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得参差的传奇|《传奇》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新经典

来自:新经典(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2022-06-13 14:04:1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16 17:22:08

    [内容不可见]

  • 皮皮璐

    皮皮璐 2022-06-16 20:54:35

    总感觉读张爱玲的小说要很有勇气

  • 散人

    散人 2022-06-18 15:04:15

    之前买了这个版本,封面,纸张字体都很喜欢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1 10:17:25

    【06.21 打卡】 《沉香屑 第一炉香(上)》 第一次读张爱玲。 说不尽的雍容华贵。 大人物,小人物切换流畅自然。

  • 押沙龙

    押沙龙 (B计划) 2022-06-21 10:52:51

    今天开始阅读打卡!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1 19:46:26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 🧡勞小姐🧡

    🧡勞小姐🧡 2022-06-21 20:42:38

    -_-【6月21日打卡】 重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竟有种「自私的人才適合戀愛,無私的人不合適」的感覺。 因為無私的人,多半只付出不盤算。愛到最後,對方不是「理所當然」地索取,就是「無以為報」的心慌。久而久之,關係陷於病態,感情自然不能夠長久。 但兩個自私的人在一塊就不一樣了。他們需求清晰,目的明確。大家同步索取,同步付出。誰也不會被欠,誰也不會吃虧。儘管少了些愛意,但總體公平,關係反而更能長久。 特別是當彼此想要的東西,祇有對方才能給的時候—— 兩個人的關係就更牢固了。 而這種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也是促使兩個人相愛,甚至是進入婚姻的主要動力。 比如在《傾城之戀》里, 範柳原圖的是白流蘇的風情, 白流蘇圖的是範柳原的「現世安穩」, 他們一個要愛情,一個要婚姻。 又因為白流蘇要的,範柳原不願給。 可範柳原要的,又祇有白流蘇能給。 所以這對男女才會在這段關係中「有滋有味」地推拉了起來。 男方一直在試探女方的真心, 女方一直在試探男方娶她的誠意。 從上海到香港, 從設局到博弈, 白流蘇一直居於下風。 卻因戰爭, 逆風翻盤。 可流蘇在這場感情博弈中真的就贏了麼? 未必。 只見張愛玲寫道: 「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幸的好現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然而流蘇還是有點悵惘。」 戀愛談得多的人,往往會忘掉如何去愛。 也許是因為愛說多了,人便懶得再去表達了。 也許是因為愛的人多了,表達的方式套路而不真切了。 可範柳原卻不是上面這兩種。 他不是不說「情話」,只是不對流蘇說。 不是「不再愛」了,只是「不再那麼愛」流蘇了。 一紙承諾有了,一往情深沒了。 我想,這結局雖然不是流蘇最想要的,但一定是對她最好的吧。

  • 🧡勞小姐🧡

    🧡勞小姐🧡 2022-06-21 20:46:47

    -_-【6月21日打卡】 在張愛玲的《心經》中,張愛玲用一個最常見的「三角關係」,呈現了夫妻、父女、母女之間最常見情況,以及最極端的可能。 故事圍繞著一個男人展開的。許父既是丈夫,也是父親。他的婚姻沒有愛情。他把妻子當保姆,把女兒當情人。後來,又受困於道德倫理,找了一個各方面都與女兒相似的女孩作為愛情的替身。 讀《心經》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恨許小寒。因為她當面嘲笑許母,在許母面前肆無忌憚地勾搭許父。是她破壞了父母的婚姻。 但我卻覺得,不是她破壞了父母的婚姻,而是父母的婚姻毀滅了她。 她是這個悲劇的始作俑者,也是這個悲劇里最大的受害者。 還記得許母說的那一句話麼?「你爸爸不愛我,也不夠愛你。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 張愛玲用這句話暗示了,許母從一開始就知道許父不愛自己了。她之所以縱容小寒與許父的親暱,只是想利用女兒捆綁丈夫,讓丈夫留在身邊而已。 因為她心裡明白,就算許父不愛自己,但只要他還愛女兒,他就還會回家,她的婚姻也還沒有完。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女兒和丈夫之間的親暱,漸漸超出了倫理所能允許的範圍。 另一方面,小寒在與許父的多次「互動」中,也慢慢地產生錯覺。她認為自己可以取代母親,成為父親的女人。 因為母親留不住的男人,自己成功留下來了。 只是她並不知道,許父對她的愛、寵溺、遷就和容忍,更多是源於天然的血親關係,而非俗世中的男女之情。 故事的最後,小寒挽留許父失敗。她不再相信愛情。她主動進入另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這也似乎在暗示著,另一個婚姻悲劇即將上演。 這才是《心經》中最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許小寒看似悲劇的始作俑者,實則卻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的父母沒有愛情,也沒有教會她什麼才是愛情。她只是母親維繫婚姻的工具,只是父親受困圍城時的情慾替代品而已。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1 20:55:48

    [内容不可见]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1 20:56:17

    【06.21打卡 Day1】虽然也读过几遍金锁记了,但是看到七巧让长白烧烟,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那一段还是脊背发凉。还有拆散长安和世舫那部分“隔了些时,再提起长安的时候,她还是轻描淡写的把那几句话重复了一边。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

    我看这像剃刀片的分明是张爱玲的文字。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1 22:03:45

    【6月21日共读打卡】晚上阅读了《金锁记》,佩服张爱玲高超精湛的写作手法,将这部现实主义之作里主要人物,尤其是曹七巧的病态心理描写与个性塑造得入木三分,不幸福的婚姻人生,又病态控制两个子女的婚姻人生,造化弄人~“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 换换

