写,因此读起来有些吃力,还需要消化一番。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6 21:13:38

    【6.26共读打卡】“我的心既在金阁内部,同时又在风暴之上。限定我的世界构造的金阁,帷幔尚未被风飘起,镇定自若地沐浴着月光。风,我的凶恶的意志,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摇撼金阁,使它觉醒,使它崩塌,并在这一瞬间,夺去金阁倨傲的存在的意义。” 自带祥瑞光环的金阁寺,霎那间在沟口病态的阴暗心理之下,成了感情泛滥的发泄口,也是他感受存在与虚无的窗口,加上柏木这个催化剂角色。鹤川象征着虚无的光明,他的离去是必然的。明与暗之间的对立,只有通过生与死的合二为一,才能达到升华!

  • 莱巴银那

    莱巴银那 2022-06-26 21:29:11

    【6.25打卡】第五天打卡 第六章 没有了鹤川,沟口更孤独了。柏木这个人真的就像一道阴影。本来在月下吹奏尺八的画面,难得的让人觉得闲适、清雅,甚至有一丝宝贵的温存。不过片刻他就戳破了事实的真相。 第一次看到金阁前面的牌子,沟口认为只有疯子才会那么做。此刻的他还没有意识的,自己的内心在对于美的反复诘问中,越来越走向另一种极端,和真实的人生隔绝开了。

  • 亮晶晶

    亮晶晶 2022-06-26 22:10:30

    终极之美,就是毁灭!《金阁寺》讲述的便是人对美的无限追问,也是三岛的最高杰作。“人类易于灭亡姿态,却浮现着永生的幻象;而金阁不朽的美丽,却飘荡着灭亡的可能性。”读懂《金阁寺》,就是读懂三岛由纪夫乃至整个20世纪日本文学,并领略到美这一世间至高法则中的矛盾性与易碎性。美到极致的东西只有毁灭它才能保持它的永恒。

  • 卷耳😽

    卷耳😽 2022-06-26 22:23:21

    这个封面真的好好好好看好精美。

  • 豆友127292605

    豆友127292605 2022-06-26 23:05:12

    [内容不可见]

  • 尔思

    尔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 2022-06-26 23:20:47

    【0626打卡.D5】第五章是沟口心境开始变化的转折点,去岚山前后他和柏木进行了很多抽象意义上的探讨,关于美,关于残疾,关于谎言。沟口对金阁寺的情感也发生了改变,如果说之前他对金阁寺都是膜拜仰视的话,在经过和房东女儿失败的交媾,又得知象征光明的鹤川的死讯后,沟口直视起了金阁寺:他开始有了化为狂风,夺去金阁寺倨傲的念头。

    另外感叹一下三岛的文字功力,《金阁寺》一书通篇都给人华丽的感觉,但这种华丽不是靠形容词堆砌而成的,三岛的表述反而大多用词朴素,好像单纯只是因为表述对象美,如实记录下来就显得华美不已了。

  • 玖风

    玖风 2022-06-26 23:25:39

    【0626打卡.D5】 《金阁楼》Chapter8(余3章)

    读第八章的时候,竟然,慢慢地发现这篇小说之美了,慢慢地舍不得把这本书读完,又想着继续读,一睹它的“美丽”。

    这一章,很多情绪和描述,都击中了我,比如,如果在乎一个人,也无法忍受对方对自己一味不加理睬的态度;“每到关键时刻,就窥伺老师的脸色,这是我的一个极没有出息的习惯”,秒懂。

    和沟口一样,音乐之于我,也是一种慰藉,是除了可以滋养艺术修养之外的安慰。

    “回头想想,看似突然的出走,实际上经过一段长久的深思熟虑的过程。”这和我们平常偶尔情绪到来,生一个人气的时候也是一样,把所有的聊天记录都删掉,然后劝自己,如果对方不主动,就再也不理睬了。

