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求助|给低书科研斯内普的新手单排指北(上篇:关于低书科研这回事)
JO同学

大家好又是我,人菜瘾大+纸上谈兵的斯内普玩家JO同学!好久不见(「・ω・)「♡
这篇帖子预计会是面向低书等科研斯内普的新手向单排小教程(´。・v・。`)
其实我想写这篇帖子很久啦,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付出行动。不过现在决定动笔,也并不是因为自认为有了写教程的资格等等。嗯……总之是想说,还请大家以批判的眼光阅读这篇帖子,也真的十分欢迎大家的各种批评指正。JO同学无论游戏理解还是操作都很菜,希望不要误导大家qwq。
在介绍这篇教程的主要内容之前,请允许我对这篇文章的格式(暂且这么称呼吧)做一点简单说明:
- 首先,这篇帖子会使用加粗、高亮及二者组合功能,对章节标题及正文中重要内容作突出显示。对于各级章节标题的字号,我暂且统一使用编辑器中的“标题3”。
- 其次,这篇帖子会使用文本区块功能,用于目录展示 / 总结前述内容 / 吐槽等等,以与正文其他内容作区分。例如您可能会看到:
- 此外,帖子正文中可能会使用删除线,表示该部分是JO同学的碎碎念(´。・v・。`)
- 最后,在这篇帖子的每个章节之后,我会加入投票来确认前述内容是否表达清楚。每个投票会分为两个选项(单选):A. 我觉得这部分内容OK;B. 我还有话要说(请在评论区补充)。当然,不投票直接在评论区提出意见也相当欢迎~ 设置投票的原因,主要是之前在询问大家是否需要斯教教程时,发现投票似乎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大家的想法;相较评论而言,大家反映意见的负担也可能会小一些。我真的非常希望了解大家阅读后的想法啦,如果可以的话,这次也烦请大家多多参与呀~(之前的帖子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6968593/?_i=5537346NZ5ESfH) 在投票之后,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章节可能会有争议,进而查阅评论区的有关内容。我也会根据大家的投票与评论区的意见建议,对正文进行修改或补充,并改进下一章节的写作。 由于网页版似乎无法创建投票,而我通常会用网页版进行正文写作,因此投票的发布可能比正文滞后一些,还请见谅。
以上是关于格式的说明。
在行文风格上,我个人属于那种比较啰嗦的类型,还拜托各位原谅。我也会尽力打磨语言的qwq。
内容方面,以下是这篇帖子可能会具有的内容特点:
- 首先,正如前文所述,这篇帖子更多地面向(和我个人差不多的)低书科研型萌新,在内容安排上也会有所侧重。
- 其次,这篇帖子很可能会通过解答(至少提供我的思路)某些有代表性的具体问题,介绍我个人认为有用的小知识或经验。
- 在介绍配卡时,我可能会结合自己常用的(某个很不入流的)卡组来谈自己的看法。由于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算是闭门造车式地摸索卡组,没有向斯教同门们( / 厉害的老师们)讨教过,因此相关部分也请大家选择地、批判地看待。 (关于这一卡组的前身我曾写过一篇小教程,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3701402/?_i=5313282NZ5ESfH) 此外,我对单张常用卡牌的理解,肯定比不上各位斯内普大大们,也未必有什么个人特色之类。因此我会将这一部分安排在附录中。
- 最后,这篇帖子离一篇严整的、体系化的攻略相去甚远。它更类似于某个“很老的不入流菜鸟”被打之后的心得记录。因此它给大家的帮助可能非常有限,但如果能作抛砖引玉之用、为大家带来灵感,那就真的太好了。当然,这么讲并不是为这篇帖子可能出现的错误开脱,请大家尽管批评指正。
以下是预期中的目录,后续可能会有所改动:
嗯……说实话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对我而言qwq),我可能也更新得比较慢,还请大家谅解。此外由于篇幅太长审核会慢,我预计会分为上下两篇来发贴;本贴(上篇)会包含前两章节(0-1),初稿(本贴初次编辑后)约8k字。 以下文本框将用于记录本贴更新情况,后续较大幅度的编辑都会记录在这里,便于大家查阅ฅ • ω • ฅ