    换换 2022-06-21 23:03:52

    【6.21共读打卡】《金锁记》七巧未出阁的时候,也是有几个人喜欢她的,如果她嫁给他们几个中的任意一个,估计也是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吧。可是她却嫁给了残废的姜家二爷做姨奶奶,后来扶正,成了二奶奶。虽然育有一儿一女,但是她的日子也一定很苦吧。嫁给一个残废,处处低人一等,所以她就见不得别人好。这也罢了,最重要的是,她连自己儿女好都见不得。女儿和留学回来的童世舫订婚了,她却整日到处宣扬女儿和未婚夫的各种不好,各种阻止他俩在一起,直至他们退婚后,她还是跟童世舫说女儿长安抽大烟,让他对她彻底死了心。要知道,长安已经在努力的戒烟了。 她让儿子长白烧烟,两个儿媳的死跟她也脱不了干系。她自己婚姻不幸,就见不得别人好,所以疯狂的报复在了儿女身上,真可谓是个狠毒的女人。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荼毒了一代人,包括七巧,还有她可怜的儿女。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1 23:57:49

    【6月21号阅读打卡】阅读了《金锁记》,佩服张爱玲辛辣的笔风,将两性关系写得通透,写景也极美 。 “男子对于女子最隆重的赞美是求婚。他割舍了他的自由,送了她这一份厚礼。”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2 11:51:48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2 11:52:10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6937982

    [内容不可见]

  • Alain

    Alain (游牧民族) 2022-06-22 17:36:59

    【6.22打卡】才开始读,先看了目录原来是一些经典篇目的收录。今天读了《金锁记》,遣词造句与拿腔捏调都有红楼的感觉,写到了很多金子做的首饰,其实都是金子做的锁链与镣铐,荣华富贵的俗世本身就是一座囚禁着人的囹圄,七巧戴着,也让她的女儿长安戴着,之前与之后的女人们也都戴着,用清冷的月光来形容这的无尽绵延诅咒或许太过温柔。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2 19:42:02

    【6月22日共读打卡】阅读了《倾城之恋》,依然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之作,以辛辣的笔触批判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对女性婚姻人生的摧残,张爱玲通读讲述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虚伪、畸形的爱情婚姻,辛辣地讽刺了在时代裹挟下的复杂人性和女子的人生困境。“总之,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啊,管它呢!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他给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这一点,她知道她可以放心。”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2 19:54:13

    【6月21日共读打卡】“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读完《倾城之恋》,想到冯骥才的那段名言: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决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小说里的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婚姻人生经历,在张爱玲冷冽的笔下,看似暧昧又浪漫,如今看来却是生命不可承受的轻与重,令人心生怅然之感!也许那是白流苏当时最好的选择与归宿了!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2 20:31:09

    【6.22打卡 Day2】

    我觉得倾城之恋有一种独属于张爱玲的骨子里的凉薄,“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别的人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她偏偏要写出来。

    读茉莉香片,通篇写了一个苦字。碧落的苦,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段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传庆的苦,苦在二十多年前他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就有逃脱的希望。丹朱也苦,原本是最无辜的她偏偏受到了那么大的伤害。

    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 换换

    换换 2022-06-22 22:40:12

    【6.22阅读打卡】今天读完了《倾城之恋》白流苏是一个坚强且有主见的女子,在那个动荡而保守的年代、固执而腐朽的家庭,她不能接受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于是离婚。我觉得,在一段婚姻中经济基础和爱情是一样重要的,不需要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够满足我们的衣食住行。作为现代女性来说,经济基础不必一味地依赖男人,要先学会独立,才能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一段失败的婚姻,让她在娘家抬不起头。后来,她遇到了有钱却遭受命运不公的范柳原,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但是两个人各有心事、相互利用、各怀鬼胎,二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博弈,到后来,白流苏差点儿就要放弃这段感情了。有时候我在想,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如果没有战争,他们俩应该也就不了了之了吧。一座城市的沦陷成全了“执子之手”的佳话,一场残酷的战争塑造了英雄也回归了平凡。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白流苏不再如白月光那么高不可攀,她成为一颗朱砂痣永远烙在了范柳原的心上! 我觉得她曾经那微弱而敏感的心也是渴望过爱情的。只是她的原生家庭、她的遭遇让她不相信爱情。或许对于爱情,她从始至终都只是拥有渴望的姿态罢了。她好像一个从来没有年轻过的人。一面说着放过彼此,我不爱你了。一面又泪流,放不过自己。她不是恨世界没有爱情,她恨的是自己明明从骨子里深知爱情的脆弱性与稀少性。却又还是满怀期待了。或许这种期待,是错误的吧,无所谓了,不紧要的。可怎么,还是泪像丝一样滑了下来,伴着期翼,可鄙。 她是不幸的,但总归也是幸运的,至少,她也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博了一把,而且还成功了。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2 22:52:23

    【06.22 打卡】读罢《沉香屑》。 硬是要跨越阶层,就一定会缺少认知,这样的情况,没有好果子吃。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 “公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裏,根本談不到公平兩個字。”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3 15:07:45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3 15:08:0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6937982

    [内容不可见]

  • 换换

    换换 2022-06-23 21:40:20

    【6.23阅读打卡】《茉莉香片》这个故事太苦了,就连茉莉的香味也掩盖不住。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书里那个幸福的人就是丹朱,而那个不幸的人,就是传庆了。 传庆的妈妈冯碧落在定亲之前对言丹朱的爸爸言子夜算是一见钟情吧,由于冯家嫌弃言家的家庭条件,而言子夜也心气高,不愿意被人说成是“攀高枝”,一气之下出国留学了,剩下无助的冯碧落,在家人的安排下,18岁结婚,嫁给了聂介臣,并生下了儿子聂传庆。“ 爱情作为基石的婚姻,那婚姻中的孩子,终将成为牺牲品。”他们家就是,妈妈不爱爸爸,整日郁郁寡欢,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知道妈妈不爱自己,所以就把对她的恨加注到了他的身上,不喜欢他,跟着后妈一起刻薄他。他也从心里瞧不起爸爸,对他充满怨恨。这样的家庭里注定会培养出心理扭曲的孩子,传庆就是,他内心深处想得到爱,但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他同情他的母亲,但更多的是怨恨,明明不爱,为什么要嫁给父亲,然后又早早离去,让他受尽苦难折磨。现在呢,他爱他的父亲,又恨他的父亲,无数情感交织又无法离开他的父亲。他和母亲太像了吧,敏感又懦弱。他变得不能看见别人一点儿好。他老是幻想着如果母亲当年跟着初恋走了,就不会有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了。 偏偏阴差阳错,他和妈妈初恋情人的女儿言丹朱成了大学同学。丹朱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气、阳光快乐的女孩,她很擅长交际,一看就是家庭幸福的孩子。她把传庆当做可以倾诉心事和秘密的朋友,但是传庆喜欢她,又讨厌她,如果自己的爸爸是言子夜,那么就不会有言丹朱,所以他恨她。终于在一个夜晚,他抛开仅剩的一点自尊向丹朱求爱,但被她拒绝了,随后便对她拳脚相加,并进行了残忍的辱骂,打完了出完气他跑了,丢下了丹朱一个人。 “丹朱没有死,……他跑不了。”是的,这命运永远矗在那儿,无法撼动。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3 21:52:15

