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张好好什么样?做妾后宠衰遭弃,晚景凄凉,卖酒为生
来自:撒哈拉的热风
相信很多看《梦华录》的观众都被加奈扮演的花魁娘子张好好吸粉了,剧中的张好好不仅美艳动人,歌喉一绝,更有着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不因身在贱籍自觉低人一等,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而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张好好”的存在,不过不是北宋年间人,而是晚唐时期。她之所以能名留后世,多亏了一位著名诗人——杜牧。
公元828年,考上进士不久的杜牧给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当幕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室主任)。十三岁的张好好凭借清亮的歌声、姣好的面容名扬沈府。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清纯美女,他们确认了眼神就知道,这是对的人。
可杜牧不过是个小小的幕僚,而张好好早已被沈传师看中了,虽然没有纳其为妾,但杜牧是聪明人,还是老老实实地叫了一声“夫人”。后来,张好好被沈传师的弟弟纳为小妾。从此他们就彻底断了联系。
未曾想九年之后,他们竟会再度相逢。一次,杜牧到洛阳东城闲逛,发现酒馆里的卖酒女神似张好好。
还没开口细问她的遭遇,她反而连问他三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头发都变白了?同游的伙伴如今还在否?这失意的日子可还经受得住?”(“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杜牧无语,兀然站立。既然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一问,都是残忍的一刀。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当年青春年少的美少女,如今却被薄情的丈夫抛弃,沦落为街头的卖酒女。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如今却被世事蹉跎得不知所措,理想和激情早已远去。多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不论愿意与否,曾经的绚烂终究归于寂静。这世间最让人伤感的事情莫过于此,所谓英雄末路,所谓红颜白发。
与张好好互诉衷肠后,杜牧感慨良多,写下了一首《张好好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液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张好好诗》,并不是杜牧最有名的作品,却是他唯一留存于世的实物。他对女性的怜爱,对世事无常的慨叹,在诗中一览无余。诗的大部分写张好好姿色美丽、乐技高超以供人娱乐的生活情况。最后写重见好好之后,二人境遇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千。在诗中,他没有鄙弃这些歌伎,而是流露出深挚的情感与极大的同情,写出了她们的理想与追求,她们的苦闷与悲哀。
《张好好诗》与杜牧的另一首《杜秋娘诗》并列,是继白居易《琵琶行》之后以沦落的女子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杜秋娘曾为帝王姬妾、皇子傅姆,仍不免成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牺牲品。张好好以善歌得宠,宠衰即被抛弃。她们的身世浮沉,典型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依附性地位,这正是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张好好因杜牧这首诗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历史长河里,而她本人,却至死没有见过这首诗,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剧。
参考资料:
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温伯陵《唐诗里的烟火人间》
历史的囚徒《历史的荷尔蒙》
《中华好诗词: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安楼|写给赵盼儿们:当洪流涌向你时 你被淹没 错并不在你 (米花糖)
- 求问骑马打伞这一幕是第几集呀 (momo)
- 永安楼|还有录人在吗 (扑扑)
- 顾盼生辉!!! (取经人~)
- 永安楼|求适合刘亦菲和陈晓的小说,我要代入他们两个的脸去看 (指南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