最后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说实话我之前做过完全弃游的打算,但大家对小教程的支持让我感觉“啊现在还不是完全放手的时候”。我会努力不辜负大家的热情。在过去的日子里,无论是做meme、写小教程还是分享整活卡组,我无不承蒙大家的鼓励;能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真的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我十分希望能把这份感激之情传达给大家。
啊那么我们开始吧!抱歉我好像说得太多啦(〃ノωノ)
0 关于作者有多菜
—— 这篇指南的特点与局限性 / 哪些部分尤其需要批判地看
正如先前我们提到过的,这份小指南主要面向书等不高 / 科研型 / 新手斯教玩家,因为我自己就是书等不高+爱搞科研+虽老但菜的斯内普。因此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我具体有多菜的个人情况,顺带讲讲这篇帖子因此具有的局限性,便于大家选择性、批判性地阅读后续内容。
首先,关于我是老斯内普这回事,我会大概聊聊我曾经用过哪些卡组,期间做过哪些转变等等。可能涉及比较私人化的个人经历,大家选择性看看就好qwq。
我从开服至今一直主玩斯内普回响(因为第一次打禁林分别掉了斯教和多比,当时多比在决斗场的强度并不是很高,于是选了斯教回响,一直玩到现在qwq),且以单排为主(因为怕坑队友qwq)。当然前几个月都是盲目摸索阶段。记得在单人公平赛(好像是4000分金卡的那个活动)时期,我在玩带闪回、白鲜、水枪与除武的法术流,传统速转雷盛行时我带过万弹飞来火螃蟹。啊,以及大概第一次策划挑战赛后,我也用过赫敏复制分身的经典套路,不过忘记具体是在几月份啦。
大概到去年11月末(大概是第二次策划挑战赛后?)双子回响忽然很流行(带格洛普、牛牛,地面生物为主,前期爆发性很强);也大概在那时,我恰好有了挑战所谓极限分数(当时的说法是单排卡等*100)的想法。因此我试图针对双子回响的前期高爆发特点、结合逆卡等作战的需求,尝试配一套新卡组。这套奶盾+蛛巢+毒钩(下文简称“奶盾毒钩”)卡组,是我如今所用卡组的雏形,在12月我靠它获得了第一个金杯。这也算是我在游戏里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弃置这套卡组的时间大概在今年2月初(没错,一套卡组我打了三个赛季qwq),刷出无数雷鸟的纽特学长,与棋子士兵+邓-卢体系(真的是美妙的体系)的斯教同门把我打到怀疑人生。当时我加入到棋子+邓卢的队伍。3月棋子削弱后(11级棋子基本没得玩了qwq)我尝试过树蛛+随显+丹尼尔的组合。4月决斗对局时间缩短后,我曾舍弃丹尼尔并换上卢娜与小马,尝试更激进的打法,但效果平平。
大概在5月,我在之前奶盾毒钩卡组的基础上,将飞来换为充气,毒换为火焰,构成目前我所使用的卡组。但由于匹配机制(最近几赛季更侧重段位,卡等血量被压严重)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这套卡组的胜率也并不理想。我算是试过书等稍高(90左右)的号后,才对这套卡组稍有信心。因此后续分析这套卡组时,还请大家不要对其强度抱有太高期望qwq
以上就是我罪恶的前半生目前的游戏经历。或许可以看到,我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卡组(而不只是上分)上,因此我自认为是科研型斯内普或许也不算太过分……吧。当然如果按科研人员的标准,我想我做得最糟糕的一点,是太少主动从其他同门处汲取经验;绝大多数流行的打法,都是竞技场遭遇或从朋友处道听途说的。因此我的游戏理解(包括帖子接下来的内容)可能带有非常强的主观性,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此外由于不以上分为主要目的,这篇帖子讨论的卡组未必适用于上分;或者说,这篇帖子未必能对大家上分有直接帮助qwq
最后说一下低书这回事。我第一次上殿堂时是54书,用的是紫回响;后来(因为“挑战极限”这种中二想法)每个赛季也是用紫回响上殿堂,卡等基本只升核心,到上个赛季大概是64书(当然这里大家也不要焦虑,我除了第一次上殿堂时没系统性地喝药,后面基本都是边喝边打了qwq)。以下列举一些低书可能带来的局限性:
- 首先,书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段位上限。在过去几个赛季,我一般喝到殿堂就再也打不动了qwq。较低段位可能会带来如下困难或限制:其一,所处环境与高段位有差异,甚至很多打法在低段位是见不到的,这必然会影响对卡组强度的判断等等;其二,对手的操作与卡组构筑未必尽善尽美,因此未必总是值得学习或参考,自己也可能习惯性地期待对方失误,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 其次,很多针对高书对手的操作或理解,换在平级对手上可能并不适用,是“变形的”、没有必要的。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蛛巢毒钩打偷偷火灰蛇:在普遍被压3级的情况下,被偷到“脑袋空空”,很可能不劣于被偷到毒液或飞来;因此在对手使用偷偷时,我反而会选择进雾或开盾。这在平级对战中是不必要的。
- 最后,在普遍遭遇等压局的情况下,测试新卡组的强度可能会很困难(当然,如上所述,低段位环境也会影响强度测试);甚至说,过低的书等与研究新卡组,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排斥的。当然,下文我会试图给出一些低书科研的小建议,但这种局限性依然不可忽略。甚至从心里讲,我个人是不建议大家用低书号在排位赛搞科研,或者用各种科研卡组尝试低书上分的。
以上。正如我们在本章开头提到的,用如此冗长的篇幅介绍这篇帖子与作者本人的局限性,主要还是为了提醒大家批判地看待这篇帖子的内容,尽量少走弯路,不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时间、精力与热情。再次感谢大家的理解(´。・v・。`)
在这一章节的末尾,我还想稍作补充的是:低书科研确实不算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近几赛季匹配机制改动之后,接连几局被碾压更是家常便饭。事实上第一次殿堂之后,我就很难感受到匹配机制对我的善意了。我个人认为隐藏分是确实存在的,例如我之前新买的、很少决斗的70级号可以不喝药四天上殿堂(虽然是赛季末,一共跨了八个大段),但下一个赛季上分明显不轻松;最近共号、从未用过斯内普打单排的90级号,从史诗三到荣誉五的胜率接近80%,但相同卡组在我最近买到、斯教练度极高的同级号上,胜率仅略高于65%,且明显更难打。当然我理解游戏厂商对日活的需求,但这确实会消耗我个人打决斗的热情,同时也会对测试卡组造成影响。以下列举一些开心时刻,证明我每一次“不想玩啦”的呐喊都是真心实意的(´ฅω•ฅ`)




1 低书科研的那些坑
—— 低书科研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1-1 关于复盘
——被碾压后我能学到什么
哇~感谢您看到这里!如您所见,低书科研还是有一丢丢难度的。在这一小节,我主要会谈谈在经常面对等压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复盘测试卡组强度、尽可能提高操作水平。
总体而言,复盘时我会考虑从以下角度入手:
- 操作失误:包括但不限于 (1) 单个技能是否释放准确。不仅包括攻击咒语的释放,也包括盾的位置是否到位(盾外爹),是否误将己方单位放在对方攻击范围内(毒中嗅)等等。 (2) 走位有无失误。包括遛三书时是否耗费多余步数或受到不必要伤害、是否站在邓校范围内加强卡牌(邓外螺)等。 (3) 是否在合适的时机捡起飞贼。
- 决策失误:包括但不限于 (1) 叠层阶段:分身位置是否摆放适当,下凯文时机是否合适等。 (2) 算费算牌:是否有意识地囤费 / 捏技能 / 等待对方交技能(如对方交毒液后放蛛巢);是否留意到对方费用亏空 / 手牌中有防守技能(如雾、盾、随从)(雾边牛)等。 (3) 解召唤的先后顺序是否合适。例如,己方场上有蛛巢时,一般需优先解掉对面马人,而不是其他过场召唤,如棋子士兵、石墩等等。 (4) 释放飞贼时机是否合适(有时更需飞贼承伤,有时更需回费)。 (5) 进攻时机是否合适,包括分身由防守转进攻、由清场转抢血等。