    【6.23打卡 Day3】

    《第一炉香》

    看电影之前拿出来看过一遍。张爱玲是最会写颜色的了。墙内的杜鹃花,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红。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是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葛薇龙心里原是有自己的主意的,可能只是想着求姑妈帮衬一年,毕了业自己可以有个出路。对姑妈可以“以后慢慢的报答”。可是姑妈心中自然是另有主意了。葛薇龙也不是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她心中想着“只要我行的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绝不会相信那些无聊的流言。”

    可是她哪里知道这里的生活就像是沼泽,只要一步踏进去,就绝无脱身的可能了。“三个月的功夫,她对这里的生活已经上瘾了。”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如果葛薇龙专注于学业,是否能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可是那样的故事,就不会发生在这第一炉香里了。

    “薇龙果然认真的练习起来。因为她一心向学的缘故,又有梁太太在旁随时的指拨帮衬,居然成绩斐然。”“她也有快乐的时候,譬如说,阴历三十夜她和乔琪两个人单独的到湾仔去看热闹。”

    《第二炉香》

    第二炉香的故事短短的,有点像张爱玲转述的一个都市传闻。愫细二十一岁了,依旧是一个纯洁的孩子,而这就是悲剧的根源。因为对性的无知,她觉得自己丈夫是个禽兽。“现实是这么污秽。”两个人都想给对方爱的教育,可是对爱的认识又是那样的不同。最后安白登因为受不了别人的闲话自杀了。整个故事读起来那么的荒诞,却有仿佛是真实发生过的。一个纯洁的孩子总不会犯下什么错误。那难道错的是安白登吗?可见脏的并不是性,是人。就像张爱玲在一开始就说明的那样“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3 22:26:28

    【6月23号阅读打卡】聂传庆与言丹朱,关于人性的善与恶的故事,两个不同的原生家庭,两种不同的命运走向。 “子夜生平最恨人哭,连女人的哭泣他都觉得是一种弱者的要挟行为,至于淌眼抹泪的男子,那更是无耻之尤…”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3 22:32:46

    【6月23日共读打卡】晚上阅读了《茉莉香片》,“丹朱,如果你同别人相爱着,对于他,你不过是一个爱人。可是对于我,你不单是一个爱人,你是一个创造者,一个父亲,母亲,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天地。你是过去与未来。你是神。” 虚荣的言丹朱与怪僻的聂传庆,看似病态的虐恋,实为隐藏的恶念,女子的无奈……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3 22:57:09

    【06.23 打卡】读至《那第二炉香》。 最近也在读《台北人》,一个在香港,一个在台湾,写着相似的故事,但是不一样的味道。

  • 换换

    换换 2022-06-24 14:16:12

    【6.24阅读打卡】《沉香屑·第一炉香》来自上海的女学生葛薇龙,是个出生在中产家庭的女孩,她因为在香港上学,投靠了姑妈梁太太。梁太太年轻的时候,拒绝了家里给她安排的婚事,为了钱而嫁给了一个六十多岁的香港富商,富商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孤独奢靡的梁太太,每天游走在各种不同的男人中间,虽然可以缓解她的孤独,但是她永远都得不到他们真正的爱。葛薇龙年轻又漂亮,却被梁太太利用,当做诱饵来吸引男人,然后姑妈再凭借自己的社交手段把他们网罗过去。 在一次宴会中,葛薇龙遇到了花花公子乔琪乔,并且爱上了他。但是帅气的乔琪乔想找一个丰厚嫁妆的老婆。而葛薇龙也知道乔琪乔是个到处留情的花花公子,但她还是天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例外。乔琪乔刚和她说完甜言蜜语,转身就跟女佣在一起,葛薇龙撞见伤心不已。她想远离这里的一切,想回上海,可是走到跟前,她还是无法割舍这里的好生活。姑妈也舍不得放弃她这个好用的赚钱工具,所以她撮合乔琪乔和葛薇龙结婚。梁太太劝乔琪乔道:“我看你将就一点罢!你要娶一个阔小姐,你的眼界又高,差一些的门户,你又看不上眼。真是几千万家财的人家出身的女孩子,骄纵惯了的,哪里会像薇龙这么好说话?处处地方你不免受了拘束。你要钱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钱做什么?当然,过了七八年,薇龙的收入想必大为减色。等她不能挣钱养家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的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对方犯奸的证据,那还不容易?”就这样,结了婚的葛薇龙成了交际花,卖力的为姑妈找男人,为乔琪乔挣着钱。 葛薇龙本可以一心一意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是她却为了爱情和虚荣心而堕落了。她无法压制自己的欲望,挣扎之中而妥协,到最后沦落,从而放弃了自己。姑妈不像姑妈,妻子不像妻子,丈夫不像丈夫。他们相互依存,又自成一家,仿佛一线寄生虫,需要从他人身上吸食鲜血。没有真正的爱情,也妄论亲情,大家都是赤裸裸的现实,没得情分好讲。爱情之于其中,更像是一种掩饰、一个借口。 是姑妈用来打发时光的东西,是葛薇龙用来掩饰内心的东西,是乔琪乔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借口活下去,而追逐爱情就是最名利的答案。保持初心的唯一方法,就是远离诱惑,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4 18:29:20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4 18:29:41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6937982

