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剧情|《梦华录》里从钱塘到东京,走京杭大运河吗?(一些边角料科普)
来自:kivi(这里只会有我自己)
从命名时间来说,元代命名的运河运送不了北宋的人,不走。
从地理位置来说,“京”杭大运河的京是今北京,不是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不过从大运河的分段来说,按剧中路线,一行人取道塘栖至嘉兴,也算是京杭大运河前身一部分了。
—————————
完整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下地理位置。
北宋时期的钱塘与东京
北宋时期钱塘县,是今杭州。
秦始皇二十五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会稽郡下辖24县,钱唐县就是其中之一。而“杭州”之名则一直到隋代杨素建城后才正式出现。
东京,又称汴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四京之一。
由于唐末战乱,洛阳、长安等城市损毁严重,临近的开封地理位置优越,被选为国都。
但另一方面,除了黄河,开封缺乏天险,难以守卫,加上皇帝怀念发家之地等历史因素、备军考虑等,北宋另有三京,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复都制 vs.单都制
又称两都制、两京制,一个国家设立两个以上的首都,通常是领土广阔的国家。在中央集权国家的复都制,皇帝常驻的京或都常被称为“上京”、“上都”、“皇都”、“京师”、“正都”等,其他的都叫“陪都”。
在中国,从夏商时期开始,由于黄河时不时泛滥的缘故,都城也处于一种随时迁徙的状态,比方说商部族就曾经迁都至少13次。而到了后来,两京逐渐成为每一个王朝的必备框架:
西周时的镐京(即宗周)和洛邑(成周)、隋唐时的长安(西京)和洛阳(东京)、明代的京师(今北京)和南京(今江苏南京)、清代的京师与盛京(今辽宁沈阳)。
京杭大运河
今天口耳相传的“京杭大运河“(Beijing - Hangzhou grand canal)是第三次修完后的名称。
这条大运河贯穿了整个中华历史:
春秋时期开凿;
隋炀帝主持下修缮完成,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南、东北辐射的人字形南北运河;

唐宋期间发展繁荣;
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 对运河进行调整,形成了纵贯南北的运河体系,从此得名“京杭大运河”;

明清期间疏通,航船完全摆脱湖区航道,大运河成为了真正的人工运河。
三千里京杭大运河,牵六省市,挽五江河。
回到剧里的路线来说, 感谢这位uu @appledog 的帖子,提供了剧内详细路线以及她的考证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8510335/?_i=55180286a3ae752,5278258BEfXnMp&dt_dapp=1
1. 剧内路线:白沙渡-塘栖-嘉兴上岸
2. 宋代运河江南河段未见“塘栖”地名;
元代京杭大运河是通过塘栖镇的(塘栖的介绍也是"始建於北宋,自元代商賈雲集成為大鎮,明清時富甲一方,為 「江南十大名鎮」之首")
3. 从宋代及后代的运河河段方位对比来看,塘栖在钱塘偏正北方向,而江南运河段不朝这个方向。
以及帖子内其它朋友的发言;
我又翻了一些资料,主要是来自这本书




跟appledog的推测基本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严谨地表达为:
从钱塘到嘉兴,不是隋唐大运河江南运河的主河段;但属于江南运河水系的河道。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安楼|还有录人在吗 (扑扑)
- 求问,我的机顶盒移动,算收视率吗 (溪溪月)
- 物料/二创|恨不相逢未娶时 (小萌萌爱吃草)
- 永安楼|求适合刘亦菲和陈晓的小说,我要代入他们两个的脸去看 (指南赫然)
- 永安楼|2025年,热搜榜24位“录子被编入交大教材”,我组也... (AD钙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