    初见柏木,柏木对沟口说的那段“我们突然变得残虐起来…”结尾这几段太虐心了,读到这里,我才知道沟口为何想烧掉金阁寺,不是因为他恨金阁寺,而是金阁寺是他想象的意义中的全部,他一直想的是和金阁寺永远在一起,而老师斩钉截铁的毁了这个希望,于是万念俱灰了。

    这一章读得很难受,我很同情沟口,当然不是因为他自觉丑陋或口吃,而是因为如果他的人生有其他更好的机遇,譬如和有为子有美好的初恋,最好的朋友鹤川没有走,父母仍然在身边,他的老师仍亲近他,给予他爱和关注,沟口也不会那么孤单,也不会孤注一掷,内心冰冷而残虐起来。

    当我这样描写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很多遗憾的事情,如果…会怎样。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没有如果。

  • momo

    momo 2022-06-27 00:26:32

    【6.26打卡】C2-C3 “我”重又见到了母亲,但“我”是并不期待见到她,或许是因为年幼时撞见但被父亲的手掌隔断的事情,或许是母亲本不把“我”放在心上——她卖了父亲的寺庙,断了他回去的念想,从此“我”的未来便只剩下——金阁,这一种可能。

    『战败不是解放,绝对不是解放。它是不变的、永恒的,只是融进日常之中的佛教时间的复活。』 这又是我觉得作者的高明之处之一,他把对战争的态度融入到故事之中——一个颇为宏大的视角。

  • 哈姆雷特怕做梦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06-27 09:52:49

    【6.27,第6天打卡】第九章

    沟口给人可怜的感觉,有种一直说服自我欺骗的感觉。沟口仍然不愿意放任自己,或者说出于自己对做恶这个行为的恐惧,也许他是不敢面对极致美的毁灭。最后无比坚定,然后赋予一种解脱意义的行动,也许沟口在幻想着别人拉自己一把。但沟口一直在与之相悖的事情,在他长此以往的认知里,越是美的越应该被毁灭,只有真正毁灭了事物才能使其得以永恒。越是丑恶的东西越值得深刻审视,只有这样做才能看清丑恶的真面目。越希望得到的,偏偏对自己说不,越是不想要的,总是试图接触。

    “六月二十五日,朝鲜爆发战争,世界真的要没落、灭亡了,我的预感实现了。我必须立即动手。”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一种迎面而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3:05:34

    【6.27共读打卡】

    “死的每一天都是快活的。”

    沟口与柏木之间的共鸣,除了身体上的,更主要的在于他们残缺心理与病态思想上的相通与共鸣,所以他们都各自持有极致审美的理论。沟口向金阁寺寻求的是灵魂上永恒的慰藉与躁动不安的欲念,柏木追求的是物哀之美……

    阅读分享:金阁之美所给予我的陶醉,使我的一部分神经不那么透明了。这种陶醉从我这里夺走了其他一切陶醉,为了对抗,我必须另外根据我的意志确保清醒的部分。别人不清楚,但对于我来说,只有清醒时才是我自己,相反,也可以说,我这人没有一个清醒的自我。

  • 亮晶晶

    亮晶晶 2022-06-27 20:39:58

    打卡&自由交流 已经读到第八章了,好像又回到了上次读书的感觉,有点迷糊,三岛的文字是很犀利的,有时让我跟不上他的思维。我觉得“通过破坏来留住美”这个想法从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很多人都想把最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如果不成宁愿破坏他。 并且我觉得沟口对金阁寺的破坏是他自卑的一种体现,因为金阁太美了而自己又是那么丑陋,而只有将其破坏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对美的永远占有。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7 22:30:10

    【06.27 打卡】“必须把金阁烧掉。”终于,故事的要迎来高潮。 继鹤川之后,在沟口塑造三观之时出现的重要人物,内翻足的柏木,实在是没给沟口带去什么正面的积极的东西。他给沟口灌输的那些负面的东西,把本就阴暗的沟口的人生带的越来越偏激。