    [内容不可见]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4 21:36:04

    【6.24打卡 Day4】

    今天把剩下的都读完了

    《琉璃瓦》难得的有点喜剧色彩,心心相亲,却有相错了人。姚先生愣是气得脖子都紫了。描述中原本乖巧的心心骂起人来也是尖酸,“那个人,椰子似的圆滚滚的头。头发朝后梳,前面就是脸,头发朝前梳,后面就是脸——简直没有分别”。八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也是只有小说里才敢写的事情了。

    《心经》里招待客人,小寒到处处像是女主人一样。女孩子的恋父,要我说小的时候多少都会对父亲有些崇拜的。关键在于父亲的行为也过于逾矩了。母亲倒是后来才知道这一切的,“总拿你当个小孩子!有时我也疑心。过后我总怪自己小心眼。,小寒虽然处处耍手腕,但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和绫卿在一起。最后这男人甩下一句“天下的天真的女孩子,大约都跟你差不多吧。”就跟情人走了。那有什么真爱。无非就是喜欢年轻女人罢了。

    《年青的时候》左右不过是个误会,沁西亚也是可怜的,也可能是不想多写婚姻上的不幸,张爱玲让她生了重病。“只有年轻人是自由的。知识一开,初发现他们的自由是件稀罕的东西,便受不住它了。就因为自由是可珍贵的,它仿佛烫手似的——自由的人到处磕头礼拜求人家收下他的自由……”这段话说的可太好了,年轻人就是要珍惜自由,别嫌自由烫手啊。

    《花凋》这个名字起得极美,可是因为重了酒的名字,还是有些怪怪的。花凋就是一个像花朵儿一样美的女孩子凋零了“一个希有的女孩子……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这话虽是刻在墓碑上的,张爱玲偏生要告诉我们,全然不是那回事。于是这又是一个可怜的女孩子的故事了。故事当然还是跟嫁人有关,刚刚有了个好的人家,就得了重病的女孩子,一寸一寸的死去了。

    《封锁》这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每次想起这个故事,都是一股子包子味儿。男人仿佛除了抱怨自己老婆就没别的话说了。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4 21:47:17

    【6月24日共读打卡】晚上阅读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极普通的上海女孩葛薇龙的人生经历,令人感叹,可能是时代与个人的局限性,张爱玲的爱情哲学,将华丽与苍凉相连,将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无处安放与无所适从,书写得鞭辟入里。

    阅读分享:薇龙自己觉得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变了坟,她也许并不惊奇。她看她姑母是个有本领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4 22:01:41

    【6月24号阅读打卡】读完两部《沉香屑》,第二炉香比较吸引我,“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一个令人感到愚昧无知、封建保守的悲哀故事。也许这是张爱玲借此讽刺与影射她那缺失的母爱的渴望与怀疑吧? 北岛说你们这么多人喜欢张爱玲,张爱玲把人性写得这么恶有什么意义呢? 阿城回答说:写尽了人性之恶,再回头,一步一光明。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4 22:03:54

    【6.24打卡 Day4】

    今天把剩下的都读完了

    《琉璃瓦》难得的有点喜剧色彩,心心相亲,却有相错了人。姚先生愣是气得脖子都紫了。描述中原本乖巧的心心骂起人来也是尖酸,“那个人,椰子似的圆滚滚的头。头发朝后梳,前面就是脸,头发朝前梳,后面就是脸——简直没有分别”。八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也是只有小说里才敢写的事情了。

    《心经》里招待客人,小寒到处处像是女主人一样。女孩子的恋父,要我说小的时候多少都会对父亲有些崇拜的。关键在于父亲的行为也过于逾矩了。母亲倒是后来才知道这一切的,“总拿你当个小孩子!有时我也疑心。过后我总怪自己小心眼。,小寒虽然处处耍手腕,但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和绫卿在一起。最后这男人甩下一句“天下的天真的女孩子,大约都跟你差不多吧。”就跟情人走了。那有什么真爱。无非就是喜欢年轻女人罢了。

    《年青的时候》左右不过是个误会,沁西亚也是可怜的,也可能是不想多写婚姻上的不幸,张爱玲让她生了重病。“只有年轻人是自由的。知识一开,初发现他们的自由是件稀罕的东西,便受不住它了。就因为自由是可珍贵的,它仿佛烫手似的——自由的人到处磕头礼拜求人家收下他的自由……”这段话说的可太好了,年轻人就是要珍惜自由,别嫌自由烫手啊。

    《花凋》这个名字起得极美,可是因为重了酒的名字,还是有些怪怪的。花凋就是一个像花朵儿一样美的女孩子凋零了“一个希有的女孩子……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这话虽是刻在墓碑上的,张爱玲偏生要告诉我们,全然不是那回事。于是这又是一个可怜的女孩子的故事了。故事当然还是跟嫁人有关,刚刚有了个好的人家,就得了重病的女孩子,一寸一寸的死去了。

    《封锁》这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每次想起这个故事,都是一股子包子味儿。男人仿佛除了抱怨自己老婆就没别的话说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4 22:09:06

    【06.24 打卡】读了《金锁记》,七巧的一生被金枷所困。棱角又伤了别人。 长安长白真的是被原生家庭所困,可悲可叹。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5 16:43:20

    【06.25 打卡】 今天读了《茉莉香片》。 她不是籠子裏的鳥。籠子裏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綉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裏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 一个悲剧故事,一个被原生家庭迫害,精神残疾,不能爱不能被爱的故事。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5 20:43:47

    [内容不可见]

