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内容不可见]
蓮蓉 2012-01-28 19:24:29 我现在左手就拿着一台德产,右手就拿着一台新产..................... 我对你的结论表示十分怀疑. ..........你确定重量真的不同????? 【最科学的方法是称重量…话说小组长也不列个禁词清单!!!】
蓮蓉 2012-01-28 19:31:03 PS: 双反也是旁轴的一种... 接下来的Rolleiflex Semflex各种各种flex.... 楼下补充吧。我懒得写了 【这么一说还真算是Range Finder,画幅也变120了,玩过的就写写分享下吧】
是这样的 但是比较有名的机型网上有成交价统计 我自己的这几台里 contax IIa+50 1.5拍下来不到USD400 还包含了一台contax III尸体还不到taobao价格的一半 最近拍了一台rolleiflex automat mx 一口价usd350 如果要是拍的话价格更低 还有像polaroid 250这种差价10倍以上的 这两台都是ex+成色的 确实不能算捡漏 不过确实更大众一些的leica M6之类的机型也就没什么差价了
原来拍mai的mai字是敏感词啊
老胖 2012-01-28 19:38:59 双反- -。。写在这好么 【不排除,有心得都可以来写写,欢迎哈,大家对双反也一知半解的】
沈涵 2012-01-28 19:47:32 是这样的 但是比较有名的机型网上有成交价统计 我自己的这几台里 contax IIa+50 1.5拍下来不到USD400 还包含了一台contax III尸体还不到taobao价格的一半 最近拍了一台rolleiflex automat mx 一口价usd350 如果要是拍的话价格更低 还有像polaroid 250这种差价10倍以上的 这两台都是ex+成色的 确实不能算捡漏 不过确实更大众一些的leica M6之类的机型也就没什么差价了 【受教了,有精力的话拍也是一种乐趣。】
达人们哪去了?
最近组内出器材的不少…
contax g2对焦时取景器下部液晶会显示测距,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对准,不需要看机顶液晶屏。g2的af精度和速度已经比g1改进很多。
蓮蓉 2012-01-28 19:21:43 contax g2, 操控和视窗很糟糕... 手动几乎就是废的... 那个悲剧的小拨轮。 然后取景器十分十分小,而且很容易起雾。 另外, 自动对焦还蛮好的.. 我只是不放心用胶片的时候把对焦交给一台近20年机器,而且那个可怜的取景器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提示焦点的. 所以机器对焦的时候,你连焦点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要看机顶。 【】
蓮蓉 2012-01-28 19:21:43 contax g2, 操控和视窗很糟糕... 手动几乎就是废的... 那个悲剧的小拨轮。 然后取景器十分十分小,而且很容易起雾。 另外, 自动对焦还蛮好的.. 我只是 不放心用胶片的时候把对焦交给一台近 20年机器,而且那个可怜的取景器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提示焦点的. 所以机器对焦的时候,你连焦点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要看机顶。 【老土豆 2012-02-06 07:09:31 contax g2对焦时取景器下部液晶会显示测距,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对准,不需要看机顶液晶屏。g2的af精度和速度已经比g1改进很多。】
rollei 35. 系列有几种镜头啊?哪个版本好??
用过Rollei复刻的M卡口的Sonnar 40 2.8,焦外不错,色彩很独特,比较厚重的感觉。
嗯,看来结构相同的镜头在旁轴和单反上表现都差不多嘛。
QL17 G3和Olympus XA 这两者那个好些?
开始之前 2012-02-12 14:31:39 QL17 G3和Olympus XA 这两者那个好些? 【两者比较17更注重操作和性能,镜头光圈大适用场景多。XA侧重小巧便捷性,扫街拍人文合适。如果是第一台,建议上17用来好好出片。如果有单反,买个XA随身带着玩玩不错。你再听听其他人建议哈】
谢谢、
继续说啊。怎么没有了
前面有人说G2测光过曝一档? 刚刚入手G2第一卷还没拍完,求教。
@开始之前 常出现的差不多前文都有有提到了,欢迎发表更多个人心得。
是会偏过曝 不过负片不碍事 在室内过点也问他不大 最好是降2/3
CONTAX TVS哪位达人有了解吗?
contax tvs 使用不多,粗略感受:
印象中和T2重量相当。机器做工好,过片马达有力,噪音程度和T2相当,但取景器不够明亮,似乎比T2还要暗一些;遮幅模式很好用;镜头出片非常好,感觉很有胶片味道。缺点是光圈不够大,机身比较重,还有是变焦。
klasse w的闪光灯是可以强制永久关闭的。开机按住转盘上的按钮 然后选择就行了
@四叶草和香饽饽 cm操作性能怎么样?取景器暗吗?