    尤其是在处理和师傅的关系的时候更是偏激,甚至带有自毁的快乐。

    关于美的探讨,确实有些复杂,有些难以理解,弄弄的日系风格。😀

  • 玖风

    玖风 2022-06-27 23:02:12

    【0627打卡.D6】 《金阁楼》Chapter9(余2章) 这一章印证了一个猜想,惊呆了一件事情。 这个猜想是,沟口想烧掉金阁寺,确是因为孤独引起,他甚至还比较了为何不杀师父而要烧金阁寺。因为烧金阁寺更有教育意义。

    而大为惊叹的是,鹤川竟然和柏木是朋友,并且一直保持书信往来。这让我想到两个很有意思的点,人以群分,朋友喜欢的朋友,一般自己也会喜欢,至少不排斥,爱屋及乌;鹤川之前有劝沟口不要同柏木做朋友,所以,鹤川,是吃醋了么。原来友情确实是会吃醋的。 “我一边哭,一边惊叹于鹤川这种凡庸的苦恼。”不知为何,我也联想到自己,时常平庸的苦恼。但这是真性情吧,要不,都修仙了。

    有段时间,特别迷哲学、文学思想深刻的一些东西,后来觉得再那样学习沉浸下去,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不着地,而且因为懂的人太少,太孤单。我们可以去线上找同伴,但我更喜欢活生生的个体,所以又很排斥读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了,而是尽量认真地活着,认真地看山山水水,认真地和朋友们交往。

    再读这个章节,让我又困惑起来,我确实享受阅读这种作品带来的愉悦感,但是我又确会被它影响,譬如,当我再看到一些事物,我甚至会用沟口的眼光,至少是想到,去看。 如此,一切,有些不美好起来。

  • 莱巴银那

    莱巴银那 2022-06-27 23:05:33

    【6.27,第6天打卡】第七章 美的物理形态与自我构想的虚无意识暗合。在虚与实的存在之间,我与真实世界之间隔着一个无法触摸的观念距离。金阁作为真实存在的物体,却成了沟口和现实之间的一种永恒存在的“观念”。 沟口痛恨老师的虚伪,老师的那句话触动了他的心,那一瞬间的真实,唤起了他的某种意识。所以他想尽办法想要再次勾动老师富有“人性”的一面。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三岛把这个人物的内心写得太透彻了!沟口想要的是(虚假的)“美”与“高尚”的崩塌。当老师作为圣人的外壳剥落掉,露出本来自我粗鄙的一面时,他兴奋至极。所以他才不顾赔上自己将来的命途去做这一切。

  • 尔思

    尔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 2022-06-27 23:26:58

    【0627打卡.D6】第六章读完 沟口在柏木教学尺八后渐渐明白二人对美理念的差异,柏木因自身残疾只喜欢短暂的美,厌恶所有长久的美丽,但沟口恰恰觉得音乐鲜花虽然存在时如梦如幻,但稍纵即逝后就更凸显自己的丑陋。

    作者草蛇灰线埋下的暗线也在这里显现,沟口与少年时期看见的挤奶女人突然重逢,当年如怪谈般的奇遇如今却让沟口觉得无所适从。金阁寺又一次与性幻想对象的身影重叠,这一次,沟口清晰听见自己声音:总有一天会将你征服,总有一天要把你据为己有。

  • momo

    momo 2022-06-27 23:40:23

    【6.27打卡】C2-C3 “我”在一个下雪天给一个醉醺醺的美国兵当导游,在他的要求下踩了与他一同前来的妓女几脚,但这并不让“我”觉得罪恶,反而让我兴奋,激起了我的欲望。(说实话我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我可以理解沟口为了自保而为此行为,但究竟是多畸形的自卑才会让一个人从虐待他人身上找到满足...) 尔后“我”用美国兵给我的烟去讨好住持,于是乎“我”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我”依然没有坦白,即使面对我的朋友鹤川亦然——“我”甚至对他撒谎说自己从没干过这事,他自然坚定相信。再后来,“我”和他都去上大学了。我遇见了一个和我同样有生理缺陷的人。

  • 豆友127292605

    豆友127292605 2022-06-27 23:55:41

    [内容不可见]

  • 哈姆雷特怕做梦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06-28 08:44:22

    【6.28,第7天打卡】第十章 “别人看到的我,和我想象中的我,哪一个更持久呢?”金阁毁灭了,但金阁的美又是永恒不灭的,沟口却想要活下去,说实话这种心态有些无法理解。《金阁寺》可以说是沟口的一份坦白书吗?可以看作是病态证明自己存在的扭曲吗?