  • 换换

    换换 2022-06-25 21:25:36

    《沉香屑·第二炉香》这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蜜秋儿太太的小女儿愫细嫁给了大学教授罗杰,但是因为不懂男女之情,而在新婚之夜圆房的时候,闯进男寝室告诉所有人:罗杰是个变态色情狂。而蜜秋儿太太也不加以制止,任由女儿败坏着女婿的名声,直至他受不了流言蜚语而自杀。而且蜜秋儿太太的大女婿也是自杀而亡,并且,她还有一个小女儿。 蜜秋儿太太对女儿们的性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孩子这么大了,还对此一无所知。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教育里,好多家庭都把性教育自动规避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唯独不能缺少对孩子的性教育,性并不脏,脏的是人性。缺乏性教育的家庭,悲剧产生的概率往往会更大。 《第一炉香》是劝女人的,而《第二炉香》却是劝男人的。 《琉璃瓦》父亲有七位千金,生的一个比一个美,父亲称她们为“琉璃瓦”。他想把女儿们都嫁得光彩,而且最好能够帮衬到娘家。 没想到,大女儿高嫁后,为了自己在夫家的面子,鲜少和娘家走动,伤了父亲的心;二女儿依照自己的意愿低嫁,父亲更不满意;三女儿虽然乖巧,相亲局上却认错了人,喜欢的不是父亲想介绍的,阴差阳错地准备远嫁……父亲越来越绝望,大病一场。但后面的女儿一个个长大,还需要他张罗婚事... 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归宿,父亲的用心虽有自私的一面,但他说到底还是爱着这些女儿的,也总是希望她们好的。父母总愿意为儿女选择自己认为好的,可父母的“心头好”却往往不是儿女所喜欢的,又或许儿女只有“试过错”才能理解父母吧。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5 21:42:38

    【6.25打卡 Day5】

    因为已经读完了就再随便翻翻。忽然看见了这句:

    “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

    之前不觉得,再读来,满满的都是个苦字,这一生并不是说哪一步走错了,重来一次就幸福,想着怎么走过来日子都是各有各的苦法。所以那一滴眼泪她也懒怠擦,渐渐自己干了。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5 23:19:46

    【6月25日共读打卡】阅读了《玻璃瓦》,“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姚先生算盘也有打错的时候,人算不如天错,一个好drama的故事。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5 23:26:40

    【6月25号阅读打卡】读完《心经》,感觉我的三观受到了冲击,可悲的乱伦,小寒越位,这疯狂倒错的关系,令人深感不安又不适!

    “一个女孩子把对方没有拿稳之前,绝对不能承认自己爱恋着对方,万一事情崩了,徒然自己贬了千金身价。”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6 08:29:29

    【06.26 打卡】读了《沉香屑 第二炉香》一个羞于启齿的悲哀的故事,一个人言可畏的故事。

  • 换换

    换换 2022-06-26 09:16:29

    《沉香屑·第二炉香》这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蜜秋儿太太的小女儿愫细嫁给了大学教授罗杰,但是因 《沉香屑·第二炉香》这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蜜秋儿太太的小女儿愫细嫁给了大学教授罗杰,但是因为不懂男女之情,而在新婚之夜圆房的时候,闯进男寝室告诉所有人:罗杰是个变态色情狂。而蜜秋儿太太也不加以制止,任由女儿败坏着女婿的名声,直至他受不了流言蜚语而自杀。而且蜜秋儿太太的大女婿也是自杀而亡,并且,她还有一个小女儿。 蜜秋儿太太对女儿们的性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孩子这么大了,还对此一无所知。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教育里,好多家庭都把性教育自动规避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唯独不能缺少对孩子的性教育,性并不脏,脏的是人性。缺乏性教育的家庭,悲剧产生的概率往往会更大。 《第一炉香》是劝女人的,而《第二炉香》却是劝男人的。 《琉璃瓦》父亲有七位千金,生的一个比一个美,父亲称她们为“琉璃瓦”。他想把女儿们都嫁得光彩,而且最好能够帮衬到娘家。 没想到,大女儿高嫁后,为了自己在夫家的面子,鲜少和娘家走动,伤了父亲的心;二女儿依照自己的意愿低嫁,父亲更不满意;三女儿虽然乖巧,相亲局上却认错了人,喜欢的不是父亲想介绍的,阴差阳错地准备远嫁……父亲越来越绝望,大病一场。但后面的女儿一个个长大,还需要他张罗婚事... 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归宿,父亲的用心虽有自私的一面,但他说到底还是爱着这些女儿的,也总是希望她们好的。父母总愿意为儿女选择自己认为好的,可父母的“心头好”却往往不是儿女所喜欢的,又或许儿女只有“试过错”才能理解父母吧。 ... 换换

    【6.25阅读打卡】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6 11:14:47

    【6月26号阅读打卡】阅读了《花凋》,“她的肉体在他手指底下溜走了。她一天天瘦下去。她的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 病中的郑川嫦在病中怅惘、憧憬爱情,人生,这可爱的世界,心中最合理想的人,云藩却找了余美增,川嫦孤立无援,身陷绝境,像无望地花骨朵还来不及盛开,就凋落了。😭“她是没点灯的灯塔。”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世界对于他人的悲哀并不是缺乏同情】

  • 换换

    换换 2022-06-26 12:22:23

    【6.26阅读打卡】《心经》中张爱玲写道: 男人对于女人的怜悯,也许是近于爱。一个女人决不会爱上一个她认为楚楚可怜的男人。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总得带点崇拜性。 一个看似完美幸福的家庭,却是畸形、病态的。许小寒爱上了自己的父亲许峰仪,父亲也爱自己女儿,这是一场变态的爱、禁忌的爱。这种爱,是违背道德伦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真实的上演着。小寒想要留在父亲身边,所以总表现出一副幼稚孩子的样子。父亲竟放纵这样的暧昧持续了七年…… “你的父亲不爱我,他也不能爱你。”这是许小寒的母亲说的。最后,父亲选择跟段凌卿在一起,她是小寒要好的同学。小寒过生日时,爸爸就说她们长得比较像。 即使她那样对她的母亲,最后救赎她的也是这个她曾多次觉得多余的母亲。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是用来形容父亲对女儿的宠爱,但这种爱必须是有界限且纯洁的。一旦逾越界限,爱就变成了枷锁,锁住家里的每一个人。唯有心思细腻心底悲凉才华洋溢脑洞又大的张爱才能写出这样违背常理却能引起多数受众共鸣的文章吧?毕竟大多数芸芸众生的生命底色皆是悲凉,很多人在她的文里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人生中的某一段。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6 17:55:53