- 卡组制约: (1) 首先,看双方卡组总体构筑有无明显制约现象。极端例子如己方缺少爆发性直伤卡牌(如烟花、飞来等)时,一般劣于携带白鲜的哈利(即使己方带了蛛巢等哈利相对头痛的单位)。复杂例子如己方携带蛛巢,对方纽特同时携带马人和火螃蟹 / 打人柳 / 烟花盒等驻场范围伤害单位,并且携带棋子、石墩等地面过场单位:此时面临蛛巢前置或后置的两难境地(前置则受马人伤害,可能不得不交远程技能或分身远投解马人,后置则难以直接用小蜘蛛克制打人柳、烟花盒等)。 (2) 其次,看双方卡组单张卡牌有无制约现象。例如己方携带蛛巢,可克制对方棋子等过场地面单位,而对方若同时携带毒液(且仅有这一张解场法术),则毒液克制蛛巢。此时需要结合对局情况,复盘双方是否出现决策错误,如己方是否等对方下毒后交蛛巢、对方是否在蛛巢被解后下棋子等。 (3) 最后,看双方哪些卡牌存在明显卡等差异,尤其是原本相互克制的单张卡牌。例如,火焰熊熊一般能解同级邓校,但若邓校等级过高,一张火焰无法单解,将对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 崩盘点与翻盘点:结合上面几个点来考虑。在有的对局中,优势或劣势是滚雪球式积攒起来的,有的则是突发式的。在转折明显的对局中,需要细究转折背后的成因。
当然,复盘时并不需要遍历以上所有方面。一般来说,重大失误或明显的局势转折,是在对局中能够察觉的东西。复盘更多地是为了细究失误的成因(包括当时场上发生了什么、是否由之前的某些失误导致)、从全局角度看某操作的后果等等。
此外,在我个人看来,以下对局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 卡等相差不大的对局:这种对局一般是很少见而且宝贵的。 可以想见,对手同样会经历很多等压局,在操作、思路与卡组构筑上都可能值得借鉴。特别地,内战比外战更值得琢磨。卡等相近的对局,也能为探索卡组间克制关系提供参考。
- 内战:即使卡等被碾压,内战也往往值得留意。可以格外关注对方作战思路与己方有何不同、卡组构筑上可能遵循何种思路等等。
- 翻盘局:如果不是对方完全没有思路(前期仅靠卡等形成压制)的话,翻盘点或反攻时机是需要留意的。可以考虑类似的套路能否用在其他对局中。
以上是我关于复盘的一点浅见,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1-2 关于公平赛
——低书打公平赛会更容易吗
接下来的两个小节,我会结合参加大师赛的一点炮灰经历,说说自己关于公平赛和换用其他回响的一点经验,希望能给感兴趣的友友一些帮助。这里我会假设,如果大家从低书科研打排位的状态,突然转向备战多回响公平赛,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关于海选赛的大致流程我写过一篇帖子,请见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1040219/?_i=5472462NZ5ESfH
首先在这一小节,我会简单说说,低书打公平赛会不会更容易。我个人认为,突然失去卡等压力,对局中确实会感到更轻松。但如果是抱着参赛的目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少。
正如上文所述,首先,失去卡等压力后,之前的某些操作在对局中可能过于保守;其次,公平赛中会遇到更多处于高段位、技术高超、先前难以遇到的选手,先前某些自认聪明的操作,可能是直白幼稚的。因此,转入公平赛后,需要至少做到以下两方面的转变:思路上,主动舍弃不必要的保守操作;心态上,放弃被动等待对方失误的想法。下面着重谈谈前者,即如何在思路上舍弃不必要的保守操作。
在我个人看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尝试记住常用卡牌在公平赛等级下的数值,进而记下常见单位的赚费解法等等。由于在等压局中,低书等一方几乎必定亏费,对手的卡等也通常高得五花八门,因此记下数值往往显得事倍功半。但在公平赛下,由卡等压制带来的亏费不复存在,所需的记忆量也大大减少。此外这里顺带提一句:在极个别情况下,某等级下同级卡牌的赚费解,未必表示所有等级下同级卡牌的赚费解;例如,15级毒液可以单解同级打人柳,但换成9级或18级则并不成立(虽然仅有个位数的差距),因此说“毒液是打人柳的赚费解”并不完全正确。各卡牌的数值以及类似的冷知识,在某些游戏论坛可以查阅到(在此感谢各位大大的辛勤付出w),感兴趣的友友可以去搜搜看。