我就自己玩过的机型简单说一句: Contax T2:保时捷设计的外形的确很简洁漂亮,取景器很明亮。 Contax T3:比T2小巧,成像更艳丽。 Contax G1:它就是令人惊叹的G系列镜头的后盖,要求真的不能太多。 Contax G2:对焦速度更快的镜头后盖。(玩过G21/28/35/45/90只只极品) Hexar AF:令人惊叹的镜头感(真的会误以为是八枚)和声音,加上令人惋惜的快门速度,另外上滤镜很方便; Hexar RF:综合性能在Leica M7之上但把玩感不足,KM50/35这两只头成像毫不输于Leica,甚至在做工上优于Leica。 Rollei 35RF:操蛋的做工恐怖的机震,但套机镜头令人痴迷的一塌糊涂。 Rollei AFM35: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镜头也不如35RF; Leica CM:镜头比巧思稍弱、取景器比T2稍小,但综合素质在两者之上; Leica M6:很棒,但没M3那么棒。 Leica M3:联动测距旁轴相机的巅峰之做,如果你只用50mm的话是首选。
μ2 闪光灯默认是开 凤凰205 爱坏 G1 取景器小 对焦不准 M2 镜头贵
对于M4比M3漂亮不敢苟同,M4机身上有很多塑料件,而且过片扳手也是折角的黑塑料头,实在不觉得在美感上超过M3。
当然这也不能强求,毕竟是主观的事情。
居然忘了一个机器: Minolta CLE:没电池不能用半按快门不能AEL,但是很小巧做工很好测光也完全可以信任并且M-Rokkor镜头素质非常棒!(我的是蜥蜴皮限量版)
过两天来汇报Rolleicord的心得,在德国买了个95新全套收藏品的Rolleicord。
旁轴只分两种,一种叫Leica,一种不是。。。
@黄浦 这种横向的比较最珍贵了!
凤凰205 完美
对于它的价格来说~
求感受!!
做工非常精美,取景方式极为享受,大底优势明显,但是不能追求速度,慢慢拍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不知是否这次收的成色很好,出来的效果让我大吃一惊,见相册。
T2 钛灰,做工扎实精细,镜头不错,色彩厚重,比T3是差点但是完全体现在价格上了,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操控方便,抬手就拍。
M6+七枚玉,出了T2就是为它俩,机械和手感顶级,成像么,反倒没有手感那么惊艳。
七枚玉的手感怎么样?
不错啊,比黄铜镜筒的银七妹轻点但也很压手,对焦阻尼均匀适中,光圈定位清楚。
玩了M6+35,目前还没其他可以超越的胶片机,无论是从手感、出片、便携性来说
巧思AF 手感好,取景器明亮,成像好,安静。但是容易忘摘镜头盖就照,还有最快快门只有250分之一。
回归,大神们继续。说说使用技巧,附点作品链接
T2,色彩质感做工都很爽,取景器貌似PS里数一数二的大,所以我出了M6把它买回来了,最近对焦有点远。
M6,机械感不错,精密,丝丝入扣的感觉,快门轻,缺点是黄斑逆光瞎。
2016年度最佳升值旁轴,contax T2&T3,价格直接翻番。。。权志龙同款❤️
福伦达R系列有人用过吗
我是M4-P+35,黄铜机身完美。
leica m3 非常可靠,手感迷人,快门声音销魂。是50mm镜头的绝配,镜头选择很多,原厂,蔡司,柯尼卡,福伦达,俄罗斯……唯一会带来麻烦的是测光环境复杂时单凭经验可能会曝光出错,如果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
有人用过蔡司伊康 伯爵夫人(小公主,女伯爵)吗?刚入手一台。麻烦大家给说说
R的取景器可以说在可换头35mm旁轴世界中的best bang for the buck,相当明亮,戴眼镜的话35框线比0.72徕卡要舒服。亲测。另外全框可以当28mm用。搭载的测光也是相当准,如果有个点测光模式就更好了。Cosina在97年造Olympus OM-2000的时候有个很准的点测光,不知道为何没延续到Bessa-R系列上,估计是造价吧
要说缺点,非要找一个的话,就是塑料外壳。不过我旅游带着一路磕磕碰碰都没什么事。 另外旁轴基线短,不适合光圈大于f/1.4的标头。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