    [内容不可见]

  • 换换

    换换 2022-06-26 17:59:11

    【6.26阅读打卡】《年轻的时候》潘汝良是医科大学的大学生,他不爱说话,喜欢看书,有一双淡蓝色的眼睛。父亲是个小老板,每天白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晚上回来就喝酒。母亲没有文化,只知道把孩子喂饱,日子不顺心,就拿孩子出气。家里人很多,但是他很孤独,只想学业有成,远离家庭。 潘汝良喜欢看书时画小人,像一个人脸的侧影。有一次看书时发现一个女孩的侧影竟然就是他每次画的那个侧影。她叫沁西亚,德国人,在洋行工作,兼职打字员。潘汝良对这个女孩动心了,他们相互教对方学习中文和德文,并蹩脚的交流着。 沁西亚跟妹妹一样,特别恨嫁,潘汝良“他知道他爱的不是沁西亚,他是为了恋爱而恋爱。”爱情和自由,如果相互冲突,他一定会选择后者。而沁西亚,在没有得到他的回应后,选择和一个没有多大出息的俄国人匆匆结婚了。婚后的沁西亚找不到工作,生活拮据,生了场大病,脱了人形。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后果。 “汝良从此不在书上画小人了。他的书现在总是很干净。” 有些人适合恋爱,因为他可以让你每天开开心心,只有眼前的享乐,没有长远的规划,一个家庭两根支柱,如果你看到未来你们的家少了一根支柱,你会没有安全感,会不堪重负,自然不敢结婚,不要相信男人结婚了有人管了就好了,有孩子了就懂事了的话,懂事的人没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懂事了。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6 20:55:14

    【6月26日共读打卡】读完《年青的时候》,潘汝良是个愤世嫉俗的理想家,沁西亚是个血肉之躯的人,不是他所做的虚无飘渺的梦。但潘汝良将自己的幻想、理想与欲望投射到沁西亚身上,仰望“另一个世界”,可梦终归是要破碎的,跌回现实,由他开始,由她画下句号。“对于世上一切的漠视使她的淡蓝的眼睛变为没有颜色的。”

    阅读分享:只有年青人是自由的。年纪大了,便一寸一寸陷入习惯的泥沼里。不结婚,不生孩子,避免固定的生活,也不中用。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 岂能无怪哉

    岂能无怪哉 (土圭垚㙓) 2022-06-26 21:45:57

    【6.26打卡 Day6】

    家中有本《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今天拿出来看了看。序言中写张爱玲自出道以来,就被人指点评说,一直五十多年,成就了一份丰厚的话语资源。

    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写的《我的姐姐张爱玲》。

    “她的脾气就是喜欢特别:随便什么事情总爱跟别人两样一点。就拿衣服来说罢,她顶喜欢穿古怪样子,记得三年前她从香港回来,我去看她,她穿着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大红颜色的底子,上面印着一朵一朵蓝的白的大花,两边都没有纽扣,诗跟外国衣裳一样钻进去穿的……”

    说张爱玲的英文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还写,张爱玲曾跟他说“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的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7 09:54:16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7 09:54:29

    [内容不可见]

  • 换换

    换换 2022-06-27 11:21:19

    【6.27阅读打卡】《花凋》川嫦的不争不抢、逆来顺受,导致她在家里一直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直到医生章云藩的出现,川嫦以为自己可以脱离原生家庭,而过上幸福的日子了。没想到一场大病生的,未婚夫移情别恋。想自杀但是连自杀的资本都没有。最终郁郁寡欢,孤独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一朵漂亮的花,还没来得及彻底绽放,就默默的凋谢了... 她离开后,家人给她修了特别好的陵墓,可那有怎么样呢?那些只是给活人看的,死人又能得到什么呢? 我时常想着,人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无情起来真可怕呀。川嫦生活在这样一个无情的世界里,死恐怕也是一种解脱吧。 《封锁》讲了一个因日军搜查,平时正常行驶的电车要封锁,银行会计师吕宗桢为躲避讨厌的亲戚,而与陌生女人吴翠远调情的故事。这是一次荒诞的旅行,是道路的封锁还是人心的封锁,值得回味。男人都现实的很,所谓婚外情只是他们生活无聊的调味品,被套路的女人不要太认真。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马上回归家庭,并摆出一副无辜相,与我无关与我无关。 张爱玲说:“恋爱着的男子向来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文摘:1.电车里的人相当镇静。他们有座位可坐,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街上渐渐地也安静下来,并不是绝对的寂静,但是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里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赶咐。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2.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3.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 4.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向来是喜欢听。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5.如果一个女人必须倚仗着她的言语来打动一个男人,她也就太可怜了。 6.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2-06-27 12:40:11

    【06.27 打卡】 读罢《倾城之恋》。 初看题目之时,并未想到是如此一个故事。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爱情,婚姻,被经济安全绑架,甚至与生死相依的时候,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最后,共读完结,撒花ヾ(❀╹◡╹)ノ゙❀~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3:18:02

    【提问】老师,您好,阅读完这本书,《传奇》这诸多人物角色里,言丹朱算不算得上是张爱玲小说里比较完美的女性角色?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3:32:17

    【主题讨论】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大家比较喜欢这本书里哪一篇小说里的主人公?