    沟口最后明白了美到底是金阁本身,还是与包裹金阁的虚无的夜等质的东西?也许如他想的那样两者兼而有之,既是细部,又是全体;既是金阁,又是包裹金阁的夜。还是有些伤感的,柏木认为改变世界的是认识而不是行动,沟口做的恰恰是抹消行动的认识。因为虚无,因为一场徒劳,所以恰恰要去行动。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8 10:34:03

    【06.28 打卡】 刚好在共读最后一天读完本书。

    在父亲死后的日子里,在被鹤川拯救又被柏木打压之后,沟口陷入了癫狂,尤其是关于自己怎么看自己,别人怎么看自己,陷入了偏执,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七个疯子》中的埃尔多萨因,整个世界都只剩下都幻化成了自己意识中的世界。父亲临死前领沟口瞻仰过的金阁变成了一座大山,压住了他,只有毁灭这座大山,他才能新生。

    “人们看到的我,和我自己认为的我,哪个更长久呢?” “哪个都转瞬即逝。即使强行让它长久,肯定不知什么时候又消亡了。火车开动的时候,乘客是静止的。火车静止,乘客就要走出来。不会一直开动,也不会一直休息。虽说死亡是最后的休息,但这种休息,其实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 一頁

    一頁 (始于一页,抵达世界) 组长 楼主 2022-06-28 17:58:19

    【6.28打卡】共读最后一天,大家记得来打卡呀,明天就要为坚持打卡的朋友颁奖啦

  • 莱巴银那

    莱巴银那 2022-06-28 18:02:40

    【06.28】最后一天打卡,读完啦~!

    三岛用文字构成了一个丰饶的意识原野,我们置身其间,生存、创造又毁灭。脆弱的肉身、脆弱的物理存在

    、不朽的美丽本身就蕴藏着幻灭的可能。毁灭金阁,是毁灭自己?还是重塑自己呢? 柏木、鹤川、老师都在无意间成为了沟口的引导者,让他更多了一份坚定。最后,生成巨大的心理裂变。真实的与意念中虚空的殿宇全部倒塌。意识与行动的拉扯中,真实和虚无之间已经没有了界限,徒劳与意义也被解构,凭着人类原始的力量和本能去毁灭一切吧!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8 21:32:47

    【6.28共读打卡】性格决定命运,好像也适用于男主沟口身上。他这复杂的人格,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残缺,让他越发地自卑,走向自毁与毁它,对这个世界的否定,好像也是必然之路,总是需要做出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吧。三岛的日式美学,在沟口身上表现为死亡、无常、虚无。当他远观金阁寺的时候,它是极美的,但当他靠近金阁寺的时候,它失去了神秘感。对于爱慕无常之美的沟口来说,只有将其毁灭,才能实现自我的反叛与对这个世界的报复。

  • 玖风

    玖风 2022-06-28 23:28:11

    活动 【0628打卡.D7】 《金阁楼》Chapter10-11(读完) 最后两章,完全沉浸在作者的笔触里。

    有为子是沟口美好精神力量的源泉或寄托,无人可比。那句“有为子不在,找谁都可以”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禅海和尚和沟口最后的对话,或许是沟口烧金阁寺前最后的安慰,我一直在想,为何沟口最终还是没有被禅海和尚救赎,以及最终发现烧毁金阁寺也改变不了什么,决定退缩时,最终还是放火烧了金阁寺,是不是在作者的心里,认为最终邪恶还是会战胜真善美。

