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经验|外公的育儿心得(十四)
来自:一杭
我会一直连载下去,直到小朋友18岁,我想这是送给他一生最好的礼物。 外公说,一个人想要在世俗的生活中走的长远,除了智商上的聪明。更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培养写作能力,生活中得有眼力见。 外公在我成长过程中,把更多精力放在带我见各种世面上。比如每年暑假都会带我去一个城市旅游,虽然是最最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外公在旅游这块一点也不吝啬。他的观点是,当你去过大城市,见过繁华,见过所谓的高楼大厦,以后别人至少唬不住你。 因为你都见过,所以不会影响到你。 我觉得这个观点,适用于女孩,也同样适用于男孩。包括我们小朋友,虽然他年龄小,但外公特别热衷于带他去外面见世界。只要到了周末,就会陪娃去附近爬山,扒地瓜,摘香蕉,海边挖沙等等。总之,活动一定要丰富。只要有户外时间,尽量多争取在外面玩。 1.小朋友的社交也很重要 外公觉得,小朋友的社交属性是天然的,从小就可以跟各种人打交道。所以,他基本认识了外公的所有同事,最惊讶的是,当我去深圳工作了几个月回来后,基本外公年级组学生都认识他了。甚至,还有小哥哥小姐姐下课后专门找他一起打篮球。 对于这样天生具有社交牛逼症属性的孩子,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他完全就是外公的翻版。外公最擅长的,就是快速和陌生人打成一片,可能真的是因为旅游见的人多,养成了习惯。 另外别认为小朋友小,就不用培养担当意识。外公从小就会告诉他,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伴随着结果,所以做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件事能不能做。 比如小朋友有一段时间不好好吃饭,那好,那就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吃。比如乱丢东西,东西丢了自己去找,大人是不会帮你找的。还有你的娱乐空间,会在客厅专门划分好一个区域。因为客厅属于家庭共用场合,不是你一个人的,你得遵守家庭公约。 玩过的玩具要自己收起来,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到处乱堆,做错了事情要学会承担。比如出去玩,不小心碰到小朋友了,或者把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也到处乱丢,我们一定要道歉。 但是如果你不想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外公是不会让他主动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的。性格上可以大方,处事谦让,与人为善,但外公也说,如果外面有别的小朋友欺负你,比如无缘无故打你,或者踢你,你可以先选择告诉大人。如果对方大人也不明事理,那遇到这样的人,以后就不要客气,还手可以的。 外公说,你爷爷奶奶生了我们五个孩子,最后我们的命运都不相同。这个问题,原生家庭不背锅,核心还是因为后天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所以男孩女孩都要早早引导,多见人,多经历事情,多听听法律案例。 外公说,等他大一点了,不要避讳讲社会的复杂性。因为历练和经历,会是他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财富。为什么经常带他去大自然,是因为你见过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后,你对未知的事情会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但是你见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不管外面风雨多大,你都可以去独自面对了。 所以不要忌讳让孩子去碰壁,去摔打,因为只有他亲身感受过,他的感悟就会超过常人,得到的也会比别人要多。 孩子的一言一行背后显示的就是家长的思维理念。这叫做有因就有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如果你爱孩子,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外公说,回想起他们这代人的教育,上一代更多要求是兄弟姐妹之间相互依靠。但是外公否定了这个观点,他认为父母在多子女的家庭关系中,应该更侧重的是教育孩子要独立自主,而不是相互依靠。只有自己独立自主,兄弟姐妹在大事上,才能做到真正的相互依靠,否则背后都是一地鸡毛,鸡犬不宁。 在孩子兴趣培养过程中,孩子的执着源于父母的引导。无论是对数字的兴趣,还是对英语对社交的敏感,其实都是家庭的引导。 比如我的领导,他在女儿上小学1年级开始,每天陪她在荔枝FM上录制一小段文章。刚开始就几十个字的短文,然后逐步增加,现在坚持了几年,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孩子能否坚持学会一项技能,跟父母的关系太大了。 但是外公也说,不要老是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因为人一生都在学习,学到老活到老。会做人更重要,因为会做人,学习也不会差。 另外,我们没有让孩子做过一次摇摇车,虽然我们也为小朋友攒了好多硬币。外公觉得,那个东西容易让孩子对真正的自然丧失兴趣,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他放开了在院子里跑。每次小朋友看见别的孩子坐摇摇车时,外公就说,你看那个是什么,那个好有意思啊。让他把注意力转移后,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摇摇车更有意思的事情。但是这个过程,你要真的带娃去看别的东西,不能因为这个忽悠孩子。 2.如何让孩子越来越好 我们成天在外面各种夸赞孩子,又懂事又体贴,还坚强。 比如刚才我所讲的上述情况,孩子没有是非判别的能力,可能会无意丢小朋友玩具,或者不小心撞一下,这个时候外公就会说,小朋友伤心了,你可以拉着他的手安慰一下小朋友吗? 有时候生气了,我也会说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但是外公不认为孩子是不懂礼貌,孩子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更多的是对大人的一种试探。这个时候我们发脾气教育孩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如先解决主要矛盾,让两个小朋友先别哭闹,然后说我们一起回家吧,你给咱们带路,你方向感最强了。 让他有担当意识,就要学会给孩子安排事情,让他们在事情中找到价值感,而不是不停的教育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有时候我出去工作也会带着孩子,这个时候我会听外公意见,给他安排事情,比如你在旁边数有多少饼干,或者把象棋叠起来,又或者给他一支笔让他画画。让他帮忙扔垃圾,帮忙取东西,这至少能安静好一会儿。 有时候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还跳下床跑客厅去玩积木或者打篮球的时候,我也很火大,但是外公不主张我凶孩子,而是让他要有责任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 好,不吃饭,没关系,你是咱们家的大家长,你帮我监督谁没吃。不好好走路,在地上打滚,好你来带路,告诉我怎么回家。不上楼梯,外公怕黑,你帮外公跺跺脚,把楼道的灯叫亮。 2岁也要有责任感,知道醒来先刷牙洗脸,自己的桌子自己擦,提醒爷爷奶奶吃药,玩具扔沙发底下,自己用扫把扫,每天自己看时间。 培养责任感,从娃娃抓起。主要养成好习惯,父母和孩子都受益。 还有尽量就是对孩子不要进行人为干预,比如学平衡车,自行车,学站学跳,这些都不要着急,孩子自然就会了,自然成长的惊喜会伴随他的一生。 我们经常说要遵循规律,什么是规律,健康快乐成长就是规律,顺应孩子天性也是规律。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清扫鸡毛|在婆媳斗争中,认输了会怎么样 (木木瓜不说话)
- 佛系经验|纪录一次巨大儿顺产经历 (咪喵)
- 清扫鸡毛|一切都是因为💰,世间安得双全法 (一寸真理)
- 求佛问路|大家会为了自己轻松点请家教嘛。。。 (我也叫momo吧)
- 有多少上班的妈妈晚上是自己带睡的 (梦幻街少女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