    我比较喜欢言丹朱,她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善良、美好,心怀慈悲、乐于助人的女孩们,总是用自己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为受到不公的弱势群体勇敢发声!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4:10:48

    【6月27日共读打卡】

    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封锁》

    25岁的翠远,在电车上邂逅了35岁的银行会计师吕宗桢,错将他佯装的调情误认为爱情,颇具戏谑与讽刺之感,突显吕宗桢的俗不可耐与虚伪和吴翠远的烂漫与蒙昧无知。“她只要他的生命中的一部分,谁也不希罕的一部分。他白糟蹋了他自己的幸福。那么愚蠢的浪费!她哭了,可是那不是斯斯文文的,淑女式的哭。她简直把她的眼泪唾到他脸上。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

    阅读分享: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7 15:32:48

    【提问】您好,老师,您是如何看待《心经》里许小寒与许峰仪这种畸恋的?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7 15:41:08

    【主题讨论】“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张爱玲通过她的张式爱情哲学,揭露两性关系里那些残酷的真相,书写女子命运的苍凉,关心她们的生存的困境与命运走向,比如她所塑造的人物葛薇龙,白流苏,都是在时代的裹挟之下,寻求内心的安稳而不得或妥协或屈从……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7 15:50:27

    【6月27号阅读打卡】读完这本书,重读了张爱玲自己最欢喜的《年青的时候》,“他并不愿意懂得她,因为懂得她之后,他的梦做不成了”。潘汝良将沁西亚看作他逃避现实的理想客体与他者,到头来最可怜的还是他自己。

    很像艾略特在《空心人》中所写的: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 换换

    换换 2022-06-27 16:24:48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不好,在女儿身上找存在感有没有?妈妈爱女儿,怎么也不知道引导呢?这应该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吧

  • 换换

    换换 2022-06-27 16:26:44

    【主题讨论】这些美的参差的传奇,都是对张爱玲及其身边人的一生的传奇故事的真实写照吧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19:02:39

    【提问】老师,您好,阅读完这本书,《传奇》这诸多人物角色里,言丹朱算不算得上是张爱玲小说里 【提问】老师,您好,阅读完这本书,《传奇》这诸多人物角色里,言丹朱算不算得上是张爱玲小说里比较完美的女性角色? ... 采桑子的沙鸥

    可能要看你所说的“完美”是什么意思了。要论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个人脾性,言丹珠比起其他女性,可以说是较“理想”的。但要论结局,恐怕就远不能称得上“完美”了,比如白流苏,虽然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小说的最后,因为一个城的陷落,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这又相对于言丹珠,是非常完美了。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19:03:51

    【提问】老师,您好,阅读完这本书,《传奇》这诸多人物角色里,言丹朱算不算得上是张爱玲小说里 【提问】老师,您好,阅读完这本书,《传奇》这诸多人物角色里,言丹朱算不算得上是张爱玲小说里比较完美的女性角色? ... 采桑子的沙鸥

    也是因此,我们才说书中那些传奇“美得参差”,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线去界定了。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19:21:13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不好,在女儿身上找存在感有没有?妈妈爱女儿,怎么也不知道引导呢?这应该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吧 ... 换换

    从父女间的一些对话来看,很难说许峰仪对女儿的情愫是不知情的,他知情甚至放任这种感情,又或许他有没有些享受其中呢?他对小寒说:你给了我精神上的安慰。” 只是他也知道这种感情不伦,只好提出把女儿送走,离开一段时间。而后他同何女儿长得七八分相像的绫卿在一起,是要从这不伦恋中走出,却又陷入另一段畸形的爱恋,心里应该是有很多挣扎和矛盾。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9:24:14

    可能要看你所说的“完美”是什么意思了。要论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个人脾性,言丹珠比起其他女性 可能要看你所说的“完美”是什么意思了。要论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个人脾性,言丹珠比起其他女性,可以说是较“理想”的。但要论结局,恐怕就远不能称得上“完美”了,比如白流苏,虽然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小说的最后,因为一个城的陷落,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这又相对于言丹珠,是非常完美了。 ... 新经典

    (⊙v⊙)嗯,感谢老师的回复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19:24:19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不好,在女儿身上找存在感有没有?妈妈爱女儿,怎么也不知道引导呢?这应该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吧 ... 换换

    至于小寒的母亲,她在故事里基本上是个失语的角色。不仅独女的二十岁生日宴会,她没有现身,连家中钢琴上摆放的照片,都没有她的身影。也许在这个家中,她早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失去了表达的权利和自由。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9:26:37

    也是因此,我们才说书中那些传奇“美得参差”,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线去界定了。 也是因此,我们才说书中那些传奇“美得参差”,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线去界定了。 新经典

    也许正是如此,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在张爱玲的文学里,解读出多种见仁见智的观点,尤其是在女性主义文学领域。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19:27:13

    也是因此,我们才说书中那些传奇“美得参差”,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线去界定了。 也是因此,我们才说书中那些传奇“美得参差”,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线去界定了。 新经典

    毕竟每个人都生而不同吧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19:29:37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 【提问】小寒和爸爸的不伦之恋,爸爸确定是之前不知道吗?有没有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跟妻子感情不好,在女儿身上找存在感有没有?妈妈爱女儿,怎么也不知道引导呢?这应该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吧 ... 换换

    许太太少见的情绪激动,是要在小寒面前维护出轨父亲的威严,可见在这个家庭中,许太太的主体性已经缺失得多么严重了……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19:42:56

    【提问】您好,老师,您是如何看待《心经》里许小寒与许峰仪这种畸恋的? 【提问】您好,老师,您是如何看待《心经》里许小寒与许峰仪这种畸恋的? 卧听南窗雨

    其实我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特别不适,所有角色的选择都让我无法理解。但后来因为看了很多次,每次都对人物理解得更多一点,也许现在更能体会他们的心情了。以小寒为例,她在一个母亲失语化的家庭长大,父亲是家中的绝对中心,在她的成长中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她的情愫无处寄放,出于某种原因转为恋父情结。读过多次之后,我也许仍然不喜欢这些角色,但对他们多了一份同情,同情他们在不正常的、压抑的家庭环境与人物关系中,只得扭曲自己的情感,又无法追随自己的内心、自由选择自己的情感投放对象。