    沟口烧了金阁寺,看到最后一段,我对沟口的怜悯和同情,也随那烟火化为乌有,我甚至有点讨厌起沟口来,讨厌他不还柏木的钱(伤害自己最好的朋友),讨厌他把金阁寺烧了,而这种讨厌的情绪,久久没有散去。 一直看到最后作者后译的那段: “人总是向往美、呼唤美、创造美。然而,美总是脆弱的。 面对邪恶,美,不堪一击。 这是人生的悲剧。 故而,我译《金阁寺》,满心如秋风般悲凉。”

    在这里,在译者的悲凉中,又寻得了一些安慰。

    写在后面 读完《金阁寺》,认识了沟口的朋友、家人、老师…,走进了他最深层的心底,见到了他的善良和阴暗,也旁观了他一点点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的无感,到同情,到最后的厌恶,最终所抗拒的,可能是人性的恶,美不能永恒,最终会被恶所毁灭的深深的无力感。 谢谢这本书,谢谢组织者,谢谢这次活动。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其实是完全不能欺骗自己的,是面对自己真正的内心的,我们认识了沟口,其实,我们也再一次认识了自己,加深了对自己的理解。

  • 尔思

    尔思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 2022-06-28 23:31:06

    【0628打卡.D7】 “必须烧掉金阁。”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设想过挺多犯罪动机,却没想到动机十分复杂,但契机却是这么简单:只是一个误会。住持误会沟口跟踪寻花问柳的他,而本身百无聊赖的沟口火上浇油般加深了住持对他的厌恶。于是,当沟口发现(或是得偿所愿?)自己继承金阁寺无望后,下定了纵火的决心。

    如果把以上情节转述给从未读过《金阁寺》的人听,大概无论是谁都会直呼“不至于不至于”,但一切荒谬皆有缘由,沟口长期以来被迷茫、自我厌恶、对美畸形渴望紧紧纠结和束缚,现在终于到达了临界点。

    与其说沟口嫉妒美,不如说是在理想型的极致的美面前自惭形秽、无所适从,最终信念崩塌。

    这些天来感谢共读会,感谢一页和编辑的陪伴,《金阁寺》会继续读下去,关于美的探索也继续进行。

    以及,好想再去一次金阁寺啊!

  • Casste

    Casste 2022-06-28 23:58:59

    【6.28】最后来打一次卡,已经看到第五章,发现“拒绝”在沟口眼里似乎是美之代表,有为子对背叛的两次拒绝,树桩断面的对见到这个世界的拒绝,金阁拒绝灼眼阳光,金阁免遭空袭后“拒绝所有含义”的美……是因为我因为口吃被交流拒绝,而相对应的也是我在拒绝交流、拒绝世界,因此我这样追求“拒绝”吗?另外一开始一直认为我要毁灭金阁是因为只有它残破得和我一样,它的实物才能和我心中的美之金阁相匹配,但是在得知金阁没有被炸毁后,我又认为金阁更美了…所以无论金阁存活与否,只要它经历过黑暗,在我心中就是美的吗?还没往后看,不知道后面是怎么样让我改变主意的。

  • momo

    momo 2022-06-29 00:04:29

    【6.28打卡】 『他的内翻足和那女子犹如两颗星星点缀在真相的世界里,互不接触;他本人将继续埋藏于假象的世界以图实现自己的欲望。』 沟口遇到了同样有着生理缺陷(内翻足)的朋友柏木,后者给他讲述了如何失去童贞的故事——颇为怪异的故事,对象竟是一个年届六十的老太太,一点儿不美,但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欲望,难以抑制,而之后也一直如此——他还得出来一套关于女人喜好的理论(?) 老实说,我没太看明白也没太能接收本书中传达的观点(或许是看得断续),或许下次重读能好些w

  • ピリパラ

    ピリパラ 2022-07-13 07:08:51

    好想去金阁寺打卡呜呜呜呜😫😫😖

<前页 1 2 后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