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迷人眼,好剧没马蹄
砂毋涉
刚看到,6.8(几分钟之后升到了6.9,无论何故,值得),让人很是唏嘘。
归根结底,没上7甚至7.5,原因更多在于一些观剧者评分时带着“李木戈厌女”“杨、刘流量无演技”云云的偏见……
实话实说,真的排除杂念、用脑用心看剧了么?
有qj就厌女?就女性实惨?古代战争无情,多是男死女辱,这是事实,你可以不喜欢,但无法就此问责剧方甚至原作者编排。江湖之惨烈,无论性别,无论形式。
至于流量……他们带有流量,这是事实,但这不该成为他们获得褒贬的原因,更不该成为剧本身获得褒贬的原因。
导演发现了他们身上与角色相适配的特点,那是足以弥补演技青涩的特点吻合,于是有了他们难得的可圈可点、流畅自然、坚定投入的呈现。
这是他们的成功,也是剧与导演的成功。
如果沉溺于本人而出离角色,无论褒贬,都欠缺合理性。
关于剧本身,对比将夜1简单说说——在我眼中,它们很有可比性。
将夜1我也完整看过,豆瓣7.4。 两者的场景、运镜、剪辑、选角、配乐、剧本台词深度都称得上可圈可点。 将夜武戏更畅快,但年轻角色的文戏常常拖沓生涩;说英雄文戏更流畅,但武戏常有戛然而止的不尽兴感。 同为以主人公英雄成长走向为线索的线性叙事,说英雄的群像更鲜活,从内而外、由形入神的鲜活,但将夜的铺陈更完整。 简言之,将夜弊在“有余”,说英雄弊在“不足”,但整体观之,不相伯仲。 谈己见的话,说英雄也得7.5吧,要高过将夜一点——毕竟说英雄的紧凑不易让人分神,而将夜的铺陈是让我偶有困倦感的。
对剧作的负责评价也是对身为观剧者的我们自己最负责的交代。
可以主观,但还是尽量不要有偏见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白愁飞原著如此深刻的一个反派被改这样… (清心淡泊)
- 闲聊|啊?我现在嗑白苏还有活路吗 (不愧是我!)
- 同人/产出|苏推 原著党(maybe+石推)看到就是赚到 (君莫笑)
- 拍好了其实可以温瑞安武侠宇宙的 (阿汤哥)
- 所以王小石最重要的人是白愁飞和苏梦枕吗? (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