  • 卧听南窗雨

    卧听南窗雨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2022-06-27 19:51:00

    其实我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特别不适,所有角色的选择都让我无法理解。但后来因为看了很多次 其实我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特别不适,所有角色的选择都让我无法理解。但后来因为看了很多次,每次都对人物理解得更多一点,也许现在更能体会他们的心情了。以小寒为例,她在一个母亲失语化的家庭长大,父亲是家中的绝对中心,在她的成长中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她的情愫无处寄放,出于某种原因转为恋父情结。读过多次之后,我也许仍然不喜欢这些角色,但对他们多了一份同情,同情他们在不正常的、压抑的家庭环境与人物关系中,只得扭曲自己的情感,又无法追随自己的内心、自由选择自己的情感投放对象。 ... 新经典

    老师解答得好棒,我也是阅读了好几遍,晦涩难懂,峰仪应该是爱小寒的,后来找了绫卿这个替代物当作小寒来爱。“她们只是爱着同一个男子的两个女人。”小寒也找了个峰仪的替代物龚海立😅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7 19:58:48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56937982

    豆友256937982 2022-06-27 20:01:37

    [内容不可见]

  • 换换

    换换 2022-06-27 20:03:07

    许太太少见的情绪激动,是要在小寒面前维护出轨父亲的威严,可见在这个家庭中,许太太的主体性已 许太太少见的情绪激动,是要在小寒面前维护出轨父亲的威严,可见在这个家庭中,许太太的主体性已经缺失得多么严重了…… ... 新经典

    一个母亲做成那样,确实是失职。旧社会的子女教育问题难道都是父亲管的吗?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20:04:27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6937982

    这个我只能从比较个人的角度回答啦,比起“形而上学”,我自己更为作者的细腻、冷静的观察与笔触所触动,那些生活中好的坏的、粗鄙的事情与情感,她都真实地、不加滤镜地让笔下的人物经历一番,她写的很多东西,也许我们平时不会注意到,读到时,却会恍惚:生活还真的是这样。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6-27 20:07:55

    一个母亲做成那样,确实是失职。旧社会的子女教育问题难道都是父亲管的吗? 一个母亲做成那样,确实是失职。旧社会的子女教育问题难道都是父亲管的吗? 换换

    许太太的“失职”背后的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她自己的生活中要经历什么。但小说最后承接小寒的绝望,给她以安慰的,又确实是这位母亲。

  • 采桑子的沙鸥

    采桑子的沙鸥 (我的灵魂系于荷马的第七根琴索) 2022-06-27 20:11:28

    【提问】老师,您好,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析张爱玲的作品,您会选择哪几篇?

  • 换换

    换换 2022-06-27 20:27:58

    许太太的“失职”背后的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她自己的生活中要经历什么。但小说最后承接 许太太的“失职”背后的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她自己的生活中要经历什么。但小说最后承接小寒的绝望,给她以安慰的,又确实是这位母亲。 ... 新经典

    也是一个家庭的悲哀吧,如果当初他们引导的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所以说,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要。 而且,这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着张爱玲自己的经历在里头。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8-15 15:05:44 北京

    【6.26阅读打卡】《年轻的时候》潘汝良是医科大学的大学生,他不爱说话,喜欢看书,有一双淡蓝色 【6.26阅读打卡】《年轻的时候》潘汝良是医科大学的大学生,他不爱说话,喜欢看书,有一双淡蓝色的眼睛。父亲是个小老板,每天白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晚上回来就喝酒。母亲没有文化,只知道把孩子喂饱,日子不顺心,就拿孩子出气。家里人很多,但是他很孤独,只想学业有成,远离家庭。 潘汝良喜欢看书时画小人,像一个人脸的侧影。有一次看书时发现一个女孩的侧影竟然就是他每次画的那个侧影。她叫沁西亚,德国人,在洋行工作,兼职打字员。潘汝良对这个女孩动心了,他们相互教对方学习中文和德文,并蹩脚的交流着。 沁西亚跟妹妹一样,特别恨嫁,潘汝良“他知道他爱的不是沁西亚,他是为了恋爱而恋爱。”爱情和自由,如果相互冲突,他一定会选择后者。而沁西亚,在没有得到他的回应后,选择和一个没有多大出息的俄国人匆匆结婚了。婚后的沁西亚找不到工作,生活拮据,生了场大病,脱了人形。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后果。 “汝良从此不在书上画小人了。他的书现在总是很干净。” 有些人适合恋爱,因为他可以让你每天开开心心,只有眼前的享乐,没有长远的规划,一个家庭两根支柱,如果你看到未来你们的家少了一根支柱,你会没有安全感,会不堪重负,自然不敢结婚,不要相信男人结婚了有人管了就好了,有孩子了就懂事了的话,懂事的人没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懂事了。 ... 换换

    hi~恭喜你抽中了《流言》(重现版)请把收货信息发送过来哦!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8-15 15:06:24 北京

    【6.26打卡 Day6】 家中有本《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今天拿出来看了看。序言中写张爱玲自出道以来 【6.26打卡 Day6】 家中有本《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今天拿出来看了看。序言中写张爱玲自出道以来,就被人指点评说,一直五十多年,成就了一份丰厚的话语资源。 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写的《我的姐姐张爱玲》。 “她的脾气就是喜欢特别:随便什么事情总爱跟别人两样一点。就拿衣服来说罢,她顶喜欢穿古怪样子,记得三年前她从香港回来,我去看她,她穿着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大红颜色的底子,上面印着一朵一朵蓝的白的大花,两边都没有纽扣,诗跟外国衣裳一样钻进去穿的……” 说张爱玲的英文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还写,张爱玲曾跟他说“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的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 ... 岂能无怪哉

    hi~恭喜你抽中了《流言》(重现版)请把收货信息发送过来哦!

  • 新经典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2-08-15 15:08:23 北京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6937982

    hi~恭喜你抽中了《流言》(重现版)请把收货信息发送过来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