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分享|某外英专与幸存者偏差
来自:无用的知识+N
在北外求学的四年,是我想起来都会眉头紧张、痛苦挣扎、焦虑抑郁的四年。这四年,我把自己打碎,又拼尽全力把自己重新粘起来。打碎我的是不甘与迷茫,粘合剂则是爱、鼓励与帮助。
北外英语学院,170来号人的大院,和俄语学院、国际商学院一样,都是北外的明星学院。明星学院就意味着,人多、竞争压力大。此前我对于基础教育的鸿沟其实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直到开学。开学就有三场分班考试:口语、听力和写作,直接给我干趴下了,完全不知道在干嘛?我高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学了18年的哑巴英语,其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抓瞎。
后来才知道英语学院是保送生最多也最想去的学院,我们那届有超过35人的保送生。不同于保送生坚信北外就是外语类殿堂级的高校,高考生如我初入校园,只觉得这里也太小了,这就是大学吗,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实际上等到选课,我仔细读了培养方案后就意识到,英语专业可能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肇始于2016年的课程改革,使得学院一部分教学重心从夯实英语基本技能转向了思辨课程为主的训练(说白了就是学术导向)。
新编的英语精读书,每一篇课文都是学术论文摘录出来的一部分,长则3700词,短则2400词左右,生词尤其是学术性专业词汇之多,让我第一学期的课程充满了痛苦的回忆。全英文授课、小班教学,意味着所有的专业课上都不会出现中文,每个人都有可能被点到回答问题。我完全跟不上,但是真的尽力跟了,如果说老师上课输出的有9,希望我们能吸收5,那大一的我能接受的只有1或者好一点就是2。

听不懂的无效上课,结果就是期中考试的成绩真是惨不忍睹。我带着卷子去找老师聊一聊,本希望能从老师那里获得些许帮助,但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老师翻了翻我的卷子,问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xx, 你上大学之前读过几本原著?”
我一时语塞,恨不得头钻进地缝里去,因为我一本也没有读过,我只是一个西北地区再普通不过的高考生,所有对于英语的认识都来自于课堂的教学,我甚至没有学过新概念,139分的高考成绩是高中三年最好的一次。
以我刚入学不久的那颗敏感的自尊心,怎么好意思告诉老师,一本外文书籍也没有读过。只好嗫嚅:“呃,不多,也就三四本吧。”
老师许是看出了我的窘迫,没有让我报书名,只是接着说:“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我的儿子虽然才六年级,但是他读过的原著一书房都放不下。还是要多读原著好吧。”
现在回想起老师的话,不知道是该感慨老师家能在北京有单独的书房,还是该羞愧自己至今也没有足够量的英语输入。
我回去之后,当然没有发奋读书,因为精力都用在完成课内要求的阅读了。每周50页➕的英文材料已经耗干了我所有的耐心、热情与对大学的幻想。我开学第一个月没有出过校门,因为学业压力太大了。此后的学习生活总是烦恼焦虑大于学有所得的快乐,大部分时候陷入了一种虚无,搞不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我一开始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样,直到大二和朋友聊起这期间的痛苦与挣扎,她说她也是如此,此后我也在宿舍楼道里见到过焦虑抑郁发作的同院同学。
英语学院每年都有因各种原因休学的同学。每每看到朋友圈或者QQ空间的老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我只有艳羡和叹息。我搞不清楚,为什么我如此suffer,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对我来说是无效的,听不懂跟不上,怎么学进去?我的同侪发音标准,表达清晰(保送生的同学在入学前可能就是雅思7或者8,托福100+了),而我连听力课summarize都做不到,没有建立起正反馈的学习,让我深陷“我不行”的怪圈中,整个人都没有了活力。在大学,或者更具体一点,在英语学院,同辈压力来自方方面面,除了课堂,还不包括各种社团、学生工作、实习、小学期、交流······