记下常用卡牌的各项数值之后,打法的改变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类改变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分身位置攻防转换的时机、防守转向进攻的时机、解对方单位时下分身或交技能的选择、遛召唤时移动路线的选择等。此外,我个人比较建议大家学习(至少去分析)当下比较热门的卡组:它们往往能够在非等压条件下保持强度(即使未必在等压对局中表现出色)。在后文有关配卡的部分,我会就如何分析卡组(包括构筑与可能的对局思路等),罗列一些粗浅的理解。
在本小节的末尾,我还想要稍作强调的是:长时间尝试“以小博大”,习惯亏费卖血,进而导致费差意识的缺失,是比较可怕的事情:它不仅会影响对游戏机制的理解(包括“卡牌游戏的关键是赚费”等说法),也可能对后续转用其他回响带来困难。对于前者,我会建议低书友友们偶尔抛开卡等,设想这一游戏的获胜机制是怎样的,血量、时间、费用、卡牌之间具有怎样的转换关系;这在后文回响机制的介绍中会再次提及。后一问题将在下一小节有所涉及。
1-3 关于转行
——转用其他回响的困难可能有哪些
事实上,这一小节主要想继续说说“费差意识”这回事。费差意识薄弱的后果之一,是转用其他回响(尤其是法术对召唤时)会遇到困难。正如上文所述,几乎每种召唤物都有其对应的平费解或赚费解,若未加留意而屡屡亏费,很可能导致滚雪球式的崩盘。我个人认为,了解赚费解召唤的技巧,绝对是转用法术后的必修课。
前面我们提到,习惯用低书下克上打排位,很可能会缺乏费差概念。在这里,我想继续补充的是:对某些人(没错就是我!)而言,忽略费差(或赚费法术解)概念,也可能源于斯内普回响的性质(当然这里不是在扫射斯教玩家啦!我知道友友们大都算得很细的,这里主要还是说我自己qwq)。下文还会分析斯教回响的buff特征,这里或许可以提前解释一下:由于斯教平A伤害较一般法术流派更加有力,且平A不会消耗费用,因此对于斯教回响而言,通过平A解决残血单位,是经济、有效、且不会使自身受到过多伤害(即大量卖血)的做法。换句话说,斯教回响的buff,能够降低敌方残血过场召唤的价值。但对于大多数法术流派而言,平A对残血单位的威胁有限,一般仍需补交技能解掉;因此,记下常见召唤的赚费法术解,是重要且基本的。
除此之外,调整牌序与囤费意识,也是斯教门徒转行其他回响后需要留意的。当然,二者也是斯内普们在对局中时常运用的技巧,但二者很可能在其他回响或流派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斯教回响带牌费用相对较高、buff对牌序依赖较少等因素决定的。这也多少涉及斯教回响机制方面的问题。在下一章节,我将试图更细致地分析斯教回响的基本机制。
以上就是本章节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ฅ • ω • ฅ
上篇内容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也继续非常欢迎大家通过投票与评论区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后续我会根据大家的建议调整或更新文章内容ฅ • ω • ฅ
下篇应该会过几天(希望是本周内qwq)发在组里~虽然事实上我已经起草了整篇小教程的正文部分,但我准备根据大家对上篇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完善下篇的写作,之后发布。大家对下篇的任何期望,也请尽管告诉我,我会努力去做的(´。・v・。`)
以上,感谢各位乐意花时间阅读这篇帖子。祝大家无论游戏还是现生都开开心心!啾咪!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灌水|如果不是幽灵,谁愿意一直玩下去… (momo)
- 专楼组务|2025树洞楼 (怎么又要想名字)
- 吐槽灌水|赛季初野排玩卢娜的后果 (克莱维斯)
- 吐槽灌水|本宝终于有幽灵了啊啊啊! (大吃一口脆薯饼)
- 吐槽灌水|巅峰极速版 (写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