我就像是祥林嫂一样懊悔当初做的选择, 要是当时......就好了。可是生活不能重来,我最痛苦的时候,不知怎么办,就把我的“不幸遭遇”都记录下来。
其实回过头来看这些记录,我当时的情绪是很重的,但是我理解当时的自己。就像是一只被蜘蛛网粘住的小虫子,越挣扎,越痛苦,然后也不知道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努力。而这一切,在2020年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因为疫情,我脱离了原有的环境,重新思考自己要干嘛,想干嘛。也非常感谢在这一期间鼓励我的老师和朋友们,没有这两位恩师对我学习能力的肯定,我肯定继续沉沦下去了)。
我听了一期播客,印象深刻,是2020年12月13日“随机波动”的【随机信箱】。【随机信箱】父亲、母亲、老师与我:在教育中找寻自己 xiaoyuzhoufm.com
这一期播客,我第一次听就哭了,再听还是会哭,因为我觉得这个来信者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我在这儿摘录一段ta的分享:
“我还是习惯用成绩评价别人,评价自己,我执着于985,因为在这样的评价体系里,考到985,就会更大概率地遇见更优秀的人,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我时常陷入两种情绪里,一边觉得刚入学时我焦虑的情绪很没必要,浪费了许多时间,一边觉得这是我的必经之路,我不需要跟别人作比较,我不应该执着于以前。”
“我对自己非常失望,但是也不想埋怨了。我知道自己敏感的心态很容易受影响,因此浪费的时间不计其数。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大四才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我好心疼最开始的那两年半,但是没有办法,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
“我在快要毕业最不配拥有自己时间的时候认识到了时间是多么重要,也认识到了我每天是在什么里挣扎。是在一会儿觉得,得努力考试啊,不然对未来不负责任,一会儿又是,痛苦了三年,我就不能在懂得了快乐的时候,快乐一年吗。”
“前几天兴致勃勃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有好多值得我去了解的东西,今天又变卦了,我觉得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让时间停下来,未来好难,我对未来没有一点期待。”
“我对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象非常幼稚,我追求智识上的精进,有无穷的求知欲,希望有一天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准确表达自己,但这些模糊的想法好像不能让我吃饱饭,这是大部分焦虑的源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四年,我觉得很多事情就像是在印证2018年的高考作文: 幸存者偏差,即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之后的结果,忽略关键信息。
未幸存者已经无法发声。
我不能劝阻别人学习或者不学习英语专业,因为这是每个人的人生选择,谁为此负责,谁来做决定。而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经历的,了解的分享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我从来不指望自己的分享能打破信息不对称,但还是希望大家在做选择前能慎之又慎,毕竟大学四年是要你自己一天天读的。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一路走来,幸得老师、朋友们的帮助,才没有被锤成碳纤维,但是期间的痛苦烦恼迷茫一点儿没少。现在我跑路了,所以有人问我对北外是什么感情,我想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喜忧参半。
除了吐槽抱怨之外,我必须承认,在这里也收获了很多很多学习之外非常宝贵的东西,北外还是留下了一些legacy的,当然或许过几年我的想法又会改变。(有机会,在北外的收获与成长也许可以另开一篇文章。)
我只是千万人中再普通不过一人,只是这四年的磨练让我明白:成长就是不断地失去,人生就是长途跋涉地返璞归真;而我们生命中太多的事,就像是小马过河,不亲自走一遭,永远不知道深浅。亲爱的朋友们,请往前走,向前看。
(如果有看到这里的学弟学妹,千万不要因为课内学业表现不佳而否定自己,能力可以培养,基础可以提升。也请你们不要因为深陷peer pressure 而内耗、自我折磨,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请关照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在大学最有收获的课程都是遵照自己的兴趣选修、旁听的通选课,没有这些课程,我没办法坚持下来的。)

carry on, 互联网家人们。
2023/10/30更新
今天整理手机,翻出来本科开学典礼老师的ppt,回过头来看,很感慨,所以特此补充分享。

2024.8.17更新:
如果有什么是不后悔的,那就是遇到我最爱的老师,因缘际会,相聚于此,成为师生一场,是我最幸运的一件事。在这里,把我最喜欢的一篇开学典礼致辞分享出来,常看常新。原谅我,会因为老师真诚的文字而流泪😭,我只是太想你了,marian。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为什么不建议内向人士读语言专业类院校 (牛肉卷饼)
- 学了四年日语后跑去干了毫不相干的工作… (MAKORITA)
- 就业|想建一个小语种纯女实习信息群 (101010)
- 就业|想建一个小语种信息交流群 (祈明)
- 就业|日专生